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泰山封禅,此帝王也到泰山封禅,从此无人敢封禅!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泰山封禅这项大典,是历代统治者都想达到的一个目标。说白了,就跟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差不多,是彰显自己成绩,向天地报告自己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的活动,同时表示愿意接受天命治理人世,可谓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但泰山封禅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既然是目标,就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统治者若想泰山封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改朝换代,国家统一;2、处于太平盛世,国富民强;3、天降祥瑞之像。

秦皇汉武泰山封禅,此帝王也到泰山封禅,从此无人敢封禅!

正所谓不想泰山封禅的君主不是好君主,这样大的盛典宋真宗自然也想要,只是他有这个资格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如我们来对比一下在他之前获得泰山封禅之荣的君王: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前两位,秦皇汉武可谓是开天辟地,自不必说;高宗时期唐代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唐玄宗知人善任,赏罚分明,办事干练果断,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秦皇汉武泰山封禅,此帝王也到泰山封禅,从此无人敢封禅!

那么一心想要泰山封禅的宋真宗,政绩如何呢?宋真宗算是一位比较仁德的皇帝,坚持以仁政治理国家,减少了赋税和百姓的负担,让其休养生息,使得宋朝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他的仁德不光用在了自己的百姓身上,还用在了敌寇身上。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秦皇汉武泰山封禅,此帝王也到泰山封禅,从此无人敢封禅!

这种打了仗还要拿钱平息事端,实在算不上漂亮的战役,想要凭借这场仗达到泰山封禅,宋真宗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王钦就看破了这一点,向真宗提议说:“天瑞虽非人力所为,但只要皇上深信而崇奉,以明示天下,则与天降祥瑞无异。”当然真宗为了彰显自己的谦逊,几次推辞“群臣激昂”、“万民请愿”般的提议和“黄河自清”、“降下天书”这类吉兆,最后还是如大姑娘出嫁般扭扭捏捏、心满意足的封禅了。

尴尬的是,宋真宗可以对自己的过失视而不见,而后世却不能。由于这种奇葩行为,不光真宗自己被后人嘲笑指点,更拉低了到“天下第一山”封禅的“档次”,后来的君王都羞于与之为伍。因此后世君王都只是偶尔派人来此祭奠,而并没有人来此封禅了。宋真宗也就“光荣”成为了最后一个来泰山封禅的君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