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期中考試大分析

初中三年,期中考試大分析

初一新生,單靠小學的良好基礎,沒怎麼努力,作業也都保質保量完成,開心的度過了2個半月的初中生活。

但期中考試後傻眼了,科科都剛好及格,信心一下子全沒了,感覺自己不適應初中生活,甚至有點自暴自棄。

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但應該引起家長的高度警惕。首先從態度上去重視初中學習,不要帶著小學的那點榮耀來對比中學的生活,凡事不要拿小學與初中過多的做一些無謂的比較。

把這次卷子,整理整理再整理,它有小學的基礎,也有初中兩個月學習的考量。

計算?審題?閱讀能力?作文?基礎?粗心?不規範?想當然的作答?一一列出,家長可以補充,但絕不是主力。

整理出來,那就是一筆財富。

當然了,整理出來,棄之不管,放之不改,等於零。

家長態度:初一學生年齡還是小了,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大道理對於初一上學期來說,還能管用(隨著閱歷與成長,下學期與家長會形成衝突)。但切忌滔滔不絕,簡單幾句總結,小聲且嚴肅的點出來即可。

補習:最好是有補習機會。初中三年太短暫,沒有時間等孩子慢慢思考、消化、吸收。

初二學生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小學的考試,不會讓學生產生思想上分化。考試結果不會過多影響家長和孩子。

但初中則不然。排序開始,比較開始。

初一的排序中,我們總感覺孩子還有潛力。畢竟剛升入初中,適應過程會出現若干問題。

但通過這次考試,結果出乎意料的差。排序中的那個龐大的數字更是讓孩子恐懼、家長崩潰。這是最難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初二現象。

孩子、家長情緒都處於不可控狀態。此時,儘量從孩子視線中抽離出來,尋求外圍幫助。

家長過多的道理,猶如在沙上寫字,即使能給孩子留下什麼印象,也會立即消失。何況你的道理在曠日持久的教育中都已窮盡。

補習:所有的卷子整理成冊。家長過多的參與卷子的分析,孩子接受的指數幾乎為零。

況且,初二的知識點難度與靈活性家長也很難駕馭了。

找老師做分析。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說出每門功課的分數,問題都出現在哪裡?丟失了幾分?班級同學大都出現什麼問題?丟失的分數,是新的知識點丟失的?還是一如既往,平時都是在這樣類似問題上丟分?

孩子說的與老師分析卷面相差無幾,說明下功夫研究了。剩下的交給老師就可以。

初三學生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我在群上說初三說的最多。就是時間統籌規劃能力問題。

有的學生,我也看出有這樣的苗頭,就是“熬著”。

內心已經妥協了、投降了、天天大考小考厭倦了,只等著捱到中考時間。

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可以放棄,除非你家孩子智商有問題。否則,奮起直追,每年都有奇蹟發生。

補習:初三補習就是查漏補缺,補習老師每一章都講,每道題都領著做,不太可能,時間不允許,除非是全託生。

我要求的老師都是帶過幾輪中考,對中考題型熟門熟路。也希望家長們出去找老師,也有這樣的意識。

曾經和一位語文老師溝通過,她一直帶初一初二,堅決不帶初三生,她說自己沒有數,對中考的脈絡不清楚。你看,這樣的老師就非常的負責任。

如果這次考試打擊了孩子,也請告訴孩子,這是一次變化的契機,抓住這次機會,尋求突圍點。

也請告訴孩子,一定數量的痛苦和煩惱對於任何時候的任何人都是有必要的。沒有壓艙物的航船是不穩定的,也不能直線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