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父母知了

国庆假期已经过半,参加了几场聚会。

每次都会遇到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其中不少是两个孩子的父母,有的是两个男孩,有的是一男一女。其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第二个孩子明显会显得更懂规矩,更有礼貌。在和这些父母交流过程中,我讲了自己的观察结果,他们笑着说:“这大概是我们自我纠错的结果,第一个孩子没有经验,有时候比较纵容,坏习惯不少,自己看看也不顺眼,生了小的,就有意识地规避一些过去犯的错误,在习惯、行为规范上,该严格要求就严格要求,不然也是无法无天,那可真受不了,一个已经够呛了。”

这里当然只是家庭式聚会上两个二孩家庭的例子,不能说是普遍意义上的观察数据,但其中反映出来的反思意识和自我纠偏措施,相信只要稍有理性的父母也都会有所改变,只是程度不一样的差别罢了。

在九月份7次父母成长营的活动中,有许多父母已经表示出过去没有接受过这样的父母专业培训是一个盲点,导致自己对于孩子的教育完全处于自我的摸索之中,有时候难免偏颇,例如采取暴力手段或者无界限的物质奖励、保姆式的溺爱,导致孩子的成长“误入歧途”:孩子的性格、行为方式都变得乖张,容易情绪化,不稳定。这些后果只能父母来承担,幸好还有时间可以和孩子磨合,用改变自己的方式来促使孩子改变,这条路还是可行的。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有人戏称,是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都需要生两个孩子才能悟到,在第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摸索经验教训,第二个孩子才算有了依据修改订正。这么说对于大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好像他仅仅是“试错品”,这也是我致力于父母成长营的初衷所在:让每一个父母在生下孩子之后,就获得较合适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操作方式,让他们在原先的自我摸索的过程中有所参考和借鉴,但绝不是照搬照抄。

许多父母在自我摸索的过程中,往往首先成为两种类型:暴力式父母暴力式父母或者,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两类父母形式。暴力式父母比较容易理解,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暴力殴打小孩,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在访谈的父母中占了绝大多数,原因也许很简单,在没有合适的办法之前,这种方法至少是立竿见影的,再加上原生家庭,也就是孩子父母成长经历中也有类似的体验,他们便复制了自己父辈的这种粗陋教育方法,所以屡试不爽。

而另一种保姆式父母也很广泛:保姆式父母指甘当孩子保姆、过度保护孩子、过分服务孩子、为了孩子而牺牲自我和为“应试”推波助澜的家长,他们往往从幼儿园一直陪读到高中,甚至大学。保姆式父母往往会为了孩子的一切而糊弄自己的工作,工作不踏实,一门心思盯着和敦促自己的孩子做好唯一重要的事情——学习与补课,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保姆式父母无法理解具有人性关怀的家庭教育

保姆式家长不能理解具有人性关怀的家庭教育,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其一,额外的学习补课主要很多是反智的。有人性的家庭教育旨在使孩子说真话、走正路、做好人、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以及具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但补课与分数显然只顾急功近利的眼前,其本意不在人,而在分数。

其二,保姆式家长不是靠谱的榜样。孩子读初高中时,那些甘做陪读的保姆式家长正值壮年和事业黄金期,却为了孩子而懈怠自己的事业,如此家长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自身却不肯做拼搏进取和出色有为的“蓝”。殊不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最强大的成长逻辑之一。保姆式家长未能给孩子树立合格靠谱、坚毅担当和高大伟岸的榜样,所以他们无法给与有人性的家庭教育。

其三,保姆式家长减缓了孩子成长与强大的速度。“断奶”越早越有利于孩子成长,越有利于让孩子体验有人性的教育本质。唯有较早地学会独立、自主、责任和担当,才可堪称具备了相应的关键能力,才是有人性的家庭教育。但保姆式家长无疑推迟了这一切的发生,其看似用爱铺平的路实际上布满荆棘与陷阱。

时下经常听到的啃老族的巨婴中年人与佛系青年等,都是保姆式家长呵护下的“怪胎”。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何谓培根式家庭教育

