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研人員發現生物礁早期演化新線索

中新網南京10月24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4日發佈一項研究成果:該所與馬來西亞、德國科研人員通過對馬來半島北部下奧陶統微生物巖的研究,為生物礁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線索。

中外科研人员发现生物礁早期演化新线索

與微生物巖同層位圍巖產出的牙形石。南古所 供圖

相關成果已在國際古生物學期刊《Palaeoworld》在線發表。

馬來半島與泰國西部、緬甸東部和蘇門答臘島等地,在寒武-奧陶紀同屬於滇緬馬地體,海相地層廣泛發育。與其他地區相比,該地區的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研究比較薄弱。

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李啟劍博士與馬來亞大學Masatoshi Sone博士和德國埃爾朗根大學Oliver Lehnert教授等對馬來半島北部玻璃市附近下奧陶統微生物巖的生物地層學和沉積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發現,有超過30米厚的疊層石礁在加央以北9公里的採石場中出露,風化良好,單個疊層石柱體高可達1米,疊層石柱體之間填充有“迷宮狀”微生物巖。對該微生物巖進行了拋光面和薄片觀察,發現其中含有原地保存的石海綿和瓶筐石。同時,牙形石的生物地層學研究顯示該微生物巖的時代為早奧陶世弗洛階。

科研人員表示,微生物作為最古老的造礁生物,在奧陶紀的淺海逐漸被後生動物所代替。特別是在潮下帶環境,珊瑚、層孔海綿和苔蘚蟲等在中奧陶世成為最具代表性的造礁生物。

中外科研人员发现生物礁早期演化新线索

玻璃市附近下奧陶統微生物巖的露頭概況。南古所 供圖

而作為這一關鍵性轉折的早奧陶世,微生物巖仍然存在,各類造礁海綿也在此時繁榮發展,達到了自寒武紀早期古杯礁滅絕以後的一個高潮。

科研人員認為,與華南相比,馬來西亞奧陶紀的微生物巖更為發育,而海綿等底棲動物則相對較少,表明後生動物礁替代微生物礁的過程,可能存在地區和時間上的較大差異。該研究為生物礁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

本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國際交流項目的共同資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