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禮是對婚姻最莊重的承諾,有這樣一場婚禮,它穿越千年,在紅色蓋頭下,掀起了一場相濡以沫的情緣

。朱子·婚禮——一場極具中國特色的浪漫婚禮

10月17日,朱子誕辰888週年之際,大王峰下,九曲溪畔,第二屆武夷山"朱子婚禮"大典隆重舉行。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韓國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的海內外1000多名朱氏宗親參加,見證33對新人人生濃墨重彩的一頁,重現一場沿襲千年的人文經典婚禮儀式。這也標誌著朱子婚禮得以復活、重現,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33對新人嚴格遵循"朱子婚禮"中的納采禮、納幣禮、親迎禮及合巹禮四個經典環節。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循古禮,復傳統,新人們共同完成一場沿襲千年人文經典的婚禮儀式。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觀禮嘉賓與新人齊誦朱子家訓,充分感受"朱子婚禮"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底蘊。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本次大典還舉行了"朱子婚禮"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授牌儀式、"朱子婚禮"國家註冊商標揭牌儀式。

武夷山上演了一場“穿越千年”的婚禮

朱子婚禮,融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統"與現實,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力的傳承與弘揚。"朱子婚禮"是朱子《家禮》中的重要一禮,是朱子以中國傳統婚俗禮儀為基礎,結合崇安縣五夫里民間婚儀習俗,整理、編纂、規範而成的集大成之作,至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是南平市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彌足珍貴。近年來,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經過挖掘整理、改造纂編、推動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朱子婚禮"逐漸復活,從而走進民間,尤其受到青年人的尊崇。朱子婚禮已被南平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註冊"朱子婚禮"商標。

據介紹,本次"朱子婚禮"在大王、玉女的見證下舉行。以非遺項目授牌和"朱子婚禮"商標發佈為契機,旨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打響"朱子文化"品牌,推進文化與旅遊有機融合,進一步延伸武夷山婚慶文化旅遊產品,提升文化旅遊增長極,增強全民文化自信,強化青年一代的傳統人文感知,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朱子文化新標杆。

南平是理學宗師朱熹成長、成家、成才、成就之地,是朱子理學發祥地,在朱子文化保護建設中始終發揮著核心區作用。長期以來,南平市致力於加強朱子文化保護建設、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實施朱子文化保護、學術、傳播、教化、交流五大工程,恢復開講武夷書院講壇,成功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朱子文化節,建設朱子文化生態園;開展朱子文化遺存普查和提質提級保護;活化傳承朱子成人禮、朱子敬師禮、朱子祭祀禮、朱子婚禮;策劃推動"朱子之路"遊學活動等。武夷山市努力打造"中國朱子文化研學旅遊基地"。"朱子故里,理學搖籃"南平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和朱氏宗親尋根拜祖、旅遊觀光之地,每年都有大批臺灣同胞以及東南亞宗親僑胞的來訪交流。

據悉,本次活動由南平市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南平市婦女聯合會、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福建武夷旅遊集團、武夷山朱子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武夷山市朱子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武夷山市五夫鎮政府、武夷山市婦聯協辦。

本文源自閩北日報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