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元素」爲港珠澳大橋增輝

一橋跨三地!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在這項世界級超級工程中,不論是工程建造,還是材料設備,都有來自遼寧的元素:鞍鋼集團提供大橋主體工程橋樑鋼;中科院金屬所耐久性技術保障大橋120年耐久性;盤錦禹王助力大橋33個巨型管節水下沉放“滴水不漏”;東北大學新一代制鋼工藝……“遼寧元素”讓港珠澳大橋更加熠熠生輝。

鞍鋼17萬噸橋樑鋼擔當大橋“主心骨”

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是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的里程碑之作。作為此項目供貨量最大的鋼鐵企業,由鞍鋼提供的17萬噸橋樑鋼全部應用在大橋主體工程“,鞍鋼製造”又一次以優質產品支撐了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從2012年起,鞍鋼開始為港珠澳大橋供貨,3年內及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全部鋼板的供應。為保證橋體的安全係數,鞍鋼橋樑鋼產銷研團隊嚴把質量關,從原材料抓起,大力提高鋼板的衝擊韌性,同時採取全程跟蹤軋製的操作方式,保證鋼板板型的合格率。為確保合同高質高效執行,鞍鋼還組織精兵強將成立港珠澳大橋重點項目團隊,做好相關的服務、協調工作,保障項目用鋼供應順利進行。

今年以來,鞍鋼橋樑鋼獨家供貨瑞典斯魯森橋,首次打入瑞典市場;獨家供貨德國萊茵河大橋,讓“鞍鋼製造”穩步踏進德國橋樑鋼市場;獨家中標塔高328米的“亞洲第一高”的平塘特大橋合同……鞍鋼橋樑鋼如今已經成為鞍鋼的一張名片,助力“中國橋”在世界上橫貫江海。

中科院金屬所技術保障大橋120年耐久性

“我們完成了大橋基礎鋼管複合樁防護塗層工藝設計、陰極保護系統設計、原位腐蝕監測系統設計等,研製出用於大橋混凝土結構用的新一代高性能環氧塗層鋼筋,並參與大橋基礎的防腐塗裝施工,從而保障了港珠澳大橋基礎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中科院金屬所耐久性防護與工程化課題組負責人李京研究員介紹。

防腐塗層的破壞,主要源於打樁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泥砂碎石磨劃傷和泥下腐蝕因素的長期侵蝕、性能衰退等。針對特定的海泥環境,從大橋論證時起,課題組就開展了相關塗層的研發工作,先後從塗層的抗滲透性、耐陰極剝離性等關鍵性能指標著手,研製新型塗料,解決塗層的耐久性問題。

科研人員還採取鋼管內壁安裝保護設施監測探頭的方法,將探頭伴隨打樁深入近百米的海泥下實施原位監測,有效解決了在海泥下安裝探測設備難的問題。採用這種方式安裝探測設備,在全球海洋工程界尚屬首次。

港珠澳大橋基礎橋墩使用的混凝土,在抗滲性、抗蝕性、防止鋼筋鏽蝕和抵抗施工撞擊方面也都有更高的要求。對此,中科院金屬所科研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高性能塗層鋼筋技術,經專家鑑定,其技術性能超過現有國內外相關塗層鋼筋的技術指標,在同類產品中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盤錦禹王助力大橋創下世界之最

島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橋“核心工程”,也是世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管節水下沉放對接而成,每一節管節都堪比一艘航空母艦體量,要做到“滴水不漏”並非易事,堪稱前所未有的世界級難題。憑藉雄厚的技術實力,禹王防水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在與2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工程難度有多大?最深處達水下47米、全長6.7公里,基層含水量高達90%、施工空氣溼度70%。為此,禹王集團特別成立技術攻關小組,併成功研製出專用基面材料。為讓整個工程質量更加穩定,向業主單位提出產品應用的優化設計方案,為後續瀝青面鋪設節省空間。為確保島隧內部防水安全係數更高,他們改變傳統施工工法,採用技術人員倒置施工方式,降低人為對卷材的影響,同時增加火焰過火面積,使得黏合率實現100%,空鼓率為零,並且僅用3 個多月時間就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務。

東北大學新一代制鋼工藝“顯身手”

港珠澳大橋應用3萬噸以上基於新一代控軋控冷工藝的高性能綠色橋樑鋼,其工藝由東北大學王昭東教授帶領團隊研發完成,有效滿足了橋樑鋼高強度和高韌性的需求,促進了高性能橋樑鋼標準的升級換代。

今年年初,王昭東教授團隊研發的“熱軋板帶鋼新一代控軋控冷技術及應用”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依託這套工藝,東北大學自主研製出系列首臺套熱軋鋼材先進快速冷卻裝備與控制系統,這套裝備覆蓋了鞍鋼、首鋼等50%以上的大型鋼企,實現高品質節約型熱軋鋼材4000萬噸/年的生產規模,促進了我國鋼材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升級換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