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上次說到2008年在中山古鎮擺地攤,這一年對小編來說也算是振奮人心,賺了第一桶金。

當然,只是小桶而已。

但是到了2009年,受到了同行的強烈衝擊,生意一落千丈,那時候我在工業區主要賣錢包、皮帶、包包,什麼的。

那時候還沒買車,是月租的固定攤位,每月1200元租金,本想好好幹兩年,但是並非如我所願。

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突然有一天,市場來了幾個蒙古人賣皮具,他們打扮很誇張,戴著蒙古帽,什麼蒙古刀,牛骨擺件,馬奶酒壺全部擺上,也顯很有民族特色,放著地域色彩很濃的歌曲,給人感覺就是產品很新穎,也感覺質量很好的,一來生意就爆場,人也圍的一大群。

擺地攤就是這樣,看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買,就怕連看的人都沒有。

不過小編這一晚生意也夠悲催的,一晚沒開張,打破歷史記錄了,銷量直接跌到零。

既然沒生意,那我就去觀摩一下他們的生意,為什麼這麼好,可以借鑑一下,學點經驗。

可是讓我吃驚的是……

他們竟然不是蒙古人,而是我們湖北老鄉,說話都是一樣,當時就蒙圈了!

這樣也可以?

那不是裝少數民族,套大眾的好感與信任嗎?

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短短三個小時,他們就賣了三千多,真的是羨煞旁人。

不過現在競爭大,如果想生意好,我想加點旁門左道也是有必要,像我們擺的太常規,沒什麼新鮮感,也打造不出有購買慾的氛圍。

其實產品質量差不多,但是生意模式還是不一樣,對他們這種“殺馬特”模式,我是望而生畏。

過了幾天,來了一車更誇張了,他們也是賣錢包皮帶包包,不僅敲鑼打鼓,還帶個女孩鶯歌燕舞,火爆成度跟開演唱會似的。

滿滿一車貨賣的精光,空車回去的,真是套路效益限制我的想象。

至於賣了多少錢,我不敢想。

這次我算是開了眼界了!

他們來也就賣個兩天走了,害的我一個月沒生意,每天20塊都掙不了,不過總是自己給自己打氣,過幾天就會好的。

好不容易熬過一個月,生意有所回暖,營業額每天利潤也有了百來塊。

誰知道剛好一點,他們又來賣了。

真是心涼半截,這生意做不成了,這個工業區市場被人侵略了,我們裝備硬件不行,幹不過人家,只能另謀出路了!

這次失敗收場也是深刻慘痛教訓,擺地攤不改變模式,那就是優勝劣汰的結局。

市場太殘酷了!

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還好我當初賺了一點錢,不至於賠錢一敗途地,沒辦法,我只能停了下來,想想如何應對,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再三思索,我生意失敗主要原因是沒車,機動性太差,如果有車可以隨時換個幾十公里市場,就可以躲開這些同行實力派的圍剿,不能跑只能坐以待斃。

真如人家所說,做生意就如打仗,看誰貨多,看誰有特色,看誰機動性強。

幹不過就跑,乾的過的下次人家也不敢來。

我思慮幾天,想想還是決定買個車,當時就花了5萬多買了個五菱之光,也跟別人合租了幾個市場,但是投資還是有效果的。

當時一天也能賺個兩百多塊這樣子,不值於一無所獲。

看來我又絕境逢生了,真是讓人悲喜交加。

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但是做生意選對位子與產品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工業區賣與市區賣,產品對消費群體針對性很大講究,沒選對產品,生意也就沒得出路。

如果是早市就是婦女多,如果夜市就是中年男人多。

如果把男人產品拿早市去賣,可以說開張都難,相反亦如此。

所以新人不要麻木嘗試擺攤,一定多請教行業資深,可以說100人擺攤,能賺到錢就那麼幾個人,但是不知你在不在那幾個人裡面。

有一次跟同行朋友跑佛山擺攤,這次擺攤徹底顛覆了我的思維,想不到有如此大的收益,從此也堅定了擺攤的信心,我連工作也辭了,專職擺攤了。

後來形勢所逼,也遷居廣州佛山了,一門心思擺攤。

不過我也幸慶當初選擇沒後悔,也開創了我擺攤生涯新局面。

尤其是廣佛市場,簡直不可思議,還有地攤界的監督與秩序,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攤費標準。

也有龐大的信息交流,這無疑給新手提供良好的創業平臺。

廣東擺攤有挑戰,幾次差點搞破產

到底遇到什麼樣擺攤機遇,我想下次有空再交流,可以看我下章“輝煌崛起”,大家有什麼擺攤經歷也可以互相分享,有疑問也可以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