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文|聶光玲


昨天5:40,我到了幼兒園接小朋友回家。在樓梯口我蹲下給他整理衣服時,兒子告訴我:“媽媽,我今天把***打哭了。”

沒等我問事情經過,他繼續說:“他老打我,好幾次了,真討厭。今天又打我,我就一手抓住他的書包,一手按著書包推,把他推倒了,哭了。”

我知道幼兒園的操場和樓梯都是塑膠的,包括樓梯過道兩面的牆也都是特殊處理過的,即便碰了,沒事兒。

但是當兒子告訴我他把同學弄哭了時,我卻一時沒反應過來怎麼正確的回答他。

別打架,小朋友之間要懂禮貌要友好?打回去是對的,下次誰再欺負你,你就還回去,給他點顏色看看?

每個人在不同年紀,都該有不同的捍衛自己的方式,一個四歲多的小孩兒,能力不足以以理服人的年紀,他只能用“打回去”這種方式來捍衛自己吧。

其實,已經連續好幾次接孩子放學時,他告訴我那個小朋友打他了,孩子可能是等我告訴他“打回去”或者其它,一直沒等到,於是自己決定了。

當時他說“真討厭!”並弄哭了小朋友,應該是被對方多次挑釁後露的一點鋒芒。

晚上他爸爸表揚:打的好。說任何時候不要主動欺負別的小朋友,但是如果有人打你了,就打回去。

我把這件事發了一條朋友圈後,收到好多評論和朋友留言,總結摘錄幾條如下: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1

我家孩子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我孩子被同學把臉挖破了一寸多長的血印子,我拍圖片發家長群,告訴那個家長讓孩子注意一下。那個孩子他媽媽嫌我說了,說他孩子是3號,我孩子是30號,離得遠,不可能是他孩子挖的。她還說,孩子們都不喜歡他孩子,家長們都去老師那裡告她孩子的狀,逼她孩子轉學,老師沒辦法只能把她孩子單獨安排,並且老師和她的孩子坐在一個桌子上呢,拍了圖片發過來給我看。結果,圖片發出來後,大家都笑了,她孩子單獨安排的座位,正好和我們家孩子挨著。

我說,孩子的事,咱大人沒必要太上綱上線,只要你自己知道有這麼回事就好了,我也沒有非要讓你來道歉什麼的,只是幫你發現你孩子存在的問題而已。她還不服氣,說大夥都欺負她們,去找了老師,調了視頻一看,自知理虧,羞了。後來和我成了好朋友。

我覺得,在這種事上,作為家長還是不要把事情鬧大好,孩子今天鬧了,明天又好了,很正常的。

——伴君仗劍走天涯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2

我一天也糾結咋教娃,有人打了是打回去還是不打?

——星子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3

雖然具體能做什麼和怎樣表達最適合我也想不到,但是如果我家裡的任何一個小孩被欺負了,我不想忍讓。

我要讓對方家長知道我們的立場,我們講道理,也願意給予講道理的孩子和家長機會,但是不允許發生第二次!

——蘋果很甜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4

我以前就告訴兒子,不要主動欺負人。但是別人打你了,你不要怕,打他就是了。男孩子打過架才是男子漢。

——蝦米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5

肯定打回去。既然都沒有鑑別是非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揍回去。

——畫個圈圈玩一玩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6

小時候我比同齡人長得高,我媽一直教育我不能欺負別人。

後來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第一次回家我媽說算了,讓讓人家;第二次同一個人把我的手背摳破了,我媽火了,告訴我:“如果別人再欺負你,你就打回去。”第三次的時候,我就把那個男生給揍了一頓,他哭著回家告狀。

