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

今年9月初,一則住建部向廣東、江蘇、湖北下發的文件,引發樓市重磅猜想。9月21日,廣東省擬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的傳聞,更是引發次日地產股的大幅下跌。廣東省房協隨後回應,傳聞內容只是就擬定內容進行內部討論,並沒有落實,但不少媒體仍認為

:房地產業“取消預售制”將是一種趨勢。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時隔不到20天,廣東深圳龍華金茂府項目全部封頂脫綠,對外亮相。作為深圳首個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項目,龍華金茂府的亮相意味著,率先將商品房預售制度引入內地的深圳,在預售制度改革方面也走邁出了第一步。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深圳龍華金茂府作為深圳乃至全國首個商品房銷售試點項目,引發市場對於“是否取消預售制”的再度熱議。不論各方觀點如何,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商品房預售制的取消,將帶來一場大範圍的深度洗盤。

為什麼要考慮取消房產預售制?

所謂的房產預售制,全程“商品房預售制度”,指的是開發商將在建中的房屋預先出售給購房人,由承購人預先支付定金或房款的行為,這種預售房就是市場上大量存在的期房。

廣東省房協9月發佈的通知指出,商品房預售制度至少存在五大風險:

1、一旦發生資金鍊斷裂將導致工程爛尾,損害購房人利益;

2、預售市場起步較晚、各地發展不平衡,使違法、違規銷售等亂象有機可乘;

3、以期房銷售為名實現現房銷售的實質,將經營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4、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釐清,易產生行政風險;

5、降低房地產行業門檻,大量社會資金湧入造成發展不平衡和低效競爭。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取消預售制,對房企影響幾何?

1994年《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出臺,意味著商品房預售制的正式實施。很快,這一房屋銷售方式被廣泛運用,至今已近25年。數據顯示,我國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預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達90%以上。

在預售制之下,開發商從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拿地,初期少量動工即可開啟預售,收到購房人交納的預售房款之後,歸還之前拿地的貸款,生意基本就做成了——可以說,這是個類似“空手套白狼”的買賣。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在樓市20年的黃金時代中,房價躥升,地產商毛利豐厚,再加上預售制這一銷售“利器”,不僅使得資金週轉率有保障,同時也大幅提高了資金槓桿,有1千萬本錢就能蓋10個億的樓盤,。所以我們會看到大多數房企的資產負債率都很高,但越高生意規模也越大,因為開發商的負債欠的是房子,而不是資金。

如果商品房預售制被取消,意味著地產商現行的商業模式完全失靈,拿地只能用自有資金,因為如果再貸款拿地,等項目完全建好,純靠出售回款,時間可能要拖上至少1~2年甚至更久,資金成本壓力太大,資金週轉率大幅下降,經營成本大增,利潤也會大幅縮水,甚至虧錢。

起家於深圳的地產龍頭萬科,今年以來對外口風一直是看淡地產行業的未來,並喊出了“轉型、活下去”的口號,似乎是對預售制的取消早有預期。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對於購房人而言,取消預售制有利有弊

取消商品房預售,可以說是行業“去槓桿”的一記重拳。一旦實施,配合樓市調控基調,開發商不會輕易拿地,更不會輕易捂盤惜售,而是會以銷售為首要策略,加快回款速度,因為資金永遠是房企的命門。

在這種情況下,購房者很難再遭遇捂盤漲價的困擾,不必擔心樓盤坐地起價。甚至開發商在資金壓力之下,在一些特殊時點,比如金九銀十或者年底階段進行打折促銷。這樣一來,購房人不僅可以直接買到現成的房子,免去期房的各種不確定性,同時也可能享受更大的優惠,降低購房成本。

同時,由於是現房銷售,購房人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房屋的真實情況,並對小區綠化、配套及整個樓盤的品質有更加直觀的認識。而在目前的預售制之下,開發商容易做出虛假承諾,未來消費者交房時一旦發現與當初承諾不符,往往很難維權。

但另一方面,如果房企利潤降低,甚至經營困難,蓋房動力就會降低,影響中長期樓盤的增量;如果一些地區很快取消預售制,也可能造成短期內樓盤銷售的真空。這樣一來,我們購房的難度又會提升。

全國首個“現房銷售試點”亮相深圳,未來買房會出現哪些變化?

取消預售制不僅會衝擊房地產行業,對於經濟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預計監管將不會“一刀切”,而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態度,逐步降低預售制所帶來的高槓杆效應,並以時間表為基準,分階段實施。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來看,現售製成為售房主流模式,應該是比較確定性的事情,這對廣大購房人來說,應該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