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这样的——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这样的——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青城郭内筑“云谷”

在蒙古语中,“呼和”是青色的意思,“浩特”有城市、城郭的意思,所以,“呼和浩特”又被叫做“青城”。

2016年时,呼和浩特明确提出要全力打造“中国云谷”;”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已经把云计算作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除了政策支持,呼和浩特发展云计算产业还有哪些优势?

首先是区位优势,呼和浩特距离北京440公里,位于北京2小时经济圈内,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内蒙古大草原地质结构稳定,历史上从没有发生过3.0级以上地震;东西、南北光缆大动脉交汇于此,网络延时小于5毫秒;全年平均气温7摄氏度,一年有6个月可以利用自然条

件进行数据中心设备冷却,可有效降低PUE值;内蒙古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呼和浩特大型数据中心的用电价格全国最低,没有之一,仅为0.26元/度。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呼和浩特对数据中心具有如此吸引力。

从2011年起,呼和浩特就相继引进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据说累计投资规模达到人民币500亿元。

“云谷”深处有疑惑

据统计,中国目前拥有超过50万个数据中心,体量仅次于美国市场。巨大体量的另一面,带来的却是越来越突出的数据中心挑战。

据2017年的数据统计,18%的数据中心都曾经发生过导致应用中断的大型事故。个中原因,既有规划设计阶段就存在的设计质量低下、运维阶段出现的体系流程不完善、维护不足等,也有由于没有服务商对数据中心从规划设计伊始,到后期运维每一阶段负责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除此之外,超大型数据中心在成为云计算时代全球经济的强大引擎的同时,也消耗了巨大的能量。据统计,数据中心能耗已占整个社会能耗的3%,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并实现高效运营迫在眉睫。

如此巨大的体量和迅猛的发展,如何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满足当下客户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的新要求?

451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虽然过去10年中,数据中心能效提高了80%,成本降低了50%。但如果不重新思考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并接受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就无法继续改进下去。

探秘与解惑

这次,“数字中国万里行”一行人参观的中国联通呼和浩特云数据中心(以下简称“联通呼和浩特中心”)选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鸿盛工业园区,规划用地973亩,投资123亿元,共计建设机房楼11栋、110KV变电站4座、高压油机房12栋、业务管理用房及辅助用房6栋、客服生产楼3栋,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规划服务器机架3.6万架,是亚洲单体容量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由于联通呼和浩特数据中心有政策、区位、地质、环境、网络、电价六大优势,吸引来了包括BAT在内的高质量用户入驻,目前已投产两座机房楼,机架8000多架。以平均每个机柜4.4kW的IT负载计算,大约可以容纳11台配备2个英特尔至强金牌5118处理器(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家族在中国企业级市场上销量最好的一款)的浪潮英信NF5280M5服务器,那么可以同时运行的服务器就已接近一万台。

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北面有联通自建的110KV变电站,保证数据中心的双路供电。我们这次参观的数据楼,整栋建筑呈现“回”

字型结构,南北两侧是数据机房,也就是IT系统模块;东西两侧是制冷模块和监控模块,中间的动力模块全部采用施耐德电气的中低压配电设备,有力的保障了IT设备供电的稳定性。整套设计采用7×24小时实时监控,当某一点发生故障时,可以保障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予以维修,同时实现总部、本地、厂商的三级监控。

云计算让终端体验越来越“傻瓜化”的同时,带来的却是底层运维环境的日益复杂。数据中心既需要紧随基于云技术业务需求,以及大数据的爆炸式发展,还要在简化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和构建过程的同时,监控整个物理基础设施。

那么,如此庞大的云数据中心怎么承载和支撑?基础设施和运维又该如何保障?联通对运维服务的伙伴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基于国际化的运维体系帮助联通建立符合其要求的运维体系,同时也要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源利用率,降低PUE值。

数字中国万里行 “云谷”深处的诱惑

最终,联通选择了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运维服务领域拥有强大技术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施耐德电气作为基地运维合作伙伴。针对联通呼和浩特中心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基于先进的方法论,协助中国联通建立起内部运维管理标准和M&O认证体系,以便于客户日后因业务扩展等需求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和管理。同时,施耐德电气也为基地配备百余人的专家服务团队,通过携手与基地各个团队的无缝配合,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提供专业维护服务。

除了围绕数据中心常规的安全计划、设备设施这些计划性的运维管理维度,施耐德电气还会编排大量的应急规划、时间管理来保证联通呼和浩特中心的高容错能力,甚至一些极端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数据中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因为需要管理电力、制冷基础设施和IT设备的交互,同时最小化总运行成本。基础设施优化要通过运维人员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数据来提升整体的效率和可靠性。依托云管理平台,基地运维人员可以从数据中心和周围建筑的各种连接传感器和UPS、PDU、配电和制冷系统等众多设备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提取信息,为预防性维护、能源效率和其他工作提供可执行的情报信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施耐德电气负责人表示:“当制定好标准的流程,比如维护流程或是应急响应流程,经过专业培训的现场工程师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去执行,就能够保证数据中心最基本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纵观这些年,数据中心正在朝着“绿色”的方向发展,最初的“绿色”还只是聚焦在“改造一下空调,提升一点温度”这种细枝末节的某一个点,现在已经出现了从到数据中心从选址到运维,从供电、冷却到IT设备软硬件的节能,全盘兼顾高效与节能的趋势。跟随“数字中国万里行”一行,我们在联通呼和浩特中心,看到的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基础设施维护,还有从选址、供水供电、制冷、出口宽带、云服务能力、运维管理保障等一系列为IDC机房创造良好运行环境、为绿色数据中心所付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