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中国检察官》专访海南省澄迈县

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论

编 者 按

作为全国第一个省级自贸区,海南的发展一直受到全国瞩目。海南检察机关又有怎样的检察产品服务海洋强省建设?《中国检察官》本期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唐论,一起看看澄迈县检察院在服务涉海法律监督方面的做法。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唐论接受专访

《中国检察官》:请您介绍一下海南省澄迈县以及澄迈县人民检察院的情况。

唐论: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有世界长寿之乡、世界富硒福地、中国绿色名县的称号。境内有1个省级开发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以及1个国家级枢纽港。近年来,澄迈县积极实施“三县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产业强县,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现已成为海南省19个市县中的第三大投资体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海口和三亚,是海南重要的经济板块之一。

澄迈县检察院目前内设机构设为“五局一部”,即公诉局、侦查监督局、诉讼监督局、检察业务管理局、检察事务保障局、政治监察部、及派驻老城、福山检察室。现有在职在编干警66人,队伍平均年龄为 39 岁,其中35岁以下干警占全院干警人数比例为44.3%,36岁至45岁的占比22.9%,队伍呈现年轻化优势。全院共设13个检察官办案组。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唐论检察长介绍澄迈县检察院

基本情况

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中国检察官》:自提出自由贸易区及海洋强省战略以来,海南的发展一直受到全国瞩目。我们了解到,海南省检近期部署增设了海洋检察室以期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服务。澄迈检察院也成为首批挂牌成立海洋检察室的检察院。为此,澄迈检察院又将为地方发展提供怎样的检察服务产品呢?

唐论:澄迈县海域面积47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4公里,老城境内的马村港,是全国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并设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马村口岸。金马现代物流中心依托马村港,着力打造成我省最大的物流园区,老城境内还建有跨海电网联网工程。老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近海靠海的先天地理优势,在老城增设海洋检察室,更能够体现检察监督触角靠前,检察服务扎实到位,对保护好澄迈的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老城海洋检察室设立后,我们将围绕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贸易港建设,围绕海洋强省战略,充分发挥职能,

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依法履行涉海刑事诉讼监督、海事行政执法监督、发现海洋公益诉讼线索、开展海洋法治宣传教育、监督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参与海洋治安综合治理、营造涉海法治营商环境等7项职责,促进依法治海用海管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努力创造一流涉海营商环境。发挥海洋检察室职能提供优质检察服务产品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方面打开工作局面。

一是加强对涉海刑事诉讼案件的监督力度。联合公安、边防等部门严厉打击破坏海洋环境违法行为,如我院今年提前介入一起非法盗挖、收购海砂案件,未经处理的海砂流入建筑市场将会影响建筑质量。我院多次牵头召开案件分析会引导公安机关侦查,研判罪名,以非法采矿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批准逮捕了全省首起非法盗挖、收购海砂的2名犯罪嫌疑人,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

二是主动服务海上重点项目建设。今年5月,省重点项目“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第二回联网工程海底电缆路由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抢建定制渔网的情况,抢建的180张渔网中仅19张符合赔偿标准。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根据省政府、澄迈县委县政府关于渔网设施和障碍物清理工作的要求,我院老城检察室干警全程参与监督清理工作的推进,对抢建定制的渔网依法进行拆除,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是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与县公安局、港务局、海洋局、边防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建立联席会议等协作机制,共享海岸、口岸的治安管理、涉海违法犯罪线索等信息,加强执法监督。

四是设立海洋检察室后,全程无人机航拍掌握海岸线情况,并且从中排查公益诉讼线索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检察干警使用无人机

进行“网格化”公益排查

实现派驻检察室从“职务犯罪侦察兵”

向“检察监督侦察兵”顺利转变

《中国检察官》:可以说积极利用派驻检察室,延伸法律监督职能是海南检察做好各项工作的一大法宝。十九大以来,检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派驻检察室这一工作机制,您又有怎样的思考?

唐论:派驻检察室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派驻乡镇检察室兴于海南,自设立以来,在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强化基层法律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成绩。新时代发挥好派驻检察室职能,我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聚焦主责,找准定位。之前,派驻检察室作为县级检察院的基层派出机构,其核心的工作就是收集职务犯罪线索,其核心的定位就是职务犯罪侦查兵。但目前由于检察机关职能调整,派驻检察室的工作重心也将随之转变。所以新形势下派驻乡镇检察室要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加强基层执法司法活动监督、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动适应监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派驻检察室的工作聚焦到检察监督这一主业上,

实现派驻检察室核心职能从“职务犯罪侦察兵”向“检察监督侦察兵”顺利转变。

二是科学统筹,突出重点。派驻检察室主要职责有:接受公民来访、举报、控告;对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的司法活动开展法律监督;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基层行政执法监督;法治宣传;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等。要把这些职能都发挥好,就必须进行科学统筹,既要确保各职能的平稳开展,又要重点突出。目前我们派驻检察室的重点工作,就是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和参与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同时,通过内部联动,开展好其他法律监督职能和法治宣传职能,如联合侦监部门做好立案监督工作,联合刑事执行监督部门做好社区矫正监督工作,联合未检部门做好法治进校园等法治宣传工作。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作效能。光靠双腿和车轮子的巡回排查工作已经难以适应目前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了。特别是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进行全景区域调查才能确定是否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对此我们根据省检察院的要求,给两个派驻检察室都配备了无人机,并进行了网格化的无人机拍摄式的排查,极大地提高了发现线索的能力。

四是强化检察室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检察公信力。乡镇检察室干警是直接接触群众的“排头兵”,检察室干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认同感。因此要大力加强乡镇检察室队伍建设,在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检察公信力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老城检察室干警实地走访

澄迈白莲某海产品加工厂

公益诉讼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中国检察官》:自2010年国家大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环境保护一直是海南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澄迈检察院在服务环境保护,发力公益诉讼方面又有怎样的举措?

