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提升珠海城市功能品質 市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週,250多萬遊客造訪珠海,他們漫步在浪漫的情侶路上,眼前是疏林草地、碧海銀灘,腳下是平整潔淨的休閒步道、護欄完備的親水平臺;乘車穿行珠海街頭,寬闊平整的大路兩旁綠樹紅花、商賈雲集的鬧市井然有序……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根本想象不到就在國慶節前半個月,一場颱風曾嚴重影響珠海。


精細化管理提升珠海城市功能品質 市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市容市貌、園林綠化大幅提升,讓城市更美麗。

但是,本地市民卻清楚地記得,9月中旬,颱風“山竹”12級風圈長時間籠罩珠海,狂風駭浪對情侶路沿線的護欄、步道、草地等設施造成嚴重破壞,全市公共綠化折斷倒伏樹木近10萬棵……所幸,珠海市委、市政府未雨綢繆、周密部署,事前各項防風減災措施落實到位,將損失降至最低;事後搶險救災行動迅速高效,在極短的時間內修復和提升了主城區園林綠化與情侶路沿線受損的設施,還給市民和遊客一個賞心悅目的美麗珠海。

遭受颱風襲擊後,短短半個月時間就能迅速“復原”,這要歸功於珠海近年來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是珠海“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城市精細化管理入手,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設城鄉共美的幸福之城”的最佳註腳。

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美麗

家住湖南的張女士每年國慶期間都會到珠海探望女兒並小住一段時間。2018年國慶期間,張女士再來珠海,她驚訝地發現,10多天前臺風“山竹”對這座城市帶來的創傷已被快速撫平:情侶路沿線破損的設施已完全修復,部分路段的綠地在修復的同時還進行了園林景觀提升,顯得比去年更加亮眼;大街小巷的倒伏樹木已被扶正、折損的殘枝落葉已被清理,綠化帶新補栽的時令鮮花競相綻放,各大公園裝扮一新迎接遊客的到來,全城一片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來之前還擔心颱風剛過去,珠海會一片狼藉,沒想到比去年更漂亮了。”張女士不禁對眼前的景象發出感嘆。

國慶黃金週,252.95萬人次遊客造訪珠海,大部分遊客都像張女士一樣,為災後珠海迅速恢復的美麗容顏而感到驚歎。他們盡情領略珠海絕美的山海風光,在令人陶醉的美景中流連忘返,少有人會去探尋這座浪漫之城災後得以快速修復、盛裝迎客的深層原因和動力。但久居珠海的市民不難察覺,近年來,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推進,我市應對臺風災害的能力大為增強,災後修復速度大幅提升。自2017年10月開始,園林部門組織對全市樹木進行修剪,在2018年臺風季到來前已累計完成防風修剪加固樹木超30萬棵,園林綠化方面防風能力顯著增強。9月16日,颱風“山竹”12級強風長時間吹襲,全市倒伏折損的樹木數量僅為去年臺風“天鴿”的1/7,以至於有市民在災後自豪地評點:“不是颱風變弱了,而是我們變強了!”

熟悉內情的人更知道,這“變強”並非自動升級,而是珠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城市精細化管理入手,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設城鄉共美的幸福之城的成果。2017年8月23日,珠海遭遇颱風“天鴿”襲擊,浪漫之城一度滿目瘡痍。珠海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適時啟動主城區環境清理、規範、優化、提升工程,並出臺《珠海市城市環境清理規範優化提升工作方案》,圍繞立柱廣告拆除、公共設施保潔、科學合理設置交通標識、文明公益廣告優化、市政道路優化和立面破損修復、加強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和全市綠化綜合提升7大方面對城市環境進行“清理、規範、優化、提升”。一年多來,破損人行道修復了,違規立柱廣告清拆了,颱風吹倒的灌木補種好了,珠海路更平、燈更亮、景更美了,城市環境清理規範優化提升工作給市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精細化管理提升珠海城市功能品質 市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整治亂擺賣、規範入室經營等讓城市管理更有序。

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有序

光有外表的美是不夠的,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更應體現在良好的城市秩序和規範上。

如何切實有效整治亂擺賣、規範入室經營,就是城市精細化管理繞不開的一道題。2018年以來,珠海市香洲區轉變思路,要求標本兼治亂擺賣。經過半年多的艱苦努力,僑嶺街、安富街、怡華街、南廈三街、財神街、吉蓮路和北環新村等髒亂差“十幾年如一日”的一批市容黑點,如今舊貌換新顏,整個主城區面貌乾淨整潔。從數字城管平臺統計數據來看,主城區亂擺亂賣案件量由2017年1月至8月12355宗銳減至2018年同期的5685宗 ;主城區僑嶺街、財神街等10處亂擺亂賣黑點案件量由1463宗減少至391宗。其中,蓮興路、北環街亂擺亂賣現象整治效果最為明顯,2018年年初至今亂擺亂賣案件量均低於15宗,僅為2017年同期案發量10%。

