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近年來,有些地方和部門在對黨員隊伍和黨的幹部隊伍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問題,導致不良傾向得不到及時糾正,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小事情釀成大事件,損害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常言道,“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經常的教育提醒是最好的防微杜漸。對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才能防患於未然。

——2012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央黨校二〇一二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出處

這是一句俗語。

原文: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釋義

小的錯誤不改正,等到鑄成大錯就要吃苦頭了,即人們常說的防微杜漸。

啟悟

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領導幹部都應慎獨慎微,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於學習、境界升於自省、名節源於修養、腐敗止於正氣的道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由始至終、由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作為黨員幹部如不注重小事小節,不嚴格約束自己,則作風鬆動、理想信念出現偏差,對誘惑之“微”不嚴防,對蛻變之“漸”不嚴杜,最終必然釀成大錯。廣大黨員幹部只有時刻重視小事情、警惕小問題,用鮮明的態度駐牢防線、守住底線、不越紅線,自覺地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對身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做到立根固本,增強防腐拒變的免疫力,才能收到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效果,成為人民群眾的好公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