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球报》独家报道:

人物小传:黄崇,1963年出生于大连,年少时被倪继德挖掘进入辽宁青年队,后进入辽宁足球队,是辽足十连冠时期的主力左边锋;1988年入选中国国家队,参加了当年的卡塔尔亚洲杯;退役后在国内多家俱乐部任教,现任辽宁足协U16青年队教练。 如果您是一名辽宁足球的老球迷,如果您经历过意气风发的上世纪8、90年代,那么十连冠的辽足一定是您心底里最喜爱和欣赏的球队。在那支群星闪耀的球队里,外界一定会记得有一名人高马大、长发齐肩、豹头环眼的球员,他就是有着“快马”之称的黄崇。

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足球城走出的国脚黄崇能够成为一名国脚,多少得益于他成长在充满着“足球气氛”的环境之中,生长在“足球城”大连市;他家的那栋二层小楼又座落在曾经培育过许许多多大连籍明星的大连体育场附近;他的邻居中又有不少是足球运动员,曾获优秀射手的盖增臣就是其中之一;就是黄崇所就读的小学也是被誉为“中国球星摇篮”——大连市东北路小学。他的父亲虽然没有在足球事业上有过太大的成就,却曾是大连市某工厂的足球队队员。幸运的黄崇,就是植根于充满着“养份”的土壤里,开始了他的足球生涯的。他最初的道路很顺利,连续成为省、市多项杯赛的冠军队成员,并在全国“萌芽杯”、“贝贝杯”赛中有优异表现。不久前刚刚过世的倪继德指导受命在1976年组建辽宁足球的后备军,在大连市业余体校选兵择将时,一眼就看中了速度超人的黄崇。当然,黄崇的身材和技术在同龄人当中也是相当突出。不久前刚刚过世的倪继德指导受命在1976年组建辽宁足球的后备军,在大连市业余体校选兵择将时,一眼就看中了速度超人的黄崇。当然,黄崇的身材和技术在同龄人当中也是相当突出。之后,黄崇在辽宁青年队服役,每天吃住在大院的一楼宿舍,过上了训练场和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那时社会上物资供应还不是特别丰富,能够有一台电视,在训练之后看看节目就已经算是丰富的业余生活了。但就是这样,在80年代的“大院”宿舍,辽宁足球队中也只有住在三楼的成年队才设置了一间电视机房间,黄崇等年轻队员如果想上楼观看电视还需要获得老大哥们的首肯,获得肯定的标准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竞技水平,能够与成年队老大哥在球场上一争高低,那就可以上楼和大家伙一起看电视、侃大山。正是在这样的刺激和鼓励之下,这支有很高天赋的辽宁青年队水平提升极快。

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光阴似箭到了1983年,辽宁足球队面临重新组建,经过体育局领导反复权衡之后,倪继德带领的青年队成为辽足的主体并辅以李锡才、张光莹为代表的老队员。这时的黄崇成了其中一名“板凳”队员。争强好胜的黄崇曾决意离开辽宁队回大连队打主力,但在教练和大院领导的劝说下还是留在了队中。狠练过人和射门技术既然雄心勃勃,那就登场一显身手吧。可是,在偌大的体育场一跑起来,他立刻感到腿软,心理状态是慌、乱、急、怕,场上谁要球就给谁,免得球迷喊“臭”。一场比赛下来,他常常暗自掐指一算,又至少有一两次单刀赴会的球没进。那叫单刀既然雄心勃勃,那就登场一显身手吧。可是,在偌大的体育场一跑起来,他立刻感到腿软,心理状态是慌、乱、急、怕,场上谁要球就给谁,免得球迷喊“臭”。一场比赛下来,他常常暗自掐指一算,又至少有一两次单刀赴会的球没进。那叫单刀赴会呀,一场球能有几次这样的机遇!黄崇茫然了,自信心降到了最低点,空荡荡的白色大门在他眼前变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就是望眼欲穿它也不透!响鼓也要重锤。李应发教练向他走来:“你就练射门,就练单刀赴会,看行不行。”黄崇发狠了,1.81米的大个踢不进球?不信!一练就是一年。他渐渐学会了在单刀赴会中控制好球,注意观察,寻找角度。最终,他已能在对上海队这样的强队比赛中,轻而易举地单刀赴会拿下一城。近而,他开始注意全面发展,远射、头球攻门、包抄抢点攻门,哪样都能“略施小计”。任何一次足球大赛的绿茵场,都是孕育足球明星的温床。1985年的一则报道中写道:“在今年的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上,辽宁队的前锋黄崇,以其快如流星的奔跑和力重千斤的远射,撼倒了诸多强队的大门,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足坛新秀。在辽宁队同八一队进行夺冠的关键一役中,他一脚定乾坤,使辽宁队第二次登上了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一时间,22岁的黄崇成了球迷谈论的话题。”1986年他还摘取了第3届足协杯最佳射手的桂冠。球技的进步给黄崇带来了球场内外的无限风光,在1985年辽足以全国冠军的资格参加了亚俱杯的比赛。

