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小時候讀過的文言文《愚公移山》,到今天大概只記得開篇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這是太行山留給的最初記憶。然而“紙上得來終覺淺”,那時候太行山並沒有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走進太行山是在九年前,在安陽當地朋友陪同下的紅旗渠之行,驚歎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此對太行山念念不忘,徒步太行山大峽谷成了心中的一個念想。

徒步是最親近自然的旅行方式,不以徒步的方式走進太行山,不足於釋懷我對太行山的念想。翻出擱置已久的揹包,打包好行囊,一時間竟有了幾分壯士遠行的豪氣。

Day1:廈門-和平古鎮

避開出城高峰時段連夜出發,為了搶時間大巴車一路奔馳。凌晨2:00-5:00是大客車夜間高速分時間段限行時間,蜷縮在車上將就打盹。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Day2:和平古鎮-開封

夜間的大巴時光是迷糊的,清晨到達和平古鎮,和平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厚文化的千年古鎮。時間匆忙,古鎮給予我的是有溫度的家常清粥小菜,簡單滿足。休息的時間很短暫,匆忙中沒能逛逛古鎮,或許以後會有機會,每次旅行都是這樣,撥了一棵草,又種下新的草。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這一整天都在大巴上度過,插上耳機聽了平時積攢下來沒時間聽的音頻,偶爾和夥伴聊聊天,一路上倒也不覺得時間難熬。

凌晨一點多才到達開封的汴西湖紮營,營地面向湖水,每個帳篷都是坐擁湖景。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Day3:開封-雙底村-十八缸-雙底村

一早拔營,迎著晨曦出發,今天我們將過黃河併到達此次南太行徒步的起點站雙底村。

雙底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這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南太行山中的小山村。雙底村環境安靜優雅,有兩個自然風景值得一看,一個是白陘古道,一個是紅豆杉大峽谷。

期待中的南太行徒步,不是開始於這兩個地方,這次我們的徒步將從十八缸開始。如果不是戶外驢友大概不會知道十八缸,在驢友眼中這是一條知名度頗高的驚險徒步線路,菜驢看到圖片已是兩腿瑟瑟發抖。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太行山十八缸位於地八洞河西邊的蝴蝶谷內,沿路順溝走,進山的路都是亂石,進入峽谷深處兩邊都是懸崖峭壁。

顧名思義,十八缸由一系列大小、深淺不一,形狀如水缸的大石穴組成。缸口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光溜溜的,難於攀爬,幸有當地老鄉在缸的上下關鍵部位用木棍、鋼絲、繩索等搭設了不少簡易梯子、棧道。每個缸因地勢不同攀爬方式有所不同。最驚心的是軟梯子,在半空中搖盪難於控制,真是驚心動魄。佔了身高腿長的優勢,這一路攀爬倒也有驚無險。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十八缸基本沒水,從石頭的紋理可以看出這些缸曾經水量充盈,想像著若是缸中有水,這路的難度不止翻倍,危險性也大大增加。

正是“初識南太行,雙底十八缸。常恨手腳短,雲梯鐵索長。”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經歷驚心動魄的攀爬,上到山頂平緩的路段,前面有一顆600餘年的白皮松,大樹下面有一個村落——老皮莊。

走過老皮莊,徒步山嶺,穿行於叢林和灌木之中上到山頂。眼前草木芬芳,綠樹成蔭,紅葉秋意正濃。放眼眺望山巒起伏、群峰逶迤,西下的夕陽給樹梢、林間、峰頂堵上一抹胭脂紅,一幅壯麗的畫卷展現在面前。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Day4:雙底村-馬武寨-抱犢村

今天要走紅豆杉大峽谷--馬武寨--抱犢村,紅豆杉大峽谷是個景區,走了大約二十幾分鍾平坦的水泥路到達小壺口景點,瀑布形似黃河壺口瀑布,這裡的瀑布水質清澈透明,不像黃河壺口瀑布濁浪滔天,是個精緻版的小壺口瀑布。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過了小壺口瀑布路面開始不平整了,一會兒是泥土小路,一會兒是亂石河床。三步一泉,五步一溪,峽谷裡自然風光秀麗,清泉流淌,時而湍急時而舒緩。平靜水面倒影河道兩側絕壁,秀美中帶著險峻。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山道旁偶然發現的鳥窩表明這裡的生態環境良好,保留著大自然最原始的氣息。

這條峽谷能一直往前可以走幾十公里,我們的隊伍中途開始沿碎石坡切上山,這是今天最艱苦的一段爬升,一直爬到山頂時的小賣部。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經過馬武寨的時候我們沒有進寨子休息,在村口拐彎繼續往抱犢村。

峽谷中有水深的地方需要涉水過河,有不認識的驢友搬來石頭為大家鋪路,站在水中幫助大家過河。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一線天”是一段非常狹窄的幽谷,是整個抱犢溝最危險的路段,某些路段甚至覺得比昨天的十八缸更驚險。放下身段慢慢往下挪,好在這樣艱難的路段只是一小段,更多的是一路上的好景色。斷崖很高,下面是一個深潭,類似昨天十八缸那樣的大水缸。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紮紮實實走了一天,抵達抱犢村。