後來男生媽媽找我媽吵架,我媽直接問:你們家小孩先欺負人,多次,還要來問我們為什麼打他嗎?對方家長就縮掉了。

我們不提倡暴力,但一直受欺負也不是事兒。必要時候你得學會告訴別人,自己不是好欺負的,當然家長得做孩子的後盾,並不是一味退讓,那樣人生就圓滿了。

——相信未來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7

校園“霸凌”其實特好解決,就以暴制暴,沒有別的方法。小霸王們都覺得自己是一種“民間勢力”,你告訴老師他更覺得你弱,後面會變本加厲。其實就一個方法,要麼讓孩子,要麼大人,用小崽子欺負人的方法乘以2,當著你孩子的面給他來一遍,讓他在你孩子面前威風掃地,以後他就老實了。

教會他一件事——“你孩子他惹不起。”就行了。知識分子啊,都太斯文了,真辦不了事兒。

——如此


就在今天下午,我如往常一樣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本來5:10分放學,但是那時還沒有下班,就等到下班後去幼兒園接。學校把這些無法按時接走的孩子統一安排在一個教室裡,由值班老師看著。

我到門口時,剛好碰到一個胖胖的男孩子又在追著我家小孩兒跑,兒子突然被一個什麼東西絆了還是跑的太快煞不住了,摔倒了,那個胖男孩兒就勢趴在兒子身上,我伸手去拉兒子的同時,問那個胖男孩:你叫什麼名字?

教室裡的其它孩子就回答了:“他是***”、“他很討厭,老是喜歡打人……”

“你下次別這樣了,不能動不動打小朋友。”我直直看著他對他說,胖男孩這時鑽到課桌底下了。

  往出走的時候,我家小孩兒告訴我:今天老師都批評***3次了,可是不起作用,他還是愛打班裡的其它小朋友。

我就想,孩子們口中的“打”,應該也不是很暴力的那種,也許,這個胖男孩兒是沒有找到與小朋友正常且正確溝通的方式?

但是,說心裡話,看到他欺負我家孩子,我就氣憤。為兒子終於“出手”把他弄哭小高興。請允許一個母親這麼自私袒護自己的孩子,每個小孩兒都是家長的寶貝,我不願自己的孩子被無理欺負。

我憤憤地想:今天我已經明確地告訴他,以後不許再用這種方式對待小朋友了,而且老師也已經警告過了,如果再聽到我家小孩兒告訴我,是被這個孩子無理欺負,我肯定要找他家長理論,進而採取其它措施。既然你父母捨不得管教自己的孩子,那我來教訓。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晚上,我把以上記錄讀給女兒聽,聽完她說:下次讓我看見這個欺負我弟弟的孩子,我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接著,女兒去了客廳。弟弟正在地上玩積木,姐姐蹲下去,倆孩子剛好頭抵頭,我聽見他們的對話是這樣的:

“弟弟,在幼兒園,是誰老愛欺負你?”

“就是那個討厭的***嘛。”弟弟脫口而出同學的名字。

“姐姐告訴你,下次如果他再欺負你,你直接一腳踹過去,就是這樣…”姐姐嘴上說著已經站起來給弟弟比劃了。

女兒接著又對我喊:“媽媽,等我弟弟再大一點兒,你快送他去學跆拳道,學點功夫,看哪個同學還敢有事兒沒事兒欺負他,直接用自己學的本事當時就打回去了……”

作為家長,都希望小孩子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有正確的是非觀。打人是不對的,罵人也是不對的,遇到不公平的事想辦法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對的,我們都希望小朋友們你愛我我愛你都是好朋友,但是,倘若萬一發生類似的事情要怎麼辦?

應該有一部分家長在得知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你別理他”。

很久之前在《奇葩說》有看到一期辯論主題:“小朋友被欺負,打回去OR告老師”,現場100位觀眾最初的投票結果是:“打回去”77票,“告老師”23票,“打回去”是壓倒性的領先。

我們可以不崇尚暴力,但絕不能被欺負!