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虽然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绿茵“全武行”,但比赛还是给队员们带来了难得的大赛经验和丰厚奖金回报。黄崇和其他多位队友们依靠这些比赛奖金在广东一口气买了7辆大排量摩托车,每辆车都价值3500元人民币左右,这在上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一笔巨款。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火车运输,他们的爱车终于抵达沈阳。从此后“大院”就多了一道风景线—黄崇和其他多位队友们依靠这些比赛奖金在广东一口气买了7辆大排量摩托车,每辆车都价值3500元人民币左右,这在上世纪80年代无疑是一笔巨款。经过了半个多月的火车运输,他们的爱车终于抵达沈阳。从此后“大院”就多了一道风景线——每当辽足队员一起外出时,大家都会看到一水齐肩长发的他们穿着闪亮的皮夹克骑着高声轰鸣的摩托车风驰电掣而去。实打实的“十连冠”功臣不过,太过顺利却未必是件好事。1987年年初,正当辽宁集中全省精英准备六运会之际,黄崇父亲的病情正日益加重;与此同时,黄崇也对自己未能评上运动健将而感到难以理解。于是,他耍起了“孩子气”,突然向辽宁队提出退役的要求。当报界将黄崇要退役的消息“捅”出去后,黄崇和他的父亲接到了数不清的球迷来信,“老九不能走!”的悲切呼声震憾着躺在病榻上的黄崇父亲的心。终于,父亲开口了,他批评了儿子,并敦促儿子立即归队。假如没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在倾尽全力地支持足球,也许黄崇在今天只能成为一名孝子。收心归队的黄崇决心在球场上拿出更优异的表现,这样的表现也让他进入了时任国家队主教练高丰文的法眼。1988年底,25岁的黄崇进入中国国家队,并依靠优异的表现最终入围当年在卡塔尔举办的亚洲杯18人大名单,并且在比赛中出战三场。从1983年球队重组、1984年称雄首届足协杯到1993年夺得全运会冠军,10年的时间里辽足夺得了10项最重要的全国赛事及亚俱杯的冠军,这也是辽足“十连冠”和“十冠王”的由来。

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这10年中辽足队员实际上还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实从1983年球队重组、1984年称雄首届足协杯到1993年夺得全运会冠军,10年的时间里辽足夺得了10项最重要的全国赛事及亚俱杯的冠军,这也是辽足“十连冠”和“十冠王”的由来。这10年中辽足队员实际上还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具体而言实际上包括了前后4个年龄段的队员。而能在这10年中一直在球队阵容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参与了所有赛事的队员只有三人——李争、孙伟和黄崇。其他队员因为年龄原因、伤病原因、场外原因和国家队原因都很遗憾地没能长久留在队伍中。其中的国家队原因更是重点,由于当时的国家队属于长期集训制度,入选国家队的队员有时不能及时回到各地方队参加联赛,为了弥补对球队的影响,被征调国脚的球队能够在联赛中获得一些加分。笔者手中有一份1988年辽足的宣传单,其中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中锋”的马林就没有名列其中,而查阅中国国家队1988年的比赛记录可以看到,马林当时几乎参加了国家队90%的赛事。在辽足“十连冠”的荣誉中,亚俱杯和七运会的冠军是最为球队看重的。夺取亚俱杯让辽宁足球队代表了足球方面的国家荣誉,而全运会则是当时国内足球比赛水平最高,各地方体育系统最为看重的赛事。在1987年的全运会决赛中,辽足因为各种因素决赛中一球惜败于东道主广东队。而由于全运会的赛事调整,辽足直到6年后才迎来搭建“十连冠”最后一块拼板的机会。在与北京队的决赛中,马林首开记录,下班时黄崇精妙的推射最终锁定了胜局。而在被誉为“429大捷”的亚俱杯决赛两回合比赛中,黄崇同样为球队建功——在客场对垒日本尼桑的比赛中,下半场黄崇接高升妙传,将皮球横扫入尼桑队网窝,从而帮助球队带走了胜利;而1990年4月29日,在沈阳五里河主场的一场平局让辽足站在了亚洲之巅。连夺十冠、关键决赛取得进球,黄崇将一名国内前锋能争取到最大荣耀大抵都收入到了囊中。随后黄崇就开始来到自己运动生涯的转折点。连夺十冠、关键决赛取得进球,黄崇将一名国内前锋能争取到最大荣耀大抵都收入到了囊中。随后黄崇就开始来到自己运动生涯的转折点。东渡日本 扎根青训当1993年七运会结束后,已经30岁的黄崇开始来到了运动生涯的末期,同一时期辽足也开始进行了换血。实际上在全运会开始之前,关于足球如何组队就已经在省体育局内部有了不同想法。随着以李明、魏意民为代表的年轻大连队伍快速成长,到底应该以哪支球队作为主力班底去争取辽足足球最缺少的这项冠军?最后领导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赛场决高下,两队在辽阳进行了一场内部比赛,结果还是辽足获胜,但在七运会中队伍还是补充了几名大连年轻有实力的队员。七运会一结束,黄崇就申请离队并获得了批准,他的下一站是近邻日本。当时中国国脚的水平在亚洲范围内还是具有相当的实力,再加上黄崇的新东家富士通队时任主教练就是中国足球名宿沈祥福,黄崇融入球队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同时队里面还有自己的老队友高升和王军。在日本富士通效力一年半之后,1995年年中已经32岁的黄崇决定挂靴,并且回到了家乡大连。当时大连顺发队正处于乙级联赛的冲甲关键阶段,黄崇又以队员的身份帮助球队冲上了当时的甲B联赛。随后1995年底的黄崇彻底结束了绿茵运动员的生涯,开始进入教练员的角色。

