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想做好却总做不好

为什么越想做好却总做不好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十年前,我跟第一任导师共事,经过10天10夜的讲师培训,我逐步开始走上讲台。

刚开始我在办公室讲,只面对几个熟悉的伙伴,当成了公司讲师后,讲台换到了大的课堂,下面的听众少则几十,多则几百,这对我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每次讲课前我都会充分准备。

无论准备多充分,中间总会出现意外,有时甚至很难堪,本来准备好的课件,一到讲台大脑一片空白,有时一分钟都说不出一句话,下面的听众都看着我,那一刻我觉得时间仿佛凝固了……

当出现这种情况,整个气氛很尴尬,还好当时准备的有讲稿,空白的时候就看一眼讲稿,思路就会逐渐清晰。

不过有时候又很奇怪,上场会非常顺畅,甚至连讲稿都不看,内容如泉水流淌出来。

从小我做事就偏执,凡事喜欢追本溯源,我想了解为什么有的时候表现如此好,但有的时候表现又如此拙劣?!!!

后来就这个问题,我曾问过老师,他告诉我是你当时的状态决定你做事的水准。

他还告诉我方法,一是转移当前焦点,二是调动生理机能。

每次我讲课之前,我会握紧拳头激励自己,同时还会把焦点完全转移到讲课中,为此我还专门训练了专注。

经过各方面的调整,情况得到了些许改善,但还是会出现一种情况,我越想把这件事做好的时候,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很拙劣,但有的时候我啥也没想,却表现的却超乎预期。

不是说心想事成吗?

不是说准备很重要吗?

不是说……

后来又听别人说,有这种表现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好、缺乏运动、不够沉静……

我这个人有个优势,无论别人告诉我什么,我从来不用大脑判断,我先假定他绝对正确,当有了这个前提后,我听完后就只需要做一个动作——立刻行动,如果有效代表他说得正确。

如果执行没效,我会复盘一下执行过程,看是我执行没到位,还是没领悟到精髓,还是累积不够……

这就是我偏执的一面,即便是错也要错到底,最重要的是我必须了解,我到底错在哪里?

唯有意识到错误,才会去改正,唯有知道错在哪里,才会知道修正的地方,唯有知道错的原因,才知道修正的方向。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的表现都极为不稳定,时而表现拙劣,时而表现卓越,时刻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即便到了2017年,也就是经过10年的磨练,我也没达到时刻保持平稳状态。

到了2017年初的时候,我的读者给我推荐了两部电影,一部叫《爆裂鼓手》,另外一部叫《和平战士》,看完这两部电影后我似乎明白其中奥妙,但又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

不过我讲课的状态,还是时而抖动,此后的半年时间,尤其是做了线下体验之旅,好像进入了一种时刻在线的状态,但还是偶尔会有不在状态,但始终没有找到根本原因。

就在这期间,当时一直跟随我的伙伴,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给我推荐了一部名叫《佛陀》的电视剧。

当时本来很忙,但我几乎推掉了所有工作,连续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部剧,以前也听说过自性这个词,但看完《佛陀》后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我再将过去12年的经历复盘,并且将过去学到的各种理论,在此时放到同一个平面,就是把各种情况的全过程参透。

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过去学到的、听到的,都是断残的。

此时你看到这里,估计也会有些混沌和懵懂,当然我敢保证无论是谁,只要想变得更好,铁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不过不用担心,你不需要花12年来突破,最多一两个月就能找到那种感觉,但要练到熟练运用,甚至出神入化,还需要时间领悟和练习。

领悟是用心感知,领悟的结果是明白,练习是用身操练,练习的结果是熟练,练习到成为习惯。

这里还有个细节,习惯和本能是有区别的,多数人并没有分清,习惯是后天练习的结果。

比如开车,你先天本来是不会的,经过一段时间刻意练习,你可以成为老司机,所以当你把某个工作练到纯熟,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本能是先天信息被唤醒,是你内在本来就有的才干,在机缘巧合下被发现,从此学习这件事你就会跳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无师自通到发明绝招,所以本能是才干的显现,才干经过训练会成为宗师。