抱犢村位於河南輝縣與山西陵川縣交界處,懸崖絕壁上上的村莊至今未通公路,大部分人會從輝縣徒步上來大概要兩個多小時,我們從陵川徒步上來路程更長需要四個多小時。抱犢村以“難進難出”為特點,凡走進來的人,也基本沒有體力馬上走回去,這反倒成就了抱犢村的農家樂。

懷著中午沒吃雞的怨念趕緊請老闆殺羊,此地開發之前村民多以養羊為生,可見這裡的羊是好羊,品質不會差。羊肉毛重一斤25元,將近60斤的羊殺好,煮出來40幾個人每人能吃到兩塊,簡單的水煮沒有羊羶味,羊肉沒吃過癮還可以和羊湯。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Day5:抱犢村-西蓮寺-後靜宮-錫崖溝村

從抱犢村出發路邊一排羊圈,這些羊比昨天因為我們嘴饞遭殃的那隻幸運。

拐上小路出村,穿過亂石灘,遠遠的老龍口就在眼前了。抱犢河水流淌到此,遭遇百米大斷崖形成瀑布。太行山巨大的紅色砂岩,在激流的衝擊、打磨下,在砂岩上切出層層疊疊紋理,流水在岩石上衝刷出深深的凹槽。老龍口,是南太行地區特有的地貌特徵。站在老龍口崖壁上,兩邊牆一樣陡立的鍺紅色崖壁,人顯得非常渺小。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老龍口百米崖壁之下,一側是河南的八里溝景區,一側是西蓮寺。

和昨天驢友徒步的野路不同,今天走的大部分是景區道路,不僅路況好,景色也不打折,領隊也讓大家由著性子盡興玩。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西蓮寺集中了大量的餐飲店,吃飽喝足去逛西蓮寺。侷限於太行山特有的地貌,西蓮寺佔地並不廣闊,而是隨山就勢,依地勢逐院升高。西蓮寺香火旺盛,觀音樓裡的唱誦仔細一聽竟然的豫劇《花木蘭》。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西蓮寺到後靜宮是一段平淡的景區馬路,在午後的驕陽下走這樣一段路實在是乏善可陳。

千萬別太快抱怨走平淡的路太乏味,接下來的一段讓人絕望的亂石陡坡爬升會讓你想念平坦大路的好。

爬上陡坡走到隧道口,在這裡就有車子接我們去客棧。無燈隧道連接著山西和河南,村民們當初開鑿這條隧道是為了方便燒香,如今在隧道口設了一個收費站,牌子上寫著“集資修路”,隧道過路費5元,或許以後再來無燈隧道就有燈了,路也不會這麼顛簸了。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錫崖溝已是很成熟的景區,村裡的住宿條件較之前兩天好了很多。到達的時間尚早,有人去看著名的掛壁公路,我在閒逛中誤打誤撞去了碑林,晚上專門去喝了小夥伴推薦的羊雜湯。

碑林在錫崖溝村南面的一個小丘上,園中石碑分前、中、後三部分,青石步道環繞其間。碑林內容多是褒揚築路業績、愚公精神,記錄了錫崖溝人當年艱苦奮鬥、鑿壁修路的艱辛歷程。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Day6:錫崖溝村

在連續兩天得徒步之後,終於有半天的休整時間,夥伴中有人集體聚餐。昨晚的羊雜湯給我的感覺很一般,完全比不上當年在安陽吃過的羊肉燴麵,所以更願意在村中走走逛逛。

錫崖溝村地處太行山腹地,山村雖然不大卻集中了南太行典型的紅石溝壑地貌,展現不同年代的地質遺蹟。人們發揮想象力給不同造型的石壁取了形象生動的名字,“母子守關”就是其中惟妙惟肖的一處,一座柱形石峰挺拔高聳,石峰旁還有一較低的柱形石峰,與高者相伴,形同母子,彷彿母子二人正守衛著進入錫崖溝的山口要道。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行走在氣勢磅礴的南太行,抬頭看群峰巍峨直插雲霄,低頭看天坑地裂峽谷深不可測,環顧四周,一幅幅山水卷軸畫向你舒展開來,大自然用了億萬年的時間才雕琢出如此神奇雄偉畫卷。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錫崖溝村的大瀑布是經人工築壩成湖定時放水形成的大瀑布,結合了自然與人為的力量,比原來的自然形成的瀑布落差更大,更為壯觀,水聲如雷,陽光照射下水霧蒸騰形成七彩虹橋,是遊人必看的景點。

走過才知道南太行配得上世間的一切讚美

中午回到村裡按照預定的時間上車回程,和來的時候一樣,服務區休息,及時趕路,並沒有遇到擔心的節日大堵車。大巴上收到一則手機新聞推送:關於驢友徒步陵川太行山遇險的新聞,慶幸自己跟上靠譜的組織,隊伍裡的每個人都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