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ÜV萊茵助力中國光伏電站運維標準化

10月23-24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及光伏們主辦的第三屆“光伏發電運營與後服務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近300位新能源運營管理專家、電站業主、光伏行業專家、電站資產管理專家及光伏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磋商探討。

TÜV萊茵光伏電站及系統商務拓展經理王康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從第三方角度看目前國內光伏電站運維及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建議,並參與了對話環節。

TÜV莱茵助力中国光伏电站运维标准化

在提到業主、運維公司、設備廠商間的分歧與共識時,王康表示:設備廠商、業主、運維公司分屬光伏產業鏈三個環節,三者應該有著共同的目標,就是光伏電站發電量最大化。一個品質優良的光伏電站,無疑是光伏設備高品質,業主綜合管理能力和安全、穩定、可靠的現金流以及運維公司先進運維能力的最好佐證。但是在實現這一共同目標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分歧。雖然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位居世界前列、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但光伏電站質量問題依舊頻發。而對於質量問題的判斷和責任歸屬,則是第三方看到的電站建設和運營中的主要分歧。舉個例子,光伏電站中光伏組串輸出功率偏低,原因有很多,是光伏組件廠家組件功率衰減過高,組串中有組件出現嚴重質量問題,設計朝向不合理,施工中沒有按照電流分檔,暴力安裝造成組件損傷,抑或是運維清洗頻率不夠還是運維不到位造成陰影遮擋?這些問題通過檢測,還是可以得到判定。但對光伏電站品質的影響,恐怕難以消除。另外有些問題壓根就是無頭賬。比如,組件隱裂會影響電站發電量和組件的長期性能,但是組件隱裂責任如何判定?是由於工廠品控不過關,運輸過程中產生,不規範的搬運和安裝還是運維不合理造成的?難以判定。同樣作為光伏產業鏈中一個環節,第三方機構可以幫助消除分歧,實現光伏電站發電量最大化這一共同目標。

TÜV莱茵助力中国光伏电站运维标准化

王康認為營造電站運營生態鏈應至少具備三個特點:互聯、互通、互信。我們的產業鏈已經很好地解決了互聯和互通的問題,那麼如何解決互信的問題?實現互信,是產業鏈和產業生態鏈最根本的區別。這裡的互信,不僅僅指的是企業間的互信,也指的企業對產業政策,產業環境的信賴。要實現互信,至少應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政策要有延續性。第二建立健全光伏行業的標準體系。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應該怎樣做?做完之後如何評判?這都是標準應該明確回答的問題。第三充分發揮第三方的作用。健全了標準體系相當於立法,執法也需要有人來做,那就是公平、公正的第三方。

在運維成本的控制(技術和模式)及市場價格的分析的討論中,王康提到:降本增效,是每個行業都會持續討論的話題。降本增效是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每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越成熟的行業,越需要降本增效。但是降本增效還有一個孿生兄弟,叫保質保量。拋開保質保量,一切降本增效都是徒勞的。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如何保質保量?有沒有一個規則或者標準來評判光伏運維行業的降本增效呢?在國內,光伏電站運維的標準發展相對緩慢,但TÜV萊茵在2014年就出臺了光伏電站運維的評估標準。這個標準不僅凝結了TÜV萊茵35年光伏領域的經驗,TÜV萊茵還借鑑了與光伏電站運維相關的國際和行業標準內容。TÜV萊茵從通用管理要求、運行管理、維護管理、備品備件管理、安全管理、運維合同執行和當地要求7個維度對光伏電站運維公司進行評估,7個維度下設30個評估項,超過100個評估細項,對光伏電站運維公司進行最全面的評估。最終目的是把TÜV萊茵在光伏領域35年來的經驗和對標準的理解傳遞給光伏電站運維公司,讓光伏電站運維公司的運維工作標準化、規範化,確保光伏運維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幫助廣大光伏電站運維公司保質保量的完成降本增效。

德國萊茵光伏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