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最近几天,一则“400名大学生集体不还贷”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小编梳理了一下报道的新闻,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①某金融投资公司推出了一款贷款产品,承诺大学生可以用这笔贷款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②公司会把手机先给大学生,只要大学生在指定的兼职app做够一定时间的兼职,分期还清贷款,手机就是学生本人的;

③有些大学生觉得这个产品不错,签了贷款合同,结果没想到在之后做兼职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发现兼职app上的兼职数量少的可怜,刚开始要和别人抢,到后面就干脆没有了,这个时候,他们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当他们看到高昂的逾期费后,果断建群集合在了一起,拒不还钱;

④于是贷款公司把他们告到了法庭上,当然在过程中,这家公司熟练的使用了各种催收手段,看来也不是新手了;

⑤法庭方面,法官建议大学生们还款,毕竟如果这家公司胜诉的话,这些大学生有可能上“老赖”的名单,对个人信誉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⑥最后只有三个大学生还了,因为他们的父母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这三个学生的工作。

这件事情小编还没有看到后续的报道,但值得反思的一点是,为什么“套路贷”现在总和大学生联系到一起呢?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如此多的新闻报道,无一不在把矛头指向套路贷和大学生,在小编看来,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整个社会全力营造的努力消费主义氛围。

京东的“618”和白条,淘宝的“双十一”和花呗,前者为消费提供环境,后者为消费提供资本。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再加上成批量公众号对大众消费观的指引,给人一种强烈的“你不消费,你就是不合群”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周围的同学都在“买买买”的情况下,你想不买真的很难,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恐怖的,你连抵抗的机会都没有。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第二是大学生“人傻、钱多、欲望大、好收拾”的特点。

“人傻”:说的是大学生比较单纯,毕竟前十八九年一直在读书。在贷款的时候,很多人连合同都看不懂,更不要说算清楚利息了;

“钱多”:这里说的不是大学生钱多,而是大学生的父母钱多,这也是很多套路贷敢贷给大学生贷款的重要原因;

“套路贷”凭什么老盯着大学生,还不是因为大学生傻!

“欲望大”: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电脑、名牌鞋、衣服、包包……没有什么是不想要的,没钱怎么办,贷款呗;

“好收拾”:不还钱的时候,收拾大学生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几个电话,闹得全班同学,辅导员,父母全都知道,你怕不怕。

虽说有大学这座“象牙塔”保护,但是大学生本身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打击,所以才让不良分子一抓一个准,人家不套路你套路谁。这件事靠学校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提高自身防骗意识解决问题是非常慢的,靠父母和孩子在大学多沟通这个办法也因为我们“特色化”的亲子关系,可以说是没用的。

关键还是靠大学生自己,在大学毕业前不要轻易贷款,即便是有贷款需求,也应该和父母一起决定要不要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