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穫後地里又出「新苗',並且很多很多

今年對玉米種植戶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春天干旱有的區域播種推遲,有的乾脆改種別的作物,有的播後出苗差,缺苗斷壟;玉米開花期又遭遇高溫,導致花粒、禿尖、空杆;秋天個別區域雨水連連,出現穗腐或穗芽,而有的區域嚴重乾旱,不到秋收的季節整個玉米植株全部枯死,提前收穫。另外,大斑病、瘤黑粉病等病害;草地螟、粘蟲、玉米螟等蟲害在局部區域暴發,對產量都造成不小的影響。這些可以說是天災,我今天要說是不天災,而是玉米收穫後地又出現出苗的事。

玉米收穫後地裡又出“新苗',並且很多很多

在山西省屯留縣,我10月7日下鄉,玉米收穫後地裡隨處可見“玉米苗”,並且在幾個村莊都有這個情況。因今年秋節出奇的乾旱,玉米不到成熟時許多地塊已全部乾枯,機械收穫時籽粒落粒現象非常嚴重。落粒後,籽粒發芽出苗,所以田間玉米苗比春天播種後所出的苗還要多的多,當然也有的地塊和往年一樣乾淨。

玉米收穫後地裡又出“新苗',並且很多很多

原因分析:

1、乾旱:乾旱導致植株未成熟先枯死。所以選擇品種時一定要選擇相對較抗旱的品種。下鄉時也看到有的地塊雖有落粒,但相對少的多,老鄉說只要是這些種地塊,品種到後期仍的幾片綠葉。落粒越厲害的地塊,植株死的越早。

2、熟期短:個別品種生育期相對較短(正常成熟所需積溫低)。今年有幾戶更換品種時選擇了生育期相對較短的品種,結果比正常品種乾枯的更早,地裡落粒也相對較多。所以選擇品種也一定要考慮生育期。即使沒有今年這種特殊情況,也應選擇與當地積溫相適應的品種。

玉米收穫後地裡又出“新苗',並且很多很多

3、品種落粒:品種間的落粒性也有一定的差異,這是遺傳所致,所以選擇品種時尤其是機械收穫的區域,一定要考慮品種的落粒,以避免收穫時嚴重落粒,糟蹋糧食。

4、穗位偏低:個別品種自身穗位偏低,正常年份不足80cm,遇特殊年份,穗位更低,收穫時要麼收不到果穗,要麼恰好在穗位間,果穗易被粉碎“脫粒”,導致嚴重落粒。

玉米收穫後地裡又出“新苗',並且很多很多

5、新機收穫:新的收穫機械也是造成落粒多的一個原因。

6、技術指導不到位: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春天老百姓買種子時都承諾,有配套的技術指導、技術服務,其實只是一句空話,有許多時候只要能及時的技術指導,可避免許多事件的發生,但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指導。

請業界同仁們深思,也請多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