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杜牧曾在《題茶山》一詩中讚道:“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

一、茶名之美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莊子·逍遙遊》曰:“名者,實之賓也。”所以名諱很重要。我國茶葉的名稱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是地名家茶樹的植物學名稱。從這類茶名我們一眼可瞭解該茶的名種和產地,如西湖龍井、武夷肉桂、閩北水仙、安溪鐵觀音等。

第二類是地名加茶葉的形狀特徵。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銀針、古丈毛尖等。

第三類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稱。如廬山雲霧、敬亭綠雪、舒城蘭花、恩施玉露等。

第四類是動人的傳說或典故。如碧螺春、大紅袍、鐵羅漢、水金龜、白雞冠等。

其他統統可歸為第五類。這類茶名有的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茶、金佛等;有的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銀猴等;有的反映了採茶時令,如穀雨春、不知春等。

賞析茶名之美,實際上是賞析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從中不僅可以感受道茶文化,還可以看出茶人的藝術底蘊。

二、茶形之美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我國的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再加工茶等種類,其外觀形態各有千秋。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多屬於芽茶類,一般都是由細嫩的芽茶精製而成。以綠茶為例就可細分為光扁平直的扁茶形、細緊圓直的針形茶、緊結如螺的螺形茶、彎秀似眉的眉形茶、芽壯成朵的蘭花形茶、單芽扁平的雀舌形茶、圓如珍珠的珠形茶、片狀略卷的片形茶、細緊彎曲的曲形茶、以及捲曲成環的環形茶等類型。

烏龍茶(青茶)屬於葉茶,採青時一般要到長出駐芽後的一芽三開片才採摘,所以製成的成品茶顯得“粗枝大葉”。但在茶人眼中,烏龍茶也有烏龍茶之美。例如安溪“鐵觀音”即有“青蒂綠腹蜻蜓頭”、“美如觀音重如鐵”之說;武夷巖茶則有“綠葉紅鑲邊”的美稱。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對於茶葉的外形美,審評師的專業術語有顯毫、勻齊、細嫩、緊秀、緊結、渾圓、圓結、挺秀等。而文士茶人們更是妙筆生花,宋代丞相晏殊形容茶的顏色之美為“稽山新茗綠如煙”;蘇東坡形容當時龍鳳團茶的形狀之美為“天上小團月”;清代乾隆把芽茶形容為“潤心蓮”,並說“眼想青芽鼻想香”,足見其豐富想象力。

三、茶色之美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茶葉的色澤給人一種質量的美感。茶色之美包括幹茶的茶色、葉底的顏色以及茶湯的湯色三個方面,在茶藝中主要是鑑賞的湯色之美。不同的茶類應具有不同的標準湯色。在茶葉評審中常用的術語有“清澈”,表示湯色鮮明而有活力;“鮮明”,表示湯色明亮略有光澤;“明亮”,表示茶湯清淨透明;“乳凝”,表示茶湯冷卻後出現的乳狀渾濁現象;“渾濁”,表示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是劣質茶的表現。

對於具體色澤按審評專業術語有嫩綠、黃綠、淺黃、深黃、橙黃、黃亮、金黃、紅豔、紅亮、紅明、淺紅、深紅、棕紅、暗紅、黑褐、棕褐、紅褐、薑黃等。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鑑賞茶的湯色宜用內壁潔白的素瓷杯或晶瑩剔透的玻璃杯。在光的折射作用下,杯中茶湯的底層、中層和表面會幻出三種色彩不同的美麗光環,十分神奇,很耐觀賞。茶人們把色澤豔麗醉人的茶湯比作“流霞”,把色澤清淡的茶湯比作“玉乳”,把色彩變幻莫測的茶湯形容成“煙”。唐代詩人李郢寫道:“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足見茶湯的美麗。

四、茶香之美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茶香有的甜潤馥郁,有的清幽淡雅,有的高爽持久,有的鮮靈沁心。按照評茶專業術語,僅茶香的性質就有清香、高香、濃香、幽香、純香、毫香、嫩香、甜香、火香、陳香等,按照茶香的香型可分為花香型和果香型,或細分為板栗香、木瓜香、蘭花香、桂花香等等;按想起的表現可分為馥郁、高爽、持久、濃郁、濃烈、純正、純和、平和等。

唐代詩人李德裕描寫茶香為:“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溫庭筠寫道:“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在他們的筆下茶的“蘭氣”、“疏香”使人飄然欲仙。古代的文人特別愛用蘭花之香來比喻茶香,因為蘭花之香是世人公認的“王者之香”。王禹珃稱茶香曰:“香襲芝蘭關竅氣”;范仲淹稱讚茶香曰:“鬥茶香兮薄蘭芷”。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對於茶香的鑑賞一般至少要“三聞”。一是聞幹茶的香氣,二是聞開泡後充分顯示出來的茶的本香,三是要聞茶香的持久性。聞香的辦法也有三種,一是從氤氳上升的水汽中聞香,二是聞杯蓋上的留香,三是用聞香杯慢慢地細聞杯底留香。

茶香有一大特點,就是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據駱少君研究員主編的《飲茶與健康》介紹:“茶葉中已發現有約700種香氣化合物,各類茶的香氣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這些物質有的在高溫下才揮發,有的在較低的溫度即可揮發,所以聞茶香既要熱聞、溫聞又要冷聞,這樣才能全面地感受到茶香之美。

五、茶味之美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茶有百味,其中主要有“苦、澀、甘、鮮、活”。

苦指茶湯入口,舌根感到類似奎寧的一種不適味道;澀指茶湯入口不適的麻舌之感;甘指茶湯入口回味甜美;鮮指茶湯的滋味清爽宜人;活指品茶時人感到舒適、美妙、有活力的心理感受。

在此基礎上,審評師們對茶的滋味有鮮爽、濃烈、濃厚、濃醇、醇爽、鮮醇、醇厚、回甘、醇正等贊言。

品鑑茶的天然之味主要靠舌頭,因為味蕾在舌頭的各部位分佈不均,一般人的舌尖對鹹味敏感,舌面對甜味敏感,舌側對酸澀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所以品茗時應小口細品,讓茶湯在口腔內緩緩流動,使茶湯與舌頭各部分的味蕾充分接觸,以便精細而準確地判斷茶味。

茶有五美,你知道嗎?

茶如人生,亦有百味。蘇東坡擬人化地把茶稱為葉嘉先生並寫了《葉嘉傳》。在其中,他借皇帝之口說:“葉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氣飄然若浮雲。”“吾始見嘉,未甚好焉,久味之,殊令人愛。”

只有愛茶,才能成為不俗的茶道中人。茶“森然可愛不可慢,肉清骨膩和且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