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迈进全国小康百强县市行列

编者按: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全面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娄底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娄底的强大力量,"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娄底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于10月23日拉开帷幕。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改革开放40年给娄底这块热土留下的印记,从而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前行力量,担当时代使命。敬请关注。

娄底新新网讯 10月23日,由娄底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奋进改革路建功新时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冷水江市专场召开,发布改革开放40年来冷水江市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喜人成就。

40年来,冷水江市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同行同向,实现了从一座工业小镇到一座工业新城的变迁,形成了钢铁、建材、煤电、化工、有色等支柱产业,开创了“产”与“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冷水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00亿元,增长108.3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721.5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17亿元。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92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4元,比1988年增加20688元,增长176.5倍,年均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29元,比1988年增加27074元,年均增长6.8%。常年保持在湖南省经济十强县市行列,成为湖南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县市,2017年跻身中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市。

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1978年的12.5:73.6:13.9调整为2017年的3.7:62.6:33.7。投入20多亿元建设的城东生态城已经初具雏形,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污染较重企业坚决实行“退城进郊”。新农村建设全覆盖,整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沪昆高铁、娄怀高速、新城大桥建成通车,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28%提高到2017年的77%,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0年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形成“一中心三组团”的城市格局。

全面做好社会保障、脱贫攻坚、教育、卫生等工作,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医保参保率95%,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100%,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冷水江市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河(库)长制,生态环境质量出现可喜变化。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资江球溪取水口水质连续7年稳定达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由2016年的260天提升到2017年的290天,2018年上半年又同比2017年上半年增加3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1%。2018年上半年,青丰河万民桥断面砷、锑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50%、5.7%;涟溪河民主桥断面砷稳定达标,锑浓度比上年同期下降60%。锡矿山地区非法建设涉锑项目已全部关闭取缔,7200万吨固废已经治理完成69%,历史遗留砷碱渣全部集中堆放,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线正在加快技术改造。实施“矿山复绿”工程,逐步探索出一条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路子,累计造林20000余亩。(记者:肖育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