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酒,你真的會嗎?

身在無酒不成席的中國,什麼事都離不開酒,逢年過節喝、朋友聚會喝、交際應酬喝、開心喜事喝、不順難過喝......“酒文化”也是我們國家的一種地道文化特色。大家都知道,過量飲酒容易傷肝,但又不能不喝,怎麼辦?酒前、酒後食用可快速解酒的食物,不僅能夠快速解酒,緩解醉酒症狀,還能達到保護肝臟的效果,那麼,什麼東西解酒效果最好呢?

解酒,你真的會嗎?

一、解酒的常見食物有哪些

解酒,你真的會嗎?

蜂蜜: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症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喝完酒後,回家泡上一杯蜂蜜水,能夠很好的緩和白酒帶來的頭痛症狀,不至於影響第二天的精氣神。

香蕉:飲酒過量之後,身體細胞極度缺水,小便更多,血鉀水平降低,進而容易導致肌肉乏力、血壓升高等現象。這時吃1~3根香蕉可以補充鉀,增加血糖濃度,降低酒精在血液中的比例。

白蘿蔔:白蘿蔔中澱粉酶的含量很高,能夠幫助消化,防止燒心和加快乙醛的排洩。白蘿蔔中所含的維生素C,也可以提高肝臟的功能,促進乙醛的分解。此外,白蘿蔔中含有91.7%的水分,這些水分可以稀釋酒精的濃度,避免宿醉情況的發生。

葡萄:葡萄中含有豐富的酒石酸,能與酒中的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類物質,達到解酒目的。如果在飲酒前吃,還能預防醉酒。

番茄汁:飲酒之後,肝臟負責分解酒精以保持血糖穩定。血糖是大腦的主要能源,血糖過低容易導致疲倦、乏力、情緒低落。此時喝一杯番茄汁可補充糖分,減輕醉酒後頭痛等不適感,番茄汁中的番茄紅素還具有抗炎屬性。

檸檬水:檸檬水可以解酒,得益於其中含有的有機酸。諸如檸檬、橘子、橙子這類柑橘類水果中都含有有機酸,而酒中的成分有乙醇,有機酸能與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類物質。從而達到解酒目的。

與此同時,解酒的誤區也是必須要了解的,這樣才能更加科學的、正確的解酒。

二、解酒的必知誤區

解酒,你真的會嗎?

避免飲酒過程中摻兌。酒中的碳酸化作用會加速酒精的吸收,如果在飲用啤酒後再攝入烈性酒會非常危險。飲酒者為使酒的口感好,並希望把酒精濃度降下去,勾兌飲品會加快酒精的吸收,加重噁心嘔吐等症狀。罐裝果汁中的氣體加快人體對酒精的吸收,不解酒反而更容易醉酒。

濃茶不能解酒。濃茶和酒兩者合在一起會大大加重心臟的負荷,可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因此心臟有疾患者切忌用濃茶解酒。酒精被吸收後,90%以上被肝臟的乙醇脫氫酶氧化為乙醛,再被乙醛脫氫酶氧化為乙酸,最後被腎臟排出。此過程一般需4~6小時。飲酒後飲茶,可促使尚未氧化的乙醛過早進入腎臟,而乙醛對腎臟有損害作用。

酸奶不適合解酒。酒後喝酸奶會加重胃腸刺激引致腹瀉的可能。醉酒者可飲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緩解酒精吸收保護胃粘膜。酒前半小時也可提前服用牛奶或酸奶在胃壁形成保護膜。

汽水解酒。汽水對人的胃腸有損害,會刺激胃黏膜,減少胃酸分泌,影響消化酶產生,甚至會導致急性胃腸炎、胃痙攣。患有腸胃病的人,在醉酒後大量喝汽水,可能會造成胃和十二指腸大出血。血壓不正常的人,酒後喝汽水,可導致血壓迅速上升。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難免是要遇到一些酒局,不管是自己情願喝酒還是不情願,都有喝醉、喝大、喝翻的時候,當我們醉酒後如何有效快速的恢復自身的機能才是最重要的,力求於不要影響到我們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掌握科學有效的一些解酒方法能夠很好的應對,但是酒精在人的身體裡至少要五個小時才能被分解,每個人的身體機能不盡相同,在解酒的時間和效果上也大同小異,跟我們自身的身體素質緊密相關。市場上哪些賣的解酒藥也不能全盤相信,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自己喝的爛醉,最後用勁酒的一句廣告語告誡大家“喝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解酒,你真的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