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這首經典的婉約詞寫得無比淒涼,讀後讓人不禁爲之心痛!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詞是北宋著名的婉約派詞人秦觀的代表作之一,而秦觀雖然身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可他卻沒有走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的詞路,而是選擇了修辭更為婉轉,表現更為細膩的婉約派,並且他作為北宋後期著名的婉約派詞宗其在文學上的成就也不比蘇軾差到哪裡去。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秦觀因蘇軾的推薦成為了太學博士、國史院編修等官,也同樣因為蘇軾而被貼上了舊黨的標籤,在新黨得勢後遭一貶再貶,好不容易等到徽宗上臺大赦天下,但那個時候的秦觀卻已經心灰意冷,最終死在了回橫州的路途中。

秦觀這首經典的婉約詞寫得無比淒涼,讀後讓人不禁為之心痛!

這首詞就是秦觀被貶到郴州時所作,而在此之前,他已經被貶了幾次了,從京城被貶到杭州,從杭州被貶到處州,又從處州被貶到郴州,但不幸的是秦觀在郴州寫下這首詞後沒多久,他就再次遭貶被貶到了橫州,最終在新黨的折騰下,秦觀被貶到了雷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海康,其遭遇簡直之慘,從這首詞中感受一下當時秦觀的心情吧。

秦觀這首經典的婉約詞寫得無比淒涼,讀後讓人不禁為之心痛!

詞的上片起句就直接交代了詞人孤獨淒冷的處境,寥寥八個字就勾勒出一幅悽清的畫面,濃霧瀰漫的夜晚,詞人在旅舍中看著窗外,但無論是樓臺還是渡口都被濃霧所遮蓋,詞人迷茫的情緒溢於言表,躍然紙上,直接點明下一句"桃源望斷無尋處"。而後兩句進一步渲染這個貶所的淒冷,"孤""寒""暮"等字既寫突出了景也將詞人心中的愁緒表達了出來。

秦觀這首經典的婉約詞寫得無比淒涼,讀後讓人不禁為之心痛!

若說寫景是為了給抒情作鋪墊,那麼下片的敘事就是抒情的引子了。"驛寄梅花"表示詞人收到了遠處友人的問候,"魚傳尺素"則是東漢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中的典故,意為傳遞書信,而詞人收到的這些問候安慰卻不僅沒能解掉詞人心中的愁緒,反而讓詞人愈加心煩了,詞人給人的感覺就如同抑鬱症患者一樣,空洞的開導關懷不僅不會解開他心中的結,反而會讓他更為煩惱。最後兩句則寓情於景,詞人努力學習參加科考當官,本是為了百姓為朝廷做一番事業,可最後怎麼就被捲入政治鬥爭之中去了呢,就如同那被迫流入瀟湘的郴江一樣。詞人心中的憤懣之情不禁讓人為之心痛,這麼一位文學大家,卻屢次被貶,悲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