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我想報個班學吉他,你說好不好啊?

-挺好的,去學唄,主要是自己得練。

-畢竟花了錢,我會勤奮點啊,而且培訓班不是氛圍比較好麼。

-那就去吧!

-不過確實有點貴,我怕我堅持不下來。

-那就不報了唄,自學也是可以學會的。

-但是你說這次會不會我就能堅持下來呢?

-.........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我:???你特麼到底是不是找我商量,什麼都是你說了算……我怎麼知道你能不能堅持?我又不是你媽,我打不過你啊!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這樣的對話來來去去幾次之後,終於有一天,他決定去報班學吉他了!煞有其事的,天天在朋友圈打卡,還發小視頻給我看,“你看我今天彈的53231323比前天進步很多吧!”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後來漸漸地,沒看見他在朋友圈說去上課的事情了,也不給我發小視頻了,再後來,他再也不說他要學吉他了。

很多人明明很喜歡吉他,為什麼報了吉他班,還是學不會呢?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想,送我孩子去學琴,會不會太晚了呢?有想法的家長會事先到琴行去問老師:“老師,我家孩子都已經XX歲了,現在學琴不會晚吧?”不止家長,就連喜歡音樂的成年人想去學,都覺得年齡是個問題。

小編想說,只要你有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又有恆心、毅力,年齡什麼的,都不是問題。當然,一旦開始學琴,那就要堅持到底,若你堅持不了,那就不要學琴了。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想一想,有多少人是帶著三分鐘的熱情勁兒去學的吉他。小編對這個深有感受!小編曾經在大學的時候,就參加了學校的吉他社團,我記得一共有2-300個人進了吉他社團,那場面上個課都要分三個教室。可是時間越往後放,再來學習吉他的就寥寥無幾。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其實,我們學吉他,不是說只有成名了才能說成功,哪怕你最後沒有成名,只要你熱愛音樂,能在學音樂的過程中獲取快樂,收穫感動,這樣的有趣的人生就足夠了。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我們每個人在放棄的時候都有這種完美藉口,一如我當年為自己不學吉他而找的完美藉口,這個藉口甚至完美到不用耗費多少腦細胞,因為它是自然而然出現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看來,這並非用以警醒世人的名言警句,而是一種狀態。

初心是我們當初對吉他的熱愛之情,但如何不忘,才是重點。

其實是有兩個關鍵因素: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第一是目標

特別喜歡蔡正東老師的一句話:你學琴前,要想好自己想要達到什麼水平。是普通愛好者,還是業餘吉他手,或者專業樂手,或者是音樂家?

簡而言之,建立目標。相較於熱情,目標更重要。

沒人喜歡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大家也都自然而然地逃避自己不擅長的事。可不擅長到擅長都是有個過程的

把這個過程拆分成一個個的目標,設計出自己的進度條,會更容易向前進,更有成就感,你會更有把握到達終點。

為什麼報了吉他班,你還是沒學會吉他?

第二是環境

所謂環境其實很簡單,就一句話:你和誰玩?

圍棋手都明白一件事,只有和高手下棋方能增長棋藝,你和低手下,棋只會越下越臭。

同樣的,你彈琴應該儘可能去和比你厲害的人在一起玩(不僅是吉他,跟音樂相關的都可以)。

如果有人對你冷嘲熱諷的,那就拉黑他……哦不,證明給他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