除主城區外,其他各區也持續開展了久久為功的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動。9月份,高欄港區開展為期一週的農貿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約談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市場公司,從證照管理、市場衛生環境、消防安全等方面入手規範市場經營秩序。本次行動共檢查市場30次,檢查場內經營戶470戶,清理、規範攤檔35個,發放宣傳材料480份,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4份。同時,其他各區的農貿市場整治後也大有改善。

為鞏固整治成果,數字城管自9月24日起全員上崗,開展白+黑“全方位、無死角、地毯式”的專項巡查整治行動,加大對共享單車亂停放、亂擺亂賣、暴露垃圾、亂拉掛等輕微違法違規行為的自查自糾工作。截至目前,已對超過2500宗輕微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自查自糾處理。

如今,走在珠海的大街小巷,佔道擺賣的商家少了,油煙擾民的食肆關了,違法搭建的建築拆了,農貿市場變整潔了,衛生死角被清除了……整個城市的運轉更規範有序了。

“市容市貌整治提升一直是珠海歷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常抓不懈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過去也開展過多次聲勢浩大的專項行動,但像這一次整治力度這麼大、整治效果這麼好,10多年來還從未有過。”一位在珠海工作生活了多年的“老珠海”如此評價道。

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高效

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城市功能品質得到提升,城市的運轉也更為高效。

隨著城市的發展,香洲主城區內不少老舊混凝土道路經過多年的使用已經產生系列“病害”,不能滿足城市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從2017年9月起,我市開展了主城區道路改造及美化工程,增強道路安全性,提升通行舒適度,優化交通功能。為確保在今年中國航展前完成所有道路改造,建設單位踐行市委、市政府倡導的城市管理精細化理念,精心組織施工,加強施工進度和安全監管;施工單位採用“5+2、白+黑”不分節假日不分晝夜的工作模式,加快施工進度。經過近一年施工,項目涉及改造的38條道路截至今年9月底已全部恢復通車。其中,第一批、第二批共11條四車道以上改造項目全部完工;第三批、第四批共27條道路的瀝青攤鋪、人行道鋪磚等工作已完成,僅剩非機動車道彩色瀝青攤鋪與紅線外鋪磚等收尾工作。這38條道路改造後,路況安全和通行能力均得以改善,尤其是第三批的粵海路、三臺石路、桂花路涉及道路拓寬工程,拓寬後行車能力大幅提升。


精細化管理提升珠海城市功能品質 市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市民感受城市管理精細化帶來的便利和幸福。

“隨著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不斷深入,現在修一條路只要幾個月的時間,安平臺那條小路甚至只花了幾天的時間就搞好了,效率高了,既節約成本,又減少施工擾民,一舉兩得。”一位“老珠海”說道。

除了主城區38條道路改造項目外,還有一項數10萬車主期盼已久的交通項目得以順利推進。2018年3月,板樟山隧道新增隧道工程正式開工,計劃於2020年4月完工。該項目新增兩條車行雙車道,以及一條慢行隧道,建成後與板樟山既有隧道組成雙向八車道,將大大改善迎賓路南北交通瓶頸的問題,有效緩解主城區的交通壓力;同時增設的獨立慢行隧道,亦將為市民的綠色出行帶來極大的便利。

由於板樟山新增隧道工程爆破作業需要,每天將對板樟山隧道進行短時間封閉,影響近10萬人的出行,且這種情況需要持續一年時間。為緩解周邊路網高峰期通行壓力,2018年9月,交警部門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工作要求,決定在吉檸路的檸溪路口至香溪路口路段中間,正式啟用一條分段式漸進誘導潮汐車道,根據交通流的實時狀態,在高峰期,通過調整兩段潮汐車道的行駛方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平峰期,潮汐車道又可以作為兩個方向車流進入路口的導向車道使用。既可以在高峰期等關鍵時刻緩解擁堵現象,又可以使道路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珠海的交通路網將更加通暢,城市運轉將更加高效。

精細化管理讓城市更幸福

珠海市政園林景觀的提升,城市秩序的規範,交通路網的改善……這些珠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的工程,看似是城市管理者的應盡之責,實則與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城市精細化管理帶來的城市功能品質提升,也將帶給市民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珠海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廣東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部署和珠海市委八屆五次全會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

2018年6月底,香華路完成了自行車專用道的改建,因臨近體育中心,許多市民表示經常來這裡鍛鍊,騎行在這條路上更加方便順暢了。

2017年以來,各區各部門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山形可看可達可憩”“水體要清要動要養”“岸線自然安全品質”要求,真正做好城市規劃,凸顯城市特色,努力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如今,成效已初顯,疏林草地透出山海美景,大小公園因地制宜,市民有了更多的休閒健身好去處,幸福感與日俱增。(珠海特區報 記者 鄭振華 攝影 吳長賦 宋愛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