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考研必備」中國人物畫總結

人物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三大科(另兩種為山水畫和花鳥畫)中出現最早的一科,是中國繪畫藝術獨立和走向成熟的標誌。人物畫內容多樣、題材廣泛,分為歷史畫、風俗畫、 肖像畫、仕女畫等。畫法上有工筆設色、白描減筆、潑墨寫 意等。顧愷之、閻立本、吳道子、李公麟、唐寅、仇英、陳 洪綬等歷代大師都在這一領域留下了各擅勝場、獨步古今的 名家勝蹟,反映了各個時代的社會面貌、風俗人情。人物畫是中國畫裡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因而它除了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之外,還具有其他畫科難以比擬的史學價值和社會學文獻價值。為使廣大繪畫愛好者與美術工作者能夠系統、全面地瞭解不同時期的畫家在各自領域中的藝術成就。

人物畫 起源賞析

中國人物畫的起源,足在一個並不凡有獨立 意義的繪畫題材基礎上展開的。那些散見於原始 時代繪製彩陶上的紋飾和雕刻於崖壁上的界畫,嚴格來說還不是繪畫,更不是後世所表述的 人物畫,而僅僅足一件表現人物的美術作品。舞 蹈彩陶紋通常被作為中國最早的人物畫,它確實 表現了人的活動,反映了美術作品中對人的關注。

由於“存形莫罄於畫”的特質,人物畫“成 教化,助人淪”的功用很快被髮掘出並披社會廣 泛接受,人物畫也因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現存的楚國帛畫不僅反映了當時圖畫聖賢的風 俗,也證明了當時人物畫的傑出成就。漢代時, 更凡系統化的繪畫活動被廣泛地用於社會統治之 中。現存於漢代墓室中的幫畫表明人物畫的表現 領域在當時已擴展到記錄社會生活方面。

魏晉南北朝人物畫賞析經歷了漢代之後,隨著社會對藝術審美 的愈加關注,人物畫也隨之進人歷史的轉型 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畫脫離了前期的 稚拙風格,開始講究繪畫的技法,“形神”、 “氣韻”、“骨法”等審美概念是對這一時期人物畫成就的概括,同時還出現了許多為後世 稱道的大師。曹不興作巨幅畫像,心敏手運, 須臾即成,“亡遺尺度”;戴逵圖聖賢人物,情 韻連綿,風趣巧拔,百工所範;顧愷之寫女 史洛神,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神妙無方;陸 探微畫肖像,窮理盡性,秀骨清象,骨法用筆;張僧繇作風俗畫,師模宏遠,骨氣奇偉, 凹凸立體。

這一時期代表作品主要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另外,一些模印磚 畫和石窟壁畫等,也都表明了魏晉南北朝時 期的人物畫在繪畫技法方面的卓越成就。

人物畫 編年史

在中國繪畫領域,人物畫的歷史較悠久。在封建社會,由於封建統治階級把繪畫作為政治宣傳、教育工具,起著"成教化,助人倫"的作用,所以,在繪畫領域裡,人物畫首先得到發展,繪畫技藝迅速地成熟起來。我國現存最早古老的人物畫是兩幅戰國時代的帛畫,一為《人物龍鳳圖》;另一為《人物御龍圖》,兩圖均呈立軸式,用單線描,設色平塗的表現方法。

漢代人物畫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無論是畫像石、畫像磚還是壁畫、帛畫等,幾乎都是以人物為主要題材。魏晉南北朝是人物畫的發達成熟期,東晉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對人物畫已開始追求神形兼備的藝術境界。

在傳世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卷,《烈女仁智圖》卷和宋摹晉代顧悒之《洛神賦圖》捲上,都可發現這一時期人物畫追求形神兼備的特點。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因此人物畫也空前繁榮興旺。宗教畫、仕女畫、歷史畫、社會生活畫〈或曰風俗畫)都有大量傑作產生。傑出的人物畫家輩出,他們都以不同的風格,卓越的成就,留名千古。閻立本的歷史人物,吳道子的宗教人物,張萱、周昉的仕女人物,都已垂範千秋,其中吳道子更是把人物宗教畫推進到更富於表現力,也更生動感人的新境地。

五代、兩宋是中國人物畫深入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人物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新的開拓,李公麟的白描法,淡毫輕墨,開一代新風;粱揩的減筆法,粗筆潑墨,創寫意人物之新法。可以說,五代、兩宋的人物畫是繼唐之後,在繪畫史上掀起的又一座高峰。宋代人物畫有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變化,即過去在題材上佔絕對優勢的釋道人物、宮廷貴族生活內容,讓位於平民階級,耕織、漁牧、行旅、學童、嬰戲、山樵等以及歷史故事,均成為常用的題材。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劉松年的《耕織圖》,都是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李唐的《采薇圖》,都通過歷史故事反映出畫家的愛國思想,反映了時代精神。自南宋受禪宗思想影響以來,寫意人物畫肇興,此後人物畫朝另一方向發展。從重視教育認識功能,轉向重視審美作用;從為對象傳神,轉向更多地抒發作者情感。元代以後,人物畫進入衰落時期,文人畫家轉而致力於山水畫與花鳥畫,但仍不乏人物畫的優秀創作,明末的陳洪綬、清末的任伯年便是傑出的代表。


