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學校秋遊必須帶手機!這項規定樂壞了學生

“天啦!明天秋遊,老師竟然要求我們必須帶著手機去。”上週四,濮家小學教育集團筧新校區603班的董俊豪給記者打電話報料,聽這語氣,難掩得意之情。

畢竟,在此之前,校內學習、校外集體實踐活動,手機幾乎都是被嚴令禁止的。偶爾帶個手機參加活動,可還得“防”著老師的“火眼金睛”。這一次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帶手機秋遊,這樣的規定,聽著“奇葩”,卻羨煞旁人。

記者與校方聯繫了以後發現,這件“好事”主要輻射在筧新校區的五、六年級。

秋遊當天學生低頭“折騰”手機

有學生認識了21種新植物

筧新校區五、六年級秋遊的地方分別被安排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和西溪溼地。這兩個地方有個共同點是綠色植物很多。

當天,場面甚是壯觀,只見每一個學生都拿著手機對著各種植物“研究”。遠看像是拍照,近看卻另有乾坤。原來,他們手機裡都下載了一款名為“形色”的App。利用該軟件,只要拿著手機對照植物掃一掃,裡面就會彈出該植物的名字、介紹和屬性。

“很多植物,根本就不常見,一掃才知道它們還是珍稀植物呢。”603班學生周祺說,同學們一個個都顯得很興奮,就跟尋找新大陸似的尋找不同的植物。一個同學一口氣尋找到了21種植物,而她自己也找到了10多種植物。

除了認識新植物外,他們還負責及時記錄。因為接下來,他們要根據素材進行彙總、分工,最終繪製出一份西溪溼地生態分佈圖以及西溪溼地各類植物名片。

當學生向過往遊客介紹時,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你們很厲害嘛,能認識這麼多植物,知道這麼多知識。”“你們這樣的秋遊方式很特殊,把課堂都延伸到校外了。”“你的App叫什麼名字,我也去下載一個,一邊走一邊學習。”603班學生王樂元回憶起遊客的反饋,至今仍記憶深刻。

結合本學期科學學習熱點

培養學生口才表達和組織能力

老師葉晶透露,這樣的秋遊方式,是科學年級組討論出的一次“創新”,這次活動正好結合了本學期的科學學習熱點。

趁著週三無作業日的空當,學生自由分組,通過網絡搜索查找有關西溪的資料信息;週四,各小組彙報分享蒐集到的信息,也是通過這次分享,學生對西溪溼地的生物多樣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週五,進行實地實踐。

同時,這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了多學科整合、學習與實踐的整合。

五年級學生需要根據藥用價值,把中藥書籤送給身邊的老人、哥哥姐姐以及小朋友;六年級學生需要製作海報、植物名片、生態分佈圖,向遊客介紹。平時有些連上課回答老師提問都會臉紅磕巴的學生,卻需要平復緊張的情緒,與陌生路人交流。

“這樣的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們在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口才,同時也提高了自信心。”501班班主任周吉,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他利用春秋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有兩年時間。比如,曾在八卦田中感受作物習性、吟誦作物古詩;在清明節的孤山寄一封家書、自主做導遊祭掃先賢……

(青年時報 首席記者 王貞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