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猜不透馬雲先生的想法,知識,境界都相差太遠!

明天雲棲大會在杭州開幕,世界上眾多科學家,互聯網從業者從全世界各地來到了杭州城南邊的雲棲小鎮,讓這個平常略顯平靜的小鎮,一下子變得有點“喧鬧”了。

據說大會開幕前,馬雲在杭州西邊的西溪園區,見了13位院士科學家,其中一位還拿了圖靈獎,難道馬雲爸爸又要搞個大新聞?這13位影響力極大的科學家集中到訪阿里總部,也讓人無法不去猜想,馬雲和13位科學家永遠猜不透馬雲先生的想法,知識,境界都相差太遠!正在醞釀什麼宏大的計劃?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這13位科學家的背景,然後猜猜馬雲爸爸要搞什麼大動作。

姚期智——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中科院院士、圖靈獎創立以來首位獲獎的亞裔學者、世界現代密碼學基礎的奠基人之一。

圖靈獎,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艾倫·麥席森·圖靈。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而姚期智是全球唯一獲得過圖靈獎的中國人。

姚期智開設國內首門計算機理論課程,為中國培養了諸如中國大學生計算機編程第一人樓教主、鄒昊等眾多AI人才,對國內頂尖學術人才的培育功不可沒。

潘建偉——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中科院院士。他師從量子實驗研究的世界級大師蔡林格,被稱作是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潘建偉是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在國際上,基本上所有人提到中國量子計算,就會提到他。1999年,潘建偉作為第二作者的量子態隱形傳輸實驗取得“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這個實驗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

湯曉鷗——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入選者、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人工智能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系主任。2016年,湯曉鷗領軍的中國人工智能團隊,與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著名大學一道,入選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鋒實驗室,成為亞洲區唯一入選的實驗室。他的團隊還是全球是全球第一個把人臉識別技術做到比肉眼識別更精準的團隊。

李錦輝——國際著名的語音識別專家、前貝爾實驗室語音研發部門主管,佐治亞理工大學教授。因其在語音識別等領域的卓越成就,李錦輝教授獲得Bell Labs President's Gold Award, IEEE Fellow和ISCA Fellow等多個學術榮譽。

任奎——國際安全領域權威學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任奎是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017),2011年曾獲得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成就獎。他的研究得到NSF(美自然科學基金會),DoE(美能源部),Amazon等機構和公司的支持。

……

不難看出與馬雲爸爸交流的13位科學家大多是計算機與信息領域的大手子。難道阿里要做中國的保護傘公司?

最簡單和實際的猜想,是從阿里巴巴的業務角度去思考。這在馬雲多次對外演講中或許可以發現點點蛛絲馬跡。

“一個服務20億人的經濟體,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馬雲曾在過去數年中,多次提到阿里巴巴的目標——在2036年之前,服務全球20億人,幫助1000萬家小企業賺錢。

未來是什麼樣子,很難說清楚,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和思考。但20年後的目標是什麼,阿里巴巴很清楚,因此他們很清楚在這一目標之下,什麼技術是需要去被髮展的。

不難發現,馬雲今天邀請會面的科學家,都是專精計算機科學、信息學以及大數據,他們的研究領域,將深刻影響社會發展的下一個20年曆程。

阿里巴巴有著超過 2 萬名工程師、500 多位博士的技術人才儲備。在中國,算做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公司,阿里巴巴的技術人才儲備,甚至已經開始超越以工程師文化著稱的谷歌。今年3月,馬雲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著眼於“新技術戰略”,啟動了一項代號“NASA”的計劃,要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制體制,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阿里還將龐大的技術儲備直接轉換成成果,作為消費者的我也切身感受到新技術帶給我的紅利。網購、物流系統的完善、大數據的運用讓我們的購物方式變得多樣化,消費體驗也得到提升。

物流比之前更快、更安全,線上線下互通,我在線上買一條褲子,在逛街時隨便找一家店就可以自取,當然也可以讓商家快遞郵寄給你。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新技術的發掘運用。馬雲和阿里巴巴研發團隊將數據視為能源,提出了新零售、信技術、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五新”理論。也正是因為超前的意識,如今阿里雲在在超大規模計算操作系統、移動操作系統、金融級分佈式數據庫、機器學習平臺等核心基礎技術領域斐然成績,據我所知大多中小企業的網站數據庫都使用的阿里雲。阿里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飛天”,已經入選世界互聯網代表性領先科技成果,阿里巴巴研發的刷臉消費入圍了《MIT科技評論》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阿里巴巴是最具有技術雄心的中國公司之一。它曾經提出要做中國的國家企業,如同奔馳之於德國,三星之於韓國,索尼之於日本,蘋果谷歌之於美國。這一目標所言不虛,阿里巴巴在技術的投入,也反饋在了國家技術實力佈局上。在國內我甚至可以一個月不花現金,依靠支付寶的移動支付業務,吃穿住行全搞定!

對於技術的渴求,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反映在海外人才的迴流上。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全球人才迴流熱門一站,近年來多位科學家加盟阿里巴巴,從早前的華先勝、金榕等,到最近國際量子計算界最頂尖的科學家施堯耘,還有亞馬遜最高級別的華人科學家任小楓,均受邀來到了阿里巴巴。這些人才都有服務於歐美的高科技公司的經驗,如今則都在為中國科技領先全球做出貢獻。

另一方面,則反映在國家層面的技術合作上。比如阿里巴巴已經和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包括與中科院合作成立量子計算聯合實驗室,與國家天文臺合作建設“國家天文臺-阿里雲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針對量子計算、光學天文、射電天文等頂尖科研領域,利用自身在超大規模分佈式計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的技術實力,與科研領域的國家隊開展深度合作。

阿里儼然已經成長為互聯網巨頭,在很多技術領域領先於全球,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馬雲和這13位科學家一起暢聊未來,顯然是不滿足於現狀,或許阿里意在成為下一個“保護傘”公司,意欲在未來為國家、人類文明的發展發揮先驅作用?也或許馬雲爸爸要用大數據精準發紅包吧?

當然,猜測了這麼多,也還是不能排除最後的一個猜想:馬雲見這麼多科學家,只是為了回到外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