金星的“育兒經”也是如此!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柏邦妮更是坦言:欺軟怕硬的人,才會通過欺負那些比他更弱小的人,獲得一種存在感一種優越感。你越害怕他越興奮,你顫抖,你恐慌,你求饒,他就更爽。所以,打回去的那一個時刻就代表了,第—,你認清了這個現實;第二,你要開始武裝自己。

還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也不許戳眼睛,除此以外可以狠狠地打,媽媽希望你能打贏。

現在你問我,以後再碰到孩子被欺負的事兒,教不教孩子還手?當然要教。

但重要的是你要明白,打回去是為了什麼?

還手是因為我們知道:忍讓換回的90%都是得寸進尺,孩子的世界只會變得更殘酷。

“以暴制暴”還是“文明禮貌”,估計有些家長會覺得,還手、打回去是“以暴抗暴”,畢竟我們學校的教育準則是要教小孩“文明禮貌”。老師一般會禁止打架,畢竟主流的教育觀還是團結友愛,無自我保護能力的情況下,向老師求助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每天都有那麼多孩子圍著團團轉,老師能掌握所有情況是不可能的。

我想說的是:讓孩子躲避、容忍,也許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這種躲避和所謂的容忍,會不會讓孩子意識到:我的力量不如別人、我太弱小、我需要保護、我沒有能力……於是抵抗上學,不去幼兒園等,這樣的負面,是否會導致孩子心理示弱從而不能健康地成長?

有一個心理學老師說:不管任何情況下都只會讓步的孩子,在同伴關係中可能會處於弱勢,靠得是犧牲自己的利益求來的友好,是單方面的付出。

什麼時候應該讓步,什麼時候應該爭取,孩子分不清,我們家長就要教他,與他討論各種解決矛盾的辦法。

儘管孩子打架與成人價值觀取向無關,但處理不好,會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很多的暴力或者包子估計就是在這個時期練成的,會影響孩子終身。

聶光玲:小孩在學校被欺負,是友好容忍還是打回去?

一個壞蛋的成長是因為好人的不作為,整個社會的不安定,也是因為善良者的沉默。

如果受到侵犯,或者受到冒犯,當時當地就予以還擊,既可以憑實力與同伴建立平等的關係,又在當下就宣洩了壞情緒,保證心理健康。

父母不可能陪伴自己的每個小孩一輩子,老師更不可能時刻在每一個學生身邊,任何一個小孩子,都會遭遇人際方面的麻煩,這些問題,遲早得他們自己去應對。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大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但關鍵在家長,特別是幼童的家長,對經常性的欺負要儘早介入,良性引導。不是有人說嘛:唯有自身強大,才能無所畏懼,也就不會有人“敢”來欺負你!

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絕對不是沒有攻擊力的善良,我們的善良要披著鎧甲。當有人一味欺負你、損害你的權利的時候,你一定要適時地站出來反抗,保護自己!當然,要掌握反抗的技巧及方法。

所以怎麼教是重點。 第一是首先要保證我們孩子自己的安全,其次起到教訓對方的作用,防止對方得寸進尺。你還手首先需要保證自己安全,氣勢要足,態度要硬,手段要巧。

即便真的動起手,我們的目標不是要“把架打贏”,而是“自衛”,是保護自己,但是一定要注意,你在保護自己的同地,注意不給對方造成潛在的傷害,以免致使輿論立場顛倒過來。

 

文章寫到這裡,微信上收到一位中學生的微信:1.不能主動打人;2.被熊孩子欺負時,不要求助家長,勇敢還擊,狠狠還手,讓其知道你不但不能容忍這種莫名其妙的無理行為,更有能力以暴制暴。否則下次熊孩子欺負你的概率會更大!

記得蔡康永在《奇葩說》裡的一句話:“我們要相信反擊的力量,可是我們也要相信反擊的智慧。”

這種“智慧”不是在孩子被欺負後,我們當家長的給他出招,而是需要每一天每一事的言傳身教。

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2018.10.16


作者簡介:聶光玲,女,80後,喜歡讀書,愛好寫作。中級營銷師,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商州作協理事,商洛市青年作協理事,有文字見於《東方菸草報》《新菸草》《陝西菸草》《商洛日報》《商洛文化》《丹水》、中國菸草市場、菸草在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