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里的大街小巷

文昌裡位於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文昌橋東,本地俗稱“城外”,因為古代撫州有城牆,而文昌裡地理位置處於城牆之外,有”東方莎士比亞“之稱的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生於斯長於斯。雖然由於歷史原因,古城牆早已拆毀殆盡,但這個“城外”的俗稱一直沿用至今,也算是一種城市發展進程的歷史記憶。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宋代文昌橋

“城外”的文昌裡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曾經工商業態繁華,主要街巷有:大公路、橫街、直街、太平街、河東灣、東鄉倉、竹椅街、靈芝山、前進路、正覺寺路、汝東園、亭子下、姜行街、菜園裡、爐子廠、下谷廠、打船廠、關口巷、楊陳巷、饒家巷、過家巷、郭家巷、席家巷、陳家巷、自立巷、李家巷、東湖庵、萬家巷、郭家灣、老谷廠、三角巷、太平巷、劉家井、官溝上、胡李巷、榔樹下等等,其中大公路、橫街、直街、太平街、郭家灣、河東灣、東鄉倉為主幹,其他街巷為支線。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文昌門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橫街

在上世紀特殊年代裡,連街巷命名這種極為嚴肅的事情,也可以朝令夕改。當時,當權派把“城外”文昌裡的部分街巷名稱當作“封資修”的產物要求改名,如大公路改為解放大道,太平街、直街、郭家灣改為東風路,靈芝山改為反帝路,橫街改為挺進路等,紛紛鉻上了時代的痕跡。那個特殊年代結束之後,大部分街巷恢復原名,使地名的歷史延續性得以保護。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正覺古寺 朱益明 攝

古時,“城外”的文昌裡行政區劃屬於港東廂,是臨川縣城郊五廂(外東廂、港東廂、外南廂、外西廂、外北廂)之一,具有深厚的臨川歷史文化底蘊。清乾隆《臨川縣誌》載:“港東廂為圖者二,有土阜、靈芝,明進士湯顯祖祖墓在焉。其橋三,曰文昌,曰孝義,曰小橋,東湖水此入河。其井一,曰文昌橋頭井。其寺二,曰孝義,有晉太傅王祥祠,有臥冰池,曰正覺,中有籜龍軒,前有湖為東湖,通文昌橋下水,謝逸諸賢有夜泊詩,古有放生池今堙為田。”這段文字記載中僅提到了文昌裡區域範圍內的文昌橋、孝義橋、孝義寺、正覺寺等歷史古蹟,其實在文昌裡大街小巷上還有“國保單位”玉隆萬壽宮(撫州會館)以及位於靈芝山百年曆史的聖若瑟大教堂等中西風格歷史建築。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玉隆萬壽宮

“東方莎士比亞”明代戲劇家湯顯祖誕生地文昌裡的大街小巷

百年曆史的聖若瑟大教堂

至今,文昌裡歷史文化街區格局脈絡依然明晰,仍保留體量規模十分宏大的明、清、民國等時期贛派風格歷史建築,被譽為撫州的“歷史檔館”和“老城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