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張改琴是 當代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之一,其書法作品靈活自然、雄渾剛健、別具風格。多年來,張改琴刻苦磨礪, 筆耕不輟,成果頗豐,作品屢獲國家級大獎。在她擔任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期間,為推動我省書法事業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書法家張改琴當選為副主席。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每個書法家都得面對傳統和現代的關係。今天,傳統仍然傳遞出歷史歲月的輝光,但如何使傳統和現代能夠在個人心性價值上統一起來,使得書法既有文化本土性,又有當代審美的人類性,從而使書法發散出人文精神魅力,實在是有文化境界的書家必得面對的問題。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當我拜讀《張改琴書畫作品集》時,感到與這位未曾謀面的壟上女書畫家在書法的傳統與現代若干問題上,有諸多藝術觀點的相契相通,甚至有“德不孤,必有鄰”的感受。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可以說,張改琴在浮躁的時代堅持了內在心靈的寧靜,在商品消費主義甚囂塵上之時堅持了藝術的超越性。她厚重的繪畫,在筆墨情調中展示出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黃土高原神奇、蒼茫和生命張力;她的書法,在雄強的形態中包孕著傳統經典內在的理性審視和歷史吐納。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我注意到,張改琴在書法作品創作中,一方面堅持文人書法的性情書寫性和溫婉內在性,另一方面,又在其擅長的行草作品中加進北碑的凝重和大氣。她在中堂、橫幅、斗方、冊頁、楹聯、尺牘書寫中,找到了自己鮮活的生命體驗和淡遠氣息。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事實上,自我創作和走近經典關係重大,臨習過多容易油滑,臨習太少則易稚拙,如何在線條生拙中保持意態的鮮活,在帖學體系的書寫中融北碑的氣勢和內斂,使其下筆果斷爽利厚重澀行之中,顯示書家控制筆墨線條的能力和對漢字乃至於漢字包蘊承載的經史詩文的深刻體悟,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更寬泛地說,現代社會的漢字書法,不僅要為人類藝術尤其是抽象藝術做出自己的貢獻,而且要走向世界併成為人類能夠欣賞並共同擁有的藝術,其中的關鍵是必須形成世界性的審美形式共識,並解決文字審美線條化欣賞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文字書寫始終是一個底線。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對此,書法家既要悟得很高,還要筆墨表現得很妙。很多人內心都有,但很多人筆下沒有。內心有了,寫不出畫不出也不行。張改琴內心有了,筆下也有了,從而能創造出當代女性書法新價值——去掉書法火氣以後的沉靜與寬闊。在我看來,過分張揚火氣,使得一些書家丟掉了重要的腕上工夫和紙筆間的細微把捉,這其中拿捏的尺度非常重要。火氣太重不行,去掉火氣全是軟線條也不行。所以古人說書寫就是行雲流水,自然如水行於渠中。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當代世界籠罩著一種形式化、規格化的氣氛,人變得空虛並被虛無化了。印刷品氾濫,複製品使藝術日益走向商品化,對普遍性和個體性的追求導致形式化思想的充分膨脹。如何在日益信息化拼湊化的後工業文明中,保持住人間的詩意、生命的意義和藝術的理想,是邁向現代化的社會所必得關注的全球性問題。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書法在國際化的今天,代表了中國身份、中國立場、中國指紋、中國文化細胞,表徵出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核。可以說,只有將性情之書融合在人文底蘊之中的書法家,才能在細微的用筆轉換中表徵自我心性深度,才有不斷超越的明天。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甘肅是文化大省。歷史上不僅有聞名中外的伏羲文化和敦煌文化,而且有大名鼎鼎的草聖張芝、大書法家索靖。在這厚重的文化積澱中,張改琴的書法在文化的傳承中登上了新的高度——儘管其書法生態的多樣性和創作的地域風格特徵還有待加強,但是已經形成了自我的書法文化審美風貌。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我有理由期待朝氣蓬勃的甘肅書法隊伍在她的組織下,一定會在厚重的書法歷史傳統繼承中,創化出當代書法新精神新形態。

甘肅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張改琴的文化境界——走近經典並超越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