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周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

近年來,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逐步確立,通過大力解放思想、大手筆規劃、大範圍招才引智,未來崛起指日可待。

一直默默致力於學習、挖潛、提升、轉型的銅山區,也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作為徐州高質量大發展的中堅力量,銅山區的發展未來必定是龍頭。誇誇其談也好,吹牛皮也罷,個人觀點,不喜請噴。下面從幾個維度進行論證,並立此文為證。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一、得益“兩山”

銅山因微山湖東南部一座小島名曰銅山島而得名。銅山島因產銅而頗具盛名,自然資源天賦異稟,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煤、鐵、銅等21種。而銅山早已擺脫了對礦產資源的依賴,對山水生態資源的開發利用正風生水起。

柳泉鎮北村樓山島休閒度假區

如利國鎮根據舊村貌打造的西李村石頭部落,柳泉鎮利用漁家文化打造的北村樓山島休閒度假區,漢王鎮依託拔劍泉打造的生態頤養小鎮,呂梁山風景區挖掘呂梁洪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山湖開發已初具規模。

銅山的綠水青山正在變成金山銀山。

漢王鎮花田花海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二、勇做“領頭羊”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徐州專區撤銷,銅山縣隸屬徐州市,直至2010年銅山縣改為銅山區。期間銅山歷經多次區劃調整,版圖日漸縮小。徐州和銅山在地理位置上的關係,形如一個剝開的雞蛋,蛋黃是徐州,蛋白是銅山。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明白,為什麼徐州六院屬於銅山,那時銅山縣政府設在奎山,很多機關單位散佈在市區。幾經區劃調整,目前“蛋白”已經有了缺口,由原來的“o”型包圍城區變為現在的“c”型半包圍。銅山縣原轄40多個鄉鎮,180萬人口,現已被划走1/3的面積和人口、一半以上的經濟總量,曾因區劃被迫退出了全國百強縣。

潛龍勿用,或躍在淵。

銅山人沒有灰心喪氣,面對困境積極加速調整傳統產業、培育創新型經濟、實施農業提檔升級,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但重新擠進全國百強縣,而且綜合實力連年進位。《人民日報》在頭版顯要位置以“淮北領頭羊”為題予以報道。這一榮譽,銅山享用至今,領頭羊的擔子也一直扛在肩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2018年銅山區在全國含鄉鎮的市轄區中,列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29位、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28位、2018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38位、2018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51位、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51位,綜合實力、投資潛力、綠色發展水平、科技創新能力以及新型城鎮化質量在全省分列第11位、第6位、第12位、第15位、第12位。在“百強榜”上,銅山區繼續進位,保持江蘇省內領先,淮海經濟區領跑的強勁發展勢頭。

三、定位“主城區”

撤縣設區後,銅山積極對接徐州城區,通過一系列市、區重點工程,泉新路提升、中山路南延(大學路)、北京路打造、黃河路貫通、珠江路連接,銅山新區全面融入城區。目前,大學路上中國礦業大學、大學創業園、科技創新谷、銅山中專、礦大附中、大學路實驗學校等科教資源聚集,市立醫院、商業綜合體、高檔住宅區配套完備。北京路萬達、萬科、天賦廣場商圈人氣正旺。楚河、玉泉河、嬌山湖、無名山、鳳凰山、龍腰山等多處景觀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品味。圍繞“徐州南部主城區、第一商業副中心”建設目標,實施“四路兩河一湖一線”綜合開發,全面拉開城市框架,創新實施城區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城市功能,打造了“精緻、細膩、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銅山既有城市繁華,又不失寧靜,樂居、樂遊、樂業。

有許多新聞後的評論裡,都有市民呼籲:”銅山的發展不能只注重新區,鄉鎮的發展要跟上,特別是北區環境亟待改善”。別慌!銅山的發展正以全方位的姿態向前邁進。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轉型,北區發展正迎來新的機遇,資本的嗅覺往往先行一步,大型房企先後在茅村拿地,預示著北區的發展指日可待。同時漢王、柳新、大彭、劉集、棠張、三堡正接受著主城區的輻射帶動。

銅山發展的大龍骨已經框定,就等著添磚加瓦了。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四、聚焦“四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錢才能辦大事,錢從何來? 許多的市重點工程需要銅山配套,要拿錢,要拆遷安置,一拿就是幾個億十幾個億。多少納稅大戶像電力企業、央企、國企,佔地在銅山,環境治理、社會穩定扔給銅山,稅收卻不給銅山,在為全市發展付出犧牲、作出貢獻的同時,銅山還有自己這麼多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撤縣設區後,財政體制略有變化,上級資金要過一過市財政的手,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明白。除了有地可賣,銅山還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有稅可收。以前,銅山靠的是電力、鋼鐵、建材,這些納稅大戶隨著大氣汙染防控需要,逐步分類實施兼併或重組或搬遷或關停,這無疑是釜底抽薪,斷了財路。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但是,銅山早已看到這一天,未雨綢繆,實現了“兩手抓”,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四新”經濟。發展“四新”經濟,銅山有平臺、有政策、有人才。銅山擁有徐州國家高新區和銅山省級經開區一南一北兩大經濟發展陣地,一院兩谷(淮海創新研究院、科技創新谷、中國安全谷)孵化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4家、院士工作站7個。精準發力“電子信息、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和安全科技特色產業,積極培育ICT、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大健康、大文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放式、網絡化、集聚型的創新體系初步構建,產學研用不斷深化,產業體系更加完備,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加快徐州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徐州科技創新谷“一院一谷”重點平臺建設,成為徐州市產業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有產業支撐,是銅山大發展無可比擬的優勢所在。

寫在銅山撤縣設區八週年之際,潛龍在淵徐州崛起龍頭唯銅山是瞻!

五、破解“二元”

銅山撤縣設區,在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城鄉“二元化”結構長期存在,如何最大限度縮小城鄉差距,儘快實現從農村向城市、從農民向市民的轉變,近年來,銅山在投入上不惜代價,創新實施“六公六建” 城鄉補短板工程(城區公共廁所、公交首末站、公交站臺、公共自行車、公共停車場、公共道路和農村公共交通、改水、改廁、衛生服務站、小學校恢復、環境建設),有效解決群眾出行、上學、就醫甚至上廁所等方面難題, 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實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目標,打造綠色發展先導區、科技創新示範區、民生幸福共享區。

吹開雲霧,一個朝氣蓬勃的銅山正緩緩走來。

見龍在田,銅山的發展必將成為淮海經濟區的龍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