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這些三國時期的古地名,才能算合格的歷史地圖炮,否則免談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豪傑。三國時期可能是最受喜愛、粉絲最多的中國歷史片段之一,不但湧現了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還讓很多古地名更廣泛地為人所知。可是,也有一部分三國粉被其中的古地名搞的昏頭亂象,很難與現實中的地理方位對接起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這段歷史的充分了解。索性,我們就選取其中對歷史事件影響較大、出現頻率較高又相對生僻的八大三國地名闡釋一下,看看有沒你的家鄉,說不定還有助於你玩各種版本的三國遊戲呢。

弄清這些三國時期的古地名,才能算合格的歷史地圖炮,否則免談

關羽夜讀春秋

東漢末年經常出現司隸校尉這個名詞,比如何袁紹、李傕、曹操等都幹過這個官。其實除了幽、冀、並、青、兗、徐、揚、荊、豫、交、益、涼等十三州,最高長官叫州刺史部刺史或州牧,還有以首都洛陽為核心的轄地五郡的司隸州,也可以理解為首都所在的直轄州。總之,提到司隸就是洛陽及周邊了,司隸校尉基本就是京城老大了,不會偏差太多。討伐董卓時曹操等各路諸侯在酸棗會盟,這個地名聽起來挺有意思。雖說都有棗字,與當今的棗莊沒一點關係。這地方就是如今的黃河北岸的延津縣,隸屬河南新鄉。從會盟在酸棗可以看出來,當時的討董聯盟實力派多在黃河以北,黃河以南的特別是長江以南的大多打醬油,孫堅除外。

弄清這些三國時期的古地名,才能算合格的歷史地圖炮,否則免談

曹操許都

還有汝南,三國時是豫州下轄的一個郡,四世三公的二袁兄弟籍貫就是這裡。當今的汝南是一個縣,歸屬駐馬店市(地級)代為管理。就這樣,汝南變成了駐馬店。再說下曹操的創業發家之地,陳留。正是在這裡,曹操散盡家財募得了自己的私兵,開始了創業。這麼說吧,三國時的陳留基本可以理解為今天的開封,如今陳留成了開封的一個鎮名。陳留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漢獻帝繼位前就是陳留王,曹魏末帝曹奐禪位給司馬炎後,也被封為陳留王。曹魏始於陳留,終於陳留。

弄清這些三國時期的古地名,才能算合格的歷史地圖炮,否則免談

說起壽春,大家馬上會想到淮南袁術,以及曹魏末期司馬父子當政時候的淮南三叛,因靠近東吳勢力也從未消停過。如今的壽春已經是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的一個鎮了,與陳留的命運相似,令人扼腕。還有鄴城,就是今天河北臨漳縣,歸屬邯鄲市,原為袁紹集團的政治中心,後來曹操把漢獻帝仍在許都,把鄴城作為了大本營,曾經的銅雀臺就建在這裡。後來曹丕繼承曹操的魏王爵位,也發生在留守鄴城期間。

弄清這些三國時期的古地名,才能算合格的歷史地圖炮,否則免談

魏武王雕像

至於下邳、白馬、夷陵,分別是今天的江蘇徐州的邳州、河南安陽的滑縣、湖北宜昌市夷陵區,在此都發生過蕩氣迴腸的三國故事。雖然遠去的刀光劍影、鼓角爭鳴都化成了如今的安樂祥和、富裕繁榮,那些歷史卻從未真正走遠,值得我們永久的追憶和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