「美術考研必備」中國人物畫總結

閻立本(唐)《步輦圖》


人物畫 特點

中國人物畫家主張: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緊緊抓住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於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於衣冠,詳於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於環境描寫。

在人物活動與環境景物的關係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創造意境氛圍烘托人物情態,敘事性的作品在採取橫幅或長卷構圖中,尤善於以環境景物或室內陳設劃分空間,採用主體人物重複出現的方法,把發生在時間過程中的事件一一鋪敘,突破了統一時空的侷限。

人物畫中使用的筆墨技巧與技法,在工筆設色、白描和小寫意作品中,更重視筆法的基幹作用,為此創造了十八描。筆法或描法一方面服從於形象的結構質感、量感與神情,另方面也要傳達作者的感情,同時還用以體現作者的個人風格。在寫意人物畫中,筆墨相互為用,筆中有墨,墨中有筆,一筆落紙,既要狀物傳神,又要抒情達意,還要顯現個人風格,其難易程度遠勝于山水花鳥畫。被稱為行樂圖的人物肖像畫,一律把人物置於最易展現其氣質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於一般肖像畫的特點。在色彩使用與詩書畫印的結合上 ,人物畫具有一般中國畫的特色。


「美術考研必備」中國人物畫總結

張擇端(北宋)《清明上河圖》


人物畫 傳神論

傳神論是中國古代美術的重要美學命題。已知畫史上最早運 用“傳神”評價美術現象的,是東晉畫家顧愷之。 傳神論在公元4世紀提出來,是受了漢末魏初名家論 “言意之辨”和魏晉玄學的影響。

名家以《周易·繫辭》 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知人論事,主張看人不能只看 其骨相與言論,還必須觀其內在的神,而神常是不可言 傳的。

玄學家王弼以老莊解《易》,發揮莊子“得意忘 言”思想,並擴而大之把它作為解經、證玄、調和乃至 認識藝術的新方法。他的“得意忘言”與名家的“言不 盡意”都重神、意,但名家輕言、象,只強調意會;他 則從另一方面認識到“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認為 意是目的,言、象是手段,唯有通過手段才能達到目的。

顧愷之生活在玄風頗盛的東晉,與許多談玄論道的士人 相交,他接受王弼所代表的“得意忘言”思想是很自然 的。他說“凡畫,人最難”,說“四體妍蚩本無關妙處”, 都是強調傳神很難,畫之妙不在形體而在內在精神氣質, 這顯然是由“得意忘言”變化而來的。

顧愷之的傳神論是人物畫創作實踐的理論總結。所 謂形神,當時都是針對畫人物而提出的。直到唐代,傳 神論也還是主要作為人物畫的審美標準被運用的。五代 以後山水、花鳥畫大盛,抒情寄意作為突出的美學命題 被提出來,於是自宋以後,寫意論成為更流行的審美準 則;傳神論一方面由人物畫擴大到山水、花鳥領域,另 一方面又有所凝縮──“傳神”一詞漸漸成了肖像畫體 裁的專用語。

究竟“神”是什麼,歷來的理解也不統一。形與神 作為哲學上的概念,早在戰國時代就提出來了。簡子有 “形具而神生”之說,莊子提出“形殘而神全”之論,一 個主形神統一,一個主形神可分。這裡的“神”指人的 生命精神,也是指他們所主張的“道”,兩種觀點對後人 都有很大影響。

西漢前期淮南王劉安主編的《淮南子》 發展了莊子的思想,提出“君形”說:神乃形之君。《說 山訓》雲:“畫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說;規孟賁之目,大 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這裡說的“君形”即“形之 主”,亦即心──神。這表明,形神的思想已進入繪畫 領域,只是尚未直接運用“神”這個概念而已。自顧愷 之後,“神”作為繪畫美學命題,泛指被描繪對象(人) 的精神氣質特色,而並沒有更具體的個性的分別。

為了達到傳神的目的,古人對觀察與描繪方法還作 了深刻的探討。總的看來,古代畫家、理論家反對孤立、 靜止的觀察對象,主張從整體上、從運動中把握對象。 《淮南子》說“畫者謹毛而失貌”,是對只見局部而忽 視全局方法的批評;蘇軾在《傳神記》中提出“於眾中陰察之”的方法, 而反對使對象“具衣冠坐,注視一物,彼斂容自持”的 死板的描繪方式。這一原則在元代以後的傳神論述中得 到了一致的確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