如果没有才干,拼命练习,你会养成好习惯,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

如果你有才干,拼命练习,你会练成本能反应,直白的说法就是,你生来就是干这个的,你最终会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或宗师。

大师和宗师也有区别,大师是在那个领域成果显著,宗师是在那个领域进入根本乃至实相。

当你经过练习后,你对这件事会很熟练,比如自己跟身边人讲的时候,那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一到上了讲台就不自在,甚至说话都不利索,严重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

此时你就明白,当你练习之后,影响个人发挥最大的死穴是大脑,主要是大脑的恐惧和妄念,恐惧和妄念均来自大脑的想象,就是当你上台之前,你总想讲好,此时对你就是最大的限制。

当你想表现好的时候,此时就开始用脑,要么就活在未来的担忧,要么就活在过去的自责,唯一没有进入当下,这就是过去每次想做好的时候,结果却总做不好,这个时候是在用脑,是大脑限制了你的发挥。

有时候你并没想表现好,但结果却超乎预期,这个时候就是没用脑,此时就是用心用感觉,这个时候大脑几乎不作用,或者作用减慢,完全是潜意识程序在流淌。

这个潜意识程序之前经过练习已经准备就绪,如果你用脑就用得是显意识,这个时候等于过去的准备置若罔闻了。

当你不用脑的时候,你其实就进入老子说的无为状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一生都想把道描述清楚,最终也只能说道可道非常道……

当你进入这个维次,再回去看《道德经》、《易经》、《心经》等,你会一目了然,再也不会觉得很玄乎。

无为简单理解就是大脑不作用,不去刻意做某个行为,无为不是不作为,无为是一切遵循道,一切遵循上苍旨意,不逆势而为,很多人认为无为就是不作为,那就是大错特错。

还有人认为无为是消极避世的做法,这更加是错得一塌糊涂,无为是不妄为,时机不到绝对不为,时机到了绝对是要有一番大作为,在机会到来之前,唯一的作为就是准备。

此时再看《和平战士》,你直接就会参透到根本,丹·米尔曼是个体操运动员,中间一系列变故让他有机缘认识加油站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个暗指,说得是获得根本智慧的智者——进入实相。

经过这个智者的点拨,他改变了过去糜烂的生活习惯,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修炼,说白了就是打通了吃、住、动、睡、性五个维次进入实相。

这个在《摔跤吧!爸爸》中也有体现,如果一个人连吃都不懂,能进入实相吗?

当这一切修炼完毕后,此时《佛陀》这部剧就起作用了,佛就是“自性”状态。

何为自性?身脑心灵全然融为一体。

此刻无论是讲课还是做其它事,你都是直接活在自性状态,灵感会源源不断流淌出来,外在显现就是感觉非常好,科学的说法就是活在潜意识状态。

如今很多人混乱,根本是被各种概念给弄懵了,其实很多都是人为了沟通方便而定义的符号,但多数人却把语言文字当成事实,这绝对是天大的笑话。

语言文字的作用是为了描述某种意境和画面,辅助人与人之间沟通,结果如今很多人把语言变成了沟通的全部,各种矛盾误会问题接踵而至。

到此刻或许你该明白,任何一种行为并非单一的,甚至也不是一个简单练习就能解决,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需要把每个环节打通形成闭环。

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或不到位,都会导致发挥失常,结果人们天天总结,以为总结能解决问题,那绝对是天大的陷阱,多数人是越总结问题越多。

唯一出路是打通全过程,就以感觉为例,在身的维次必须经过专业科学的训练,至少把动作和讲课内容背熟。

在脑的维次必须专注,训练自己大脑时刻处于发呆空白状态,在心的维次必须沉静——致心一处,让自己时刻活在感觉里。

在灵的维次必须自性显现,让自己时刻与宇宙能量连接,过去做事用体力、脑力,从此以后就会用灵力甚至神力。

此时不仅不觉得累,全过程还非常享受,在自得其乐中顺带获取一切结果,什么财富、名利等都只是顺带的结果。

后记

今晚YY直播

公告

为什么越想做好却总做不好

人生

所有惊喜都来自

不期而遇

相约今晚

邂逅惊喜

——愿爱和祝福永远环绕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