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戈壁崛起一座城

金昌:戈壁崛起一座城

金昌:戈壁崛起一座城

10月12日,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動“太空C計劃”在金昌啟動。

金昌:戈壁崛起一座城

金昌紫金苑景區。

1981年,緣礦建企、因企設市,一座新興的資源型工業城市——金昌,在巍巍龍首山下的茫茫戈壁誕生。

伴隨改革開放的腳步,38年來,一代代金昌人發揚“艱苦奮鬥、和諧進取”的城市精神,以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豪邁氣魄大膽開拓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使年輕的城市快速成長崛起,成為祖國西部的一顆璀璨明珠。

因企設市創新業 戈壁建起一座城

1958年,在河西走廊東部一個叫金川的小鎮,甘肅省地質局祁連山地質隊在其間的龍首山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孔雀石,由此探得儲量位列全球第三的大型鎳礦,祖國鎳都“金娃娃”的故事由此開啟。

鎳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被稱為“工業維生素”。

在金川鎳礦被發現之前,中國一直被國際社會視為“貧鎳國”,一些國家乘機對我國實行“鎳封鎖”,以此制約我國現代工業的發展。

金川鎳礦的發現,使中國甩掉了“貧鎳國”的帽子,為我國現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0年,金川鎳礦基礎設施工程全面鋪開。頂風沙、冒嚴寒、忍飢餓,背冰化雪、風餐露宿……老一輩開拓者在無水、無電、無路的荒蕪戈壁灘上紮下帳篷,在自然條件惡劣、物質極度匱乏的困難中戰天鬥地,書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創業傳奇。

在當年8月30日,冶金部決定,成立甘肅有色金屬公司,後改名為“金川公司”。

1978年以後,金川公司進入科技助推、快速發展的新階段,突破了一系列生產建設的難題,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發展步入快車道。

1981年2月,為了適應金川鎳基地不斷髮展的需求,經國務院批准,設立金昌市。

以工業立市。建市後,金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著力培育壯大支柱優勢產業,以工業經濟的騰飛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金昌把實現從資源型經濟向科技型、節約型環保綠色經濟轉軌作為事關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緊緊抓住資源盛產期和經濟增長的興盛期,以新材料為切入點,加快培育接續替代產業。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金昌已形成了有色金屬、無機化工、能源、建材等優勢支柱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先後被確定為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全國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首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等。

遭遇危機探新途 轉型發展譜新篇

2013年,由於國際市場鎳價大幅下跌,導致金昌市主要經濟指標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業界人士認為,這既是外部經濟大環境所迫,也是金昌自身發展長期矛盾的集中顯現。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工礦城市,金昌建市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體系。在金昌市三次產業增加值所佔GDP的比重當中,第二產業比重一度達到70%至80%,第三產業則明顯薄弱,產業結構的單一性成為嚴重製約全市經濟發展的“瓶頸”。

同時,和其他許多資源型城市一樣,礦藏越挖越少,如何避免“礦竭城衰”的悲劇發生,成為金昌人不得不面對的嚴峻考驗。

金昌市順時應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尋求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從關停一批“殭屍生產線”著手,大力支持工業企業依靠科技創新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大資源的循環開發和利用,加緊研發高端新產品,“金鎰康”精品鑄鐵鍋等一批中高端終端產品暢銷市場,使金鐵集團等經營困難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重現生機與活力。

在改造提升老產業的同時,金昌積極探索發展新產業。

金昌歷史悠久,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包括新石器時代的鴛鴦池、二壩遺址,西漢的鸞鳥、番禾古城遺址,漢、明的長城等古蹟200餘處。

同時,這裡自然風光多樣,從南到北150公里的區域內,匯聚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平原草甸、戈壁綠洲、沙漠湖泊等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

審時度勢,立足優勢,創新發展。

在黨的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2014年始,在生態、文化、經濟的交集中,金昌市積極探索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以花卉產業為突破口,開啟了金昌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實踐新徵程。

“從無到有、有中生新。”近5年來,金昌相繼建成紫金苑、植物園、玫瑰谷、龍首湖、牽手林、百菊苑、聞香苑、沙雕園、沙棗胡楊觀賞林、花文化博覽館等一批高品位精品生態園林景觀項目,形成了西部罕見的田園花海。

以花為“媒”,金昌大力發展花卉觀賞、婚慶度假、休閒養生、現代農業等旅遊產業,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長。

在以花卉產業為主的生態旅遊業的強力帶動下,金昌市產業結構比例更趨合理,三次產業比例由2013年的6.3∶72.7∶21調整為2017年的10.1∶50.2∶39.7,第三產業比重提高近19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

滿城花開,生態改善,不僅使“祖國鎳都”新添了“紫金花城”“東方普羅旺斯”“浪漫之都”等諸多美稱,而且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諸多榮譽,進入全國宜居城市百強行列。

風帆勁舉需助力 破浪前行正當時

10月12日,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動“太空C計劃”在金昌盛大啟動,我省唯一的火星模擬生存基地也首次公開亮相,並將在金昌啟動建設全國獨一無二的太空小鎮,努力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叫響太空旅遊新名片。本次活動吸引國內30多家知名媒體關注報道,社會反響強烈,為推動金昌市經濟高質量綠色轉型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繼續發揚‘艱苦奮鬥、和諧進取’的城市精神,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在新時代走在最前列、在新徵程勇當排頭兵,力爭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綠色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金昌市委主要負責人說。

風帆勁舉,金昌人意氣風發,勠力同心再創新輝煌。

金昌市委八屆六次全體會議提出:“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地企融合、城鄉融合、產業融合,加快推動綠色發展崛起,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金昌各項工作新局面。”

思路明確,金昌開始落子佈局,以更積極的姿態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實施工業強市和鄉村振興戰略,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強化項目建設和龍頭企業培育,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著力破解發展瓶頸制約,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創新體制機制,紮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落實;

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強前瞻性研究和項目儲備,力爭在向西開放的黃金通道及中新南向通道建設中有所作為;

在搶佔“一帶一路”建設通道、文化、技術、信息四個“制高點”上用好金昌元素、體現金昌特色,主動對接絲綢之路信息港,推動有關企業參與區域信息彙集和大數據服務輸出;

……

藍圖繪定,任務明確,就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堅持把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體系,金昌市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放管服”改革、農村“三變”改革、社會管理體制機制等各項改革,統籌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金融支持創新、開發區建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工作,以改革、創新、人才、項目等要素為支撐,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速形成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及對外開放的新引擎。

以奮力趕超的精神狀態去拼,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去闖,以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去幹,努力創造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新時代、新起點,沐浴黨的十九大的春風,聚力高質量發展的金昌人正在以開拓創新、奮勇拼搏的雄渾之力,譜寫改革、開放、發展的新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