辽足“十连冠”功臣黄崇“快马”不停蹄,化身为“春泥”

1996年,黄崇成为辽宁省青少年训练基地的足球教练员,他的首批小球员是以吴高俊、张文钊为代表的85/87年龄段的球员,帮助他们抓牢基础技术,日后吴高俊成为为辽足效力多年的边后卫;张文钊则披上了深圳上清饮、长春亚泰、山东鲁能和广1996年,黄崇成为辽宁省青少年训练基地的足球教练员,他的首批小球员是以吴高俊、张文钊为代表的85/87年龄段的球员,帮助他们抓牢基础技术,日后吴高俊成为为辽足效力多年的边后卫;张文钊则披上了深圳上清饮、长春亚泰、山东鲁能和广州恒大等多队的球衣,还代表国足有过出场记录。随后,黄崇又调入到辽足U19青年队,以门将王昊一为代表的球员成为黄崇指导的又一批弟子。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一批弟子实力难挡更年轻的杨旭、于汉超、张鹭们的挑战,最终没能登上中超的舞台,只能去中甲和中乙的球队寻求发展。此后黄崇辅佐老队友赵发庆、麦超等人在沈阳东进、南京(成都)钱宝和海口博盈等多支球队担任助理教练。近两年随着年龄增长,黄崇指导又回归到了青训教练的岗位,目前在柏业基地带领辽宁足协U16青年队。技术、纪律两手严抓55岁的黄崇指导年轻时标志性的齐肩长发早已不在,但一头短发的他气场仍然不输当年。略有发福的脸上留有岁月的痕迹,但那有神的双眼却仍能洞悉到手下小队员的小心思。这一天恰逢十一假期后的第一堂训练,黄崇指导有些不满意一些队员在训练中的技术表现,在训练后的训话中强调“一定要把动作做到位,在训练中你松劲可能没有太大关系,但以后在比赛中那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由于是U16的队伍,这些小球员们都处于青春期,在队员管理方面,黄崇指导和其他教练也在和小球员们“斗智斗勇”。“现在的孩子们脑子挺活的,就拿手机管理来说吧,按照要求球队在熄灯前将会把手机统一收回管理,但有的人就会准备两个由于是U16的队伍,这些小球员们都处于青春期,在队员管理方面,黄崇指导和其他教练也在和小球员们“斗智斗勇”。“现在的孩子们脑子挺活的,就拿手机管理来说吧,按照要求球队在熄灯前将会把手机统一收回管理,但有的人就会准备两个或者三个手机,上交一个私留一个。”赛后训话中,黄崇指导就点破了这个小秘密,也带来了队员们的一阵谑笑。这样的严格管理也实属无奈,柏叶基地远离市区,一到夜间周围人烟稀少,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事件,很难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基地周边有一军队训练靶场,而自行车队还会安排夜间训练,如果有小队员晚上私自外出,那么不安全隐患就会增加很多。关于青训我有话说由于从事了多年的青训工作,再加上走过了全国很多地方,去到了许多球队,黄崇指导对国内的足球青训情况很有发言权。目前,黄崇指导执教的U16队员是他从除沈阳、大连两地之外的城市中挑选出来的。这一过程也是相当艰难,因为这批队员基本出生在2003年,而这一年是中国生肖中的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羊年社会出生率就是一个大问题,要想从省内其他地市找到出色的足球苗子,很是让黄崇指导费了一番周折。在与笔者聊天中,黄崇多次感叹“青训工作要想有成效还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统一安排”,并且这样一盘棋还需要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来共同做好统筹安排。“目前校园足球、各地足协和俱乐部都在发力做大足球人才的基本盘,可以说几年来在足球基础人口上有了增长,但如何同时做好队员足球技术和文化课程两个方面的共同成长还有很多工作要去梳理。”黄崇指导特别提到了目前自己最头痛的事情就是部分球队中的小队员高中学籍的问题——柏叶基地近距离周围没有高中可以接受这些孩子。这也是目前青训中的一大痛点,就是每到孩子升学的阶段,学籍落户的事情都有可能造成足球青训苗子的黄崇指导特别提到了目前自己最头痛的事情就是部分球队中的小队员高中学籍的问题——柏叶基地近距离周围没有高中可以接受这些孩子。这也是目前青训中的一大痛点,就是每到孩子升学的阶段,学籍落户的事情都有可能造成足球青训苗子的流失。关于为什么如今队员足球技术退步的疑问,黄崇指导指出这需要从根上找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青训教练曾经有过缺失。“我在刚刚接受训练时的教练,不论是业余体校还是区市体校,我们的教练都是从一线队下来的队员。他们能够给队员做到标准的示范,还能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这样训练出来的苗子技术基础就很扎实了。但之前有一段时间,这部分基础训练的优秀教练出现了断层。