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愛輸液?關於輸液的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很多人到了這個天氣變化無常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感冒咳嗽發燒之類的,一咳嗽、發熱,就找醫生說:“醫生,給我輸液吧,我想快點好。”

吃了幾天藥沒見好,找到醫生說:“醫生,給我輸液吧,我吃了幾天藥還不見好。”

這種自己主動找醫生要求輸液的情況,還真不少見!別再這麼主動找著輸液了,真不是什麼好事!

生病了,愛輸液?關於輸液的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生病了,輸液其實是“下下選”

輸液的弊端

第一、容易引起感染

輸液時如果注射器、針頭和注射部位的皮膚消毒不嚴,有可能使針眼紅腫、化膿,嚴重的還能引起全身感染。

第二,輸液更易引發不良反應

相比口服藥和肌肉注射,輸液時藥品不經過任何屏障直接進入血管,一旦過敏,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有可能因循環負荷過重造成肺水腫。一般來說,成人輸液速度為每分鐘60~80滴,心臟病患者一般在60滴以下。

第三,耗時費錢

輸一次液,少則一小時,多則四、五小時,顯然比口服藥和肌注浪費時間。而相同劑量的同樣藥物,費用比口服或其他常用的用藥方法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第四,盲目輸液更容易增加整個人群的耐藥性。

因此,輸液不是“上上選”,而是“下下選”,只有在無法採用口服和肌注時,才應選擇輸液。

生病了,愛輸液?關於輸液的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根據以下三種情況辨別是否需要輸液

第一是病情較重。比如說發燒,體溫超過39℃甚至40℃,就應該選擇輸液,因腹瀉、嘔吐、出血等嚴重脫水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過輸液達到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調、維持酸鹼平衡、增加循環血量,維持血壓等目的。

第二是吸收有問題,比如有吸收功能障礙或者昏迷、有意識障礙,吞嚥功能障礙等,因此只能採用靜脈注射。

所以不要總要求醫生給輸液,每個患者存在個體差異,不能說都需要輸液,也不能說都不需要,應由醫生進行判斷。

關於輸液的注意事項

別輕易在家輸液

輸液屬於有創治療,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輸液反應,比如過敏等。萬一出現狀況,家屬根本沒有條件進行應急或搶救。有些藥物有遲發性的過敏反應,如果不方便去大醫院,可以到附近的社區醫療機構輸液,最好不要在家擅自操作。

輸液前的注意事項

輸液是個體力活。尤其在大醫院,患者本來就身體虛弱,再加上人多擁擠,不可能人人都有床位,很多人只能坐著甚至蹲著,有些孩子只能靠父母抱著輸液。因此而虛脫、暈厥的也不在少數。輸液前最好吃點能為身體提供能量、又好消化的東西。如果輸液時間較長,比如需要3~4個小時,也可隨身攜帶一些巧克力、餅乾、飲料等。輸液前最好去廁所排一下尿,這樣可減少輸液中的移動。

輸液時的注意事項

在整個輸液過程中,都要注意輸液瓶的高度,即便是需要走動、上廁所,也一定要保證瓶子處於心臟以上的高度。移動過程中,儘量不要出現觸碰針頭、拉扯輸液管等情況,否則都容易導致針頭移位、刺破血管,因此局部皮下出血或水腫。

輸液後的注意事項

輸液後,一定要用棉籤按壓針眼足夠的時間,一般人需要3~5分鐘,老年人由於凝血功能差,需要6~10分鐘。對於有些藥物,比如抗生素和降壓藥,按照醫生的提醒,輸完後最好留院觀察半小時,不要馬上離開。

生病了,愛輸液?關於輸液的這些事情你知道嗎?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輸液的弊端及輸液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輸液其實是“下下選”,如果你只是感冒、發燒的話完全沒有必要選擇輸液來治病,不要什麼病都輸液。

輸液的一些危害,相信大家都瞭解了吧,所以如果說我們的身體有一些疾病,如果是並不是那麼厲害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選擇中醫調理的方法,神州泰嶽健康管理中心便是由北京醫生提供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團隊,為泰嶽員工提供健康管理的服務中心,通過徒手無創始的中醫療法已經為眾多泰嶽員工帶去了健康。經常輸液的朋友們,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注意飲食,吃的比較清淡一點,因為經常的輸液也會造成自己出現一些很大的心血管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