唐论:近年来,我们围绕省院部署的“绿色宝岛·生态检察”“增绿护蓝·公益诉讼”等大专项活动,结合澄迈发展特点和当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将“大专项”细化为若干“小专项”,如开展了破坏林地资源专项整治工作、打击非法开采粘土生产、销售实心粘土砖专项整治工作、海岸线整治专项活动和清理非法占用农用地工作、打击“伪共享农庄”、海岸线无人机航拍网格化排查工作等等“小专项”活动,注重从细微之处着眼,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深挖细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损失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生态环境破坏线索,切实保护澄迈的生态环境。

如2016年,我院派驻乡镇检察室在走访永发镇时,有群众反映该地烧制红心黏土砖的“黑砖厂”泛滥,乡镇检察室干警随即到永发镇弄水岭地区实地调查,发现该地区10余家“黑砖厂”长期违规占用农用地生产实心粘土砖,对山林地貌造成了严重破坏。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检察机关立即牵头成立调查组,深入打击“黑砖厂”。

2016年5月7日,县公安局出动150名警力、30余辆警车突击检查非法砖厂,依法传唤涉案当事人58名、扣押挖土机、运输车20多辆,刑拘7人。我院批捕了7名砖厂责任人,起诉5人,法院均做有罪判决。又如,今年以来,我院围绕“增绿护蓝·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初查公益诉讼线索11件,立案11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6份,查处违法占地面积427.881亩,督促补植复绿面积51.81亩,监督拆除违法建筑物311幢,面积40570.39平方米,追缴生态修复费用101万元,追缴水土保持补偿费144.627万元,公益诉讼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老城检察室联合澄迈县环保局

前往某砖厂开展环保检测

《中国检察官》:我们了解,澄迈检察不仅检察业务取得良好效果,检察宣传工作也卓有成效,今年获得检察机关第三届微电影专题片等新媒体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奖。能否分享一下澄迈在做好检察宣传方面的经验。

唐论:在检察宣传工作方面,我院注重在“整合、融合、聚合”上下功夫,将检察宣传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促进提升基层检察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一方面,创新宣传载体,比如我们建立“公益诉讼+邮路”宣传模式,组建一支邮递员组成的志愿者宣传队伍;建立公益诉讼联络员队伍,通过信息联络员将公益诉讼政策向广大基层群众传播;探索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在乡镇举办普法文艺汇演,通过表演小品、快板、朗诵等形式,生动演绎和普及公益诉讼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适应快节奏时代,精心制作短视频,今年我们拍摄了《公益诉讼在你身边》《检察公益诉讼》等公益诉讼题材短视频。同时,我们还结合打击伪“共享农庄”公益诉讼案件,正在筹备拍摄一部公益诉讼微电影。在宣传短片中探索创新,通过琼剧的表演形式,将公益诉讼职能娓娓道来,具有较强本土特色。

此外,我们在全县各乡镇设立了16块宣传栏,滚动展示检察职能宣传海报,通过寓意于画的方式,增强检察宣传的直观感和记忆点。在全县33块公共候车厅广告牌等人流密集场所,张贴展示公益诉讼宣传海报,多种手段加强检察宣传。在老城检察室警示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打造“澄迈县法治教育基地”,这也是全县第一个法治教育基地,我们还将整理汇编办理的案例,借助电子触摸屏等现代化宣传载体,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工作成效。

<检察长访谈第10期>|海南澄迈:立足派驻检察室,实现涉海保护领域监督全覆盖

唐论检察长一行到

海口港马村港区项目现场调研

中国检察官的时代品格

《中国检察官》:唐检,感谢您今天给我们分享了澄迈县一些特色的工作模式和有益经验,访谈的最后,能否请您谈一下新时代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官应该具备怎样的时代品格?

唐论:我认为新时代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官应该具备四点素质。

一是要讲政治。检察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在工作中要坚决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政治上过硬。

二是要加强专业化学习。要不断学习储备法律知识,不断丰富办案经验,不断总结提升。

三是要有责任心。在细微处用心,每一份法律文书的写作,每一宗事实的认定都要仔细揣摩,确保办理的案件质量过硬,经得起检验。

四是要有正义感。不能仅满足于就案办案,对因犯罪而遭受损失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应该想方设法弥补。例如很多破坏生态资源的犯罪,惩罚了犯罪分子,但后续的生态环境的修复也应该持续关注,尽量减少国家和社会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