因为这是一项很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并且需要承认的是基层教练收入上和俱乐部教练的天然巨大差距。很多人前些年不太愿意担任基层教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前的青训苗子从身体素质来说是优于同一时期的黄崇,“这些孩子的身体条件和核心力量方面要普遍好于我们的,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小球员主动性。”“普遍来说,现在的孩子很少思考训练的技术为什么要这样?更不要提去主动加练。这些队员训练中技术动作都不能保证到位,那么在比赛中动作变形、失误就在所难免。”就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目前中球员技术上面的退步。不过黄崇指导也指出目前中国足球还是有积极向好的一面——比如说目前中国足协和各地足协大力举办了各种青年赛事,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青超联赛、全运会和城运会等等,这样的话就基本不会出现因为赛事因素导致的足球人口大小年问题。不过黄崇指导也指出目前中国足球还是有积极向好的一面——比如说目前中国足协和各地足协大力举办了各种青年赛事,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青超联赛、全运会和城运会等等,这样的话就基本不会出现因为赛事因素导致的足球人口大小年问题。同时在以学校为单位的教育系统方面也成立了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综合起来保证了小球员每年有足够的比赛机会。由于目前生物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的普遍应用,每一名新生儿都会有指纹和身份信息的录入和妥善保存。这也极大避免了改年龄和以大打小这样的中国足球恶疾的再次复发。谨慎看待国家集训队由于在职业化改革之前,中国国家队都是以国家集训队的形式常年存在,黄崇指导也曾经是国家集训队中的一员。对于日前成立的U25国家集训队和以前国家集训队有什么异同,黄崇指导也有自己的看法。“由于以前专业队的时候,国家和足球系统不能举办很多比赛,成立国家集训队可以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的状态的。但现在继续成立国家集训队,还是在联赛进行期间,我们还需要再观察观察。同时对于已经25岁年纪的球员来讲,长期集训这样的模式对于这个相对大年龄的球员是不是真的适合呢?因为他们的技术动作早已经定型,集训队能提高多少他们的技术能力真的不好说。”黄崇指导也明白出台这样的措施也实属无奈,“我也可以理解,足协和国管部出台这样的模式是为了提升这些球员比赛经验。但实际上这个年龄段的队员就应该是各个俱乐部队伍中的场上主力了。不过就是之前我提到的由于现在队员技术上的滑坡导致在球场上的表现真的不足以去和老队员争夺主力位置。”“在辽足十连冠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这支青年队能够作为主体直接上到一线队?就是因为我们的技战术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和老队员去进行抗衡了。比如说门将位置的许建平,当时还是国家队的主力,辽足重组时还是27、8岁最好的年龄;但面对“在辽足十连冠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这支青年队能够作为主体直接上到一线队?就是因为我们的技战术能力已经完全可以和老队员去进行抗衡了。比如说门将位置的许建平,当时还是国家队的主力,辽足重组时还是27、8岁最好的年龄;但面对20岁的傅玉斌的冲击,他就在竞争中失利了。作为教练员来说,如果新老队员在同样技术能力出色和球场发挥优异时的选择上,大部分都会喜欢选择年轻队员。”“所以说到底,年轻队员如果想在绿茵场上出人头地,还是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特别是目前由于球员的流动性很大,很少会再有辽足专业队时那样能够队伍整体稳定的情况。如果不能有实力做保障,到别的球队试训、寻找机会的情况下,那么很可能就要错失机会了。”夕阳下,阳光给柏叶基地的足球训练场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就如同秋季等待被收割的成熟稻田。我们也希望黄崇指导手下的小球员能够继续稳步提升球技,成为又一批辽宁足球的明星,或者辽沈足球乃至中国足球兴旺就会在他们身上诞生。

《球报》独家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