培根式家庭教育,旨在使孩子固本源、扎深根和养正根,旨在使孩子说真话、走正路和做有人性的人,旨在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旨在铸造与敦厚孩子的仁爱之心和理想信念。此四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能,关乎孩子一生能否行稳致远。致力于此的家庭教育,就是有人性的培根式家庭教育。

“所有伟大都始于家庭。”家庭教育之所以应该培根,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首先,从应然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不卸任的导师,父母的存在就是榜样,对孩子永远都是影响久远的不言之教,父母是孩子人性、德行的奠基者。父母应该为孩子一生筑牢根基,为孩子涂抹上难以更改的生命底色,帮助孩子站得直、立得稳与行得正,这就是培根是家庭教育。

其次,从可能看,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培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比学校老师要更为长久、细腻与深入,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孩子内心深处,在耳濡目染中使孩子学说话、学做事和学做人,这才是直抵根本的培根式教育,是学校教育难以做到的。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再其次,从实然看,家庭教育就是在培根。孩子接受家庭熏染的时间远长于学校,孩子与家庭的联系和纠缠远超过学校,且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严重窄化为知识分数与智育,难以顾及人性之基的培根,对孩子品行重任的担当实际主要依靠家庭在完成,可见家庭教育实际承担的也是培根重任,因为从0岁到7岁之前,孩子绝大部分时间是和父母在一起的。

怎样实施培根式家庭教育

要改变保姆式家长和实施培根式家庭教育,需要做好如下四点。

首先,要保姆式家长要有自我纠正的勇气。

保姆式家长必须自我反思,必须对其隐蔽危害有客观认识、深刻揭示和有力批判,使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保姆式家长的失当和危害之处,必须让所有的父母要认识到,当家长也是一个事业,是需要培训和锻炼的。要做到这样的境界,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学者的研究、家庭教育研究会的深入研究与广泛传播、父母成长营的广泛举办与大力宣传等。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其次,要使家长与孩子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应该是做好你自己的事。对照这个原则,需要父母与孩子都尽量少干预别人的事情,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各安其位、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当家长努力做好了自己以后,一定能给孩子树立一个立得住和值得羡慕的榜样,这就是最有力和最成功的教育。当家长不过多操心孩子的事情后,孩子就需要自己多操心自己的事情,然后学会自立自强和责任担当。这是“早当家”和生命成长的表现,无疑是有价值的。一流的家长立榜样,二流的家长当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保姆式家长撑不起培根式家庭教育。

第三,要使家庭、学校、社会与个体自我教育彼此助益。

过去,人们始终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逻辑上讲,还应该包括孩子个体的自我教育。前三者主要是外部期望之“要我成为”的教育,而后者则是“我要成为”的自主选择教育。当前,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被窄化成了分数和应试升级,而对于生命自我教育的空间被忽视,家庭教育自动放弃了本该承担的主要功能——对人性、善良品质的坚守。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各复其位,即家庭教育应旨在培根,社会教育应重在养成社会性、规矩意识与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应旨在立德树人,自我教育应旨在满足兴趣爱好和放飞自我,他们之间只能彼此助益,而不能越俎代庖。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最后,要深入实施培根式家庭教育。其前提有二,一是透彻认识与大力倡导培根式家庭教育,二是深入与彻底地改变保姆式家长。深入实施培根式家庭教育,其基本是引导与教育孩子说真话、走正路和做好人,这应该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始终;其根本是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孩子的道德情操、仁爱之心和理想信念;其关键是家长要奋力做好和做强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溢满存在感、力量感与成就感的榜样。

在每一次父母成长营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互动环节,就是看看父母收获了什么,他们在微信群里经常会说自己收获很多、很大,然后继续追问究竟是哪些收获很多,很大时,他们也不会聊继续下去了,这说明什么呢?固有的思维改变是困难的,也不是一篇文章,一场分享活动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父母真正持之以恒的从细节做起,从每一天的规范做起,相信假以时日会有真正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