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爲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俞大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他可以一個名人,當然,他最出名的還是他那一身臻至化境的劍法,當初去少林寺踢館的時候這些少林武僧也說道:“甘願受教。”而且他還喜歡讀易經,他讀這本書跟很多人讀出來的東西不一樣,因為他讀出來的是兵法,而不是去街上幫別人算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才,他的人生前面四十年可以說都是過得“百思不得其解”。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俞大猷可以說是一個江湖大俠,既然是大俠,那就肯定會做一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類的事情,俞大猷也不例外,他是一個比較喜歡管閒事的人,估計在那個時候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就連那些從日本千里迢迢過來中國搶劫的一些日本武士被他打得落花流水,借用宮本武藏的一句話:“太無敵而找不到對手,也是一種無敵的憂傷。”俞大猷在這樣的憂傷之下,別人無論是單挑還是群毆都打不過他,沒事幹那就肯定要找事幹,於是他開始了漫長的自薦之路。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俞大猷很年輕的時候就考上了武舉人,武舉人在當時是非常難考的,說是武,但是必須要文武雙全,因為武舉人的最後一項測試就是“策論”。通俗來說就是寫出邊境的對策,別人都寫不出來,但是俞大猷卻能夠輕鬆搞定,後來他的運氣很不好,被派過去駐守金門。金門這個地方並不是什麼軍事重鎮,俞大猷要是一直在這裡估計都可以開始養老了,但是俞大猷吧不想這樣,想要鬧出點名堂,那就必須要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厲害。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在嘉靖年間,海盜橫行,在沿海地區的海盜可以說是一支魚龍混雜的多國部隊,不僅是日本人,還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還有中國的漁民,他們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發財)在這裡奮鬥,危害非常之大,於是俞大猷給中央上書,提出自己願意帶兵去打擊海盜,結果海盜沒有打擊到,自己反而被打了一頓屁股,得到的回覆是:“你這個屁大點的官,憑什麼上書到這裡?”俞大猷鬱悶了,憑什麼小官就不能上書。雖然他捱打了,但是卻還是我行我素,也許這就是大俠的風格吧。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他的第二次上書就是安南之亂,兵部尚書毛伯溫準備自己帶兵出戰,按說這件事和俞大猷是沒什麼關係的,但是俞大猷又上書了,說自己願意帶兵去平定安南,安南這個地方真是一個讓明朝不得安寧的地方,總是叛亂,毛伯溫看到了他的請求,誇獎了他,但是卻依舊不用他,也沒說出什麼原因,這下俞大猷又鬱悶了,為什麼誇獎我又不用我?想不明白。不過沒關係,機會總是有的,很快,俞大猷等到了第三次機會。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嘉靖二十一年,俺答來了,這位仁兄可以說是當時明朝最大的威脅,於是嘉靖下令在全國地區選拔作戰人才,俞大猷也報名了,毛伯溫又看到了俞大猷的一腔熱血,於是把他推薦到了宣大總督翟鵬那裡,宣達總督的官是很大的,在當時,邊防軍區的總督只有兩個(另一個是薊遼總督),毛尚書推薦了俞大猷給這麼一個人,按理說前途應該是閃閃發光的,但是俞大猷又想錯了。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翟鵬看了毛尚書的推薦信,覺得他是一個靠關係被推薦上來的關係戶,但是不見又不太好意思,於是決定見一下俞大猷,結果俞大猷在大堂之上辯論的時候講得頭頭是道,翟鵬都不得不佩服他,而且還親賜在座位上下來給俞大猷行禮。要知道當時的武官雖說是管理軍事的,但是卻是由文官擔任,無論在那個朝代,文官的地位都是比武官高的,除了開國的時候需要這麼多的武將去打仗,哪裡還需要他們呢?所以翟鵬的這個舉動在當時也是爆炸性新聞。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按理說做到這個地步,俞大猷也該出頭了,翟鵬很欣賞他,但是(為啥這個詞總是出現在俞大猷的人生裡)就是不用他,這就讓俞大猷抓破腦袋都想不出來這是為什麼(我也想不出來),不過只要是人才總是會發光的,後來毛伯溫終於提拔了他,把他送去福建打海盜,俞大猷這才算是出頭了,雖說前面的經歷讓人哭笑不得,但是一代名將終於開始發威了。

俞大猷能力如此之強,為何三次毛遂自薦都得不到重用?

俞大猷的前面四十年都是“但是”中度過,但是這依舊無法掩蓋他後來的功績以及那一身過人的劍法,他帶領的俞家軍和戚繼光帶領的戚家軍都是沿海地區海盜的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