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老戲骨”三個字,一般都是用來形容演技精湛,滿是實力,而又不擅炒作的演員,而且,很多年輕演員都希望能夠與老戲骨飆戲,得其一二分的指點,以期在演技上取得突飛猛進的成績。所以,如果一個演員能夠被稱之為“老戲骨”,可以說是莫大的榮耀。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既是一個“老戲骨”,又是觀眾心目中的“反派專業戶”——馮雷。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光聽這個名字,你的腦海中可能根本不知道這是誰。那麼,你還記得《人民的名義》中的終極大boss趙瑞龍嗎?沒錯,這個角色的飾演者就是馮雷,現在是不是對於馮雷的面龐很清晰了?有意思的是,馮雷自從有了“反派專業戶”這個稱號之後,一直致力於改變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但是一部《人民的名義》一下子讓他又成功變身成為觀眾心中的“大壞人”了。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非科班出身的馮雷是如何修煉成一個有實力的老戲骨的吧!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馮雷一開始喜歡上表演主要是因為受母親的影響,他的母親是一名非常敬業的演員,在演藝事業上,給予了馮雷很多的引導和幫助。馮雷有天賦又肯努力,在拿下最佳男配之後,不免有些驕傲,他不僅出演過很多反派,還曾經演過智障,這種難度可不是 一般演員願意輕易挑戰的,當時的馮雷也不願意出演這種角色。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當時馮母瞭解到兒子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對兒子說了一句話:“你是想做一個明星還是做一個演員?你要學會打破自己去塑造人物!”。就是這麼一句話,說到了馮雷的心裡,慢慢地,他放下了所謂的偶像包袱,不計較角色帥氣與否,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當中,用心塑造。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值得一說的是,馮雷自小就很有表演天賦,他在13歲的時候,就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要知道,當時可是很多人想上春晚都上不了呢,小小年紀的馮雷,能力可見一斑。上了春晚之後的馮雷,感受到了表演的樂趣,決心要像母親一樣,做一名優秀的演員。隨後,他就進入了鐵路文工團,成為了一名演員。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但是那時候的他,沒什麼名氣,也沒什麼實力,只能是出演一些小角色,為別人作配角,當時年輕氣盛的他,哪裡吃得了這份苦呢?正趕上下海經商的潮流,馮雷不顧母親的勸阻,決定放棄擁有的演藝事業,轉戰商海。他帶著滿腔的勇氣從北京來到了深圳,準備大展拳腳,取得一番好作為,可他連做演員的苦都吃不了,又怎麼能在經商上取得成功呢?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而且,比起演戲來,馮雷對於經商更是一竅不通,由於管理不到位,招來的人也不夠負責,馮雷很快就賠得血本無歸了,最後連房租都交不起,只好關門大吉。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但馮雷卻不氣餒,他又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投資上,投資這樣的事,做好的,就賺得多;可要做得不好,有可能連家底都能賠光,很不幸的是,馮雷屬於後者。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一次次的失敗,讓馮雷越挫越勇,最後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賣衣服,這時候,馮雷終於明白,可能自己就是個做演員的料,做別的都不合適,也做不來。重新開始演戲的馮雷,因為有了創業失敗的經歷,他的表現成熟了幾分。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品嚐過創業失敗的苦之後,在演戲上,馮雷變得能豁出去了,他很少用替身,有一次拍戲時,不小心大腿骨折了,在進行短暫的治療之後,他打著支架一瘸一拐地回到了拍攝現場,繼續拍攝,連需要跑步的戲份都沒有落下。所以說,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只要你肯努力,哪怕不會成功,也一定會有所收穫,但是如果你連一點苦都不肯吃的話,只有失敗在等著你。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剛接觸演戲的時候,馮雷大多出演一些文靜的美男子,他年輕的時候和翟天臨很像,有幾分溫文儒雅的美男子風度,後來就因為出演了一個“惡少”的形象,讓觀眾記住了他的“壞”,自此就開始了“反派專業戶”的道路,承包了大多數的“反派”,而後他意識到自己需要突破,在憑藉一些正面角色,讓自己的形象回春之後,馮雷遇上了“趙瑞龍”,一下子又回到了“壞人圈”。

13上春晚,曾經商失敗窮到和吳秀波一起擺地攤,今成實力老戲骨

在馮雷看來,他演戲的最大動力就是自己喜歡,只有自己從本心裡喜歡一個事物,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並把這件事情做好,也只有喜歡,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至於火不火,他從來都不在乎。不得不說,正是因為馮雷有這樣的想法和覺悟,才成就了他“老戲骨”的風度,令人敬佩。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