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因爲你對孩子的愛,也許會讓你的孩子成爲「熊」孩子

有時候因為你對孩子的愛,也許會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在如今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家長想方設法、擠破頭皮也要將自己的孩子送進所謂的“高升學率”名校,學校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質量,也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品德素質的教育,在升學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品德課早就被其他應試科目取代。

如果不注重品德培養,就算孩子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也不一定能擁有真正優秀的人格,而人格上的高貴才是最珍貴的地方。然而現在許多家庭都過分關注孩子是否表現得好,卻忽略了品德上的教育,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在感情上的溺愛也許不會影響家長在學習成長上的高要求,但對孩子道德品質上的教育就會放鬆許多。長久下來,孩子們的品行就會出現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自私、不願意付出、容易傷害別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顯然是非常不正確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關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品格。

有時候因為你對孩子的愛,也許會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小編上次就有個小姐姐告訴我的一個故事就是關於“熊”孩子的。小姐姐下樓拿快遞,拿快遞的時候遇到了鄰居家的孩子。

孩子看到她就問她:“你拿的什麼東西啊?”

小姐姐:“我拿的是快遞啊”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個很詭異的事情,小孩子突然蹦出一句:“你犯賤嗎?”,小姐姐一臉懵逼的看著他,這個時候小姐姐還以為他是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還沒有責怪他,只是問他:“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這是誰教你的啊?”,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小孩子說:“我知道啊!我們學校老師教的”。小姐姐就很無奈了,只好對他說:“你把這句話回去對你爸爸媽媽說咯,看看他們是什麼反應咯。”

有時候因為你對孩子的愛,也許會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在對孩子的德行教育中,家庭、學校、社會分別承擔著不同的角色。任何人都可以影響你的孩子一生的德行,說髒話的家長,他的孩子就肯定會說髒話。自私的家長,他的孩子就一定會自私。

關於孩子的德行教育,首先,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孩子跟誰待得時間最長?當然是作為爸爸媽媽的你們!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真正要你去教他做什麼的時候,你還記得那些德行教育嗎?很多孩子就是因為家長對他們的溺愛,造成了今日的“熊”孩子。家庭教育重行為習慣養成,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由易到難、由細節到習慣循序漸進,行為習慣的要求需符合現代禮儀和社會公德的要求。

小孩子可以調皮嗎?當然可以,不調皮的孩子缺少了一種天性,這對他們的成長是不好的,但是你調皮不能達到“熊”的程度啊。用我們株洲話來說,就是不能“跳碩皮”,這樣就很“討嫌”。

有時候因為你對孩子的愛,也許會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個經典的故事,小孩子打翻了服務員端的菜,服務員應此對小孩子很生氣,這個時候家長出來了對服務員說:“哎呀,他就是個小孩子又不懂事你跟他叫什麼勁?”,說完還跟孩子說:“你看看,你不好好學習,你就要跟這個哥哥(姐姐)一樣在這裡做服務員”。這個故事雖然在我們生活中聽得多,但是我們生活中不管怎麼樣還是會有這樣的人,因為我們所有的知識德行都是從我們上一代的人學來的。“熊”孩子的背後一定會有他們的“熊”家長,為了不讓你的孩子成為“熊”孩子,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將自己的行為端正再去教孩子如何去做!

在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們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做什麼,還要注意自己在做什麼,才能做到真正的正確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