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你心目中的高科技車機一定出現在很貴的車上吧?不是奔馳寶馬,也得是奧迪沃爾沃。但實際上這些豪華品牌的車機並不適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因為只有中國人才瞭解中國人在想什麼,所以不管你承不承認,但從車機系統的智能化而言,一些造車新勢力已經走在了全球車企的前列,所以這次我花了一天時間走進了三家 4S 店,體驗了三個品牌三種不同的車機系統,來給大家扒一扒車機系統那些事。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奧迪

奧迪初代MMI系統誕生於2001年,首次搭載該系統的車型是第二代A8,從搭載車型來看,當時這套系統是比較牛的,直接應用於最高級別的轎車身上,低級別轎車還沒有資格使用。目前,MMI系統發展到了第五代,據悉全新A8將搭載最新一代MMI系統,採用上下兩塊屏幕組合方式。而且新一代的MMI系統擁有觸控響應操作系統,能夠通過震動和聲音反饋駕駛員操作,改善了觸屏操作體驗。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但是眾多較為雞肋的功能仍是十分影響乘客體驗,雖說對於國外用戶來說,在長時間的熟悉與使用下已經將這些功能玩的很熟,但是在中國這個環境內,這些用戶畢竟是佔少數。一臺車最重要的便是舒適與安全,不談舒適,何來駕駛樂趣?

奔馳

COMAND系統是奔馳研發的獨立影音控制系統,這套系統已經誕生了有一些年頭了,如今隨著全新C級長軸距版的推出,奔馳也對COMAND系統進行了一定的更新,搭載了多功能觸摸板和一個多功能旋鈕進行操作的COMAND系統顯得十分大氣。這一系統的特色在於邏輯清晰、設計簡潔,用戶無需太多操作經驗就可以尋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但是在日常使用需求最大的地圖導航功能上,這套操作系統反而顯得有些麻煩,在進行遠程目的地的設置時,COMAND系統提供了多種操作方式,都是傳統地圖APP所配備的,操作方式不夠簡潔。並且COMAND系統相對保守,只能使用自帶的幾個APP,在使用過程當中,也會有錯誤與卡頓的情況出現,手動觸摸、旋鈕操作也相對比較複雜,並不能給人手隨心至的感覺。

領克

首先要提一句,最近的領克真的是賺足了風頭,無論是已經上市的領克01和領克02,還是即將上市的領克03,都是如今市場同級別當中最為火爆的存在,而領克的CMA架構更是為領克的車機系統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因為CMA架構與傳統平臺所採用的網關模式不同,它自成一派採用的網絡模式可以將信息傳輸化繁為簡,實現傳輸速率與效率更加精準、迅速,消費者可以通過領克專屬手機APP、Carplay或者Carlife這類的互聯網系統,與汽車系統進行連接。而且得益於雲系統,車主可以通過互聯網對車子進行遠程操控,像是提前打開車內空調等操作。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領克車型的中控臺上最為顯眼的便是那塊10.2英寸1080P的中控大屏,這樣的分辨率已經於手機無異,而在其周圍環繞的便是極為少量的實體按鍵,這也是考慮到調整空調或音響時實體按鍵更為便捷安全的緣故。其它的所有功能都被設計師融合至這塊顯示細膩的大屏內,車載導航也是採用了高德車機版,這絕對是目前市場上體驗最好的自帶導航軟件了。並且這套多媒體系統還配有車聯網功能,用戶可以用自己的Lynk & Co賬戶登錄,然後下載自己需要的應用,增加車機系統的適用面。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而最令人舒服的便是它強大的語音系統,用戶通過它可以控制車輛的很多功能,並且這套語音系統對語音的識別非常準確,基本能夠識別用戶的語言,讓用戶給過去那些“制杖”系統說拜拜。並且全車共有四個USB接口,倒車鏡旁也有為行車記錄儀預留的插口。除此之外,換擋桿前方還設計有無線充電板,且支持NFC近場通訊功能,搭配上領克品牌的終身免流政策,讓這臺車成為你進入網絡的新入口。但不可避免的是這套車機系統仍有著一些小缺點存在,例如在白天與夜晚主題切換時時間較長,但相信通過更新未來推送的系統版本,這些問題絕對會得到解決。

深度體驗三款主流車機系統,我看到了這些不同

總結

三個系統中,奧迪的車機系統雖然較為先進,但眾多雞肋的操作仍讓人感覺不適,而奔馳的車機系統體驗雖然不錯,但也是最為封閉,可拓展性和長期可玩性不高。所以毫無疑問的是,領克的車機系統是其中最為全面的,也是最為適合中國人操作習慣的車機系統,是這個時代的“異類”,但你開車時可千萬不要貪玩哦,交通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