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小李在石家莊一家早教機構從事教育培訓工作,作為石家莊工薪階層的一員,她每個月稅前是5000元工資。

但是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小李發現自己的工資每個月總少了幾百元錢。諮詢財務總監後,小李瞭解到,先前公司的社保制度不完善,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已經在陸續補繳員工“五險一金”中的相關費用。

“我們年輕人對社保幾乎沒有概念,只知道每個月有3、400元錢是社保的費用,具體怎麼計算的還真的不清楚。”小李對快樂沃克君表達了她的疑惑。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快樂沃克君幫她算了一筆賬。

如果按照石家莊社保最低基數3263元繳納社保,每個職員應該繳費1301.92元,其中公司繳納965.84元,個人承擔336.08元。

如果按照真實工資5000元繳納,每個員工應該繳費1994.99元,其中公司繳納1479.99元,個人承擔515元。

也就是說,小李現在每個月要多繳近200元的社保費用。

聽到這裡,小李非常開心的對快樂沃克君說,”這是不是說明我們公司的社保制度正在規範化啊,雖然每個月的收入少了一點,但是這樣我心裡踏實多了。“

其實,不只是小李的公司,我國的社保制度都在進一步的規範化。

今年7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宣佈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目前,稅務總局、財政部、人社部、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五部門正在聯合推動徵管職責劃轉工作。

這項政策被輿論稱為“社保費改稅”,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有聲音認為這項政策將規範企業社保繳納行為、切實提高個人社保待遇,也有聲音認為這會加劇企業負擔、減少個人可支配收入。

這項新政策究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對於企業而言,有哪些巨大的影響?快樂沃克君為您詳細解讀。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社保費“兩局分徵”局面結束

首先,我們先弄懂一個問題,在國家規定稅務部門徵收之前,社保費是由哪個部門徵收的呢?

原來,之前各地社保費的徵收機構全國並不一致,有的地方是由稅務部門來徵收,有的是由社保部門來徵收。

也就是說,存在兩個部門徵收的局面。而這一局面的形成有其歷史和政策原因。

根據國務院1999年出臺的《社會保險費徵繳暫行條例》規定,社會保險費的徵收機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可以由稅務機關征收,也可以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徵收。

2011年正式實施的《社會保險法》依然沒有明確規定社保費的統一徵收機構,只籠統提出,“社會保險費實行統一徵收,實施步驟和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在沒有統一規定的情形下,各省份的徵管模式也不一樣。如,自2017年1月1日起,河南省社會保險費改由地方稅務機關統一徵收。而根據媒體2016年底的統計,有20多個地方稅務部門實現了稅務機關代徵社保費。

而各項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的政策,結束了五項社會保險在不同地區分別由社保經辦部門和稅務部門徵收的局面,統一了徵收體系,結束了“分徵”的局面。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直接關乎你的醫保救命錢、

退休“養命錢”

社保費本來就一直在收,誰收不一樣?有些人可能不以為然。

其實,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這項新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過去,個稅和社保由稅務和社保兩個部門分別徵收,單位在向社保部門申報社保繳費基數時,私下搞點小動作是很常見的,“低繳”甚至成了業界公開的秘密。也就是說,雖然每個人的工資條上,每月都會被扣掉一部分社保費用,但很多企業並未按照員工的實際收入進行繳費,大都是按照當地社會保險繳費標準的下限進行繳費。

根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超過七成的企業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為職工繳納社保,其中32%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下限繳納。也就是說,大多數職工都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社保待遇。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而這帶來的直接影響是,醫保救命錢變少、退休“養命錢”打折、工傷、生育等各項費用的減少。

首先,從醫保來說,雖然繳費數額多少,並不影響醫保報銷的比例,但瞧瞧自己手裡那張醫保存摺,就會發現有點不對勁的地方。單位少報繳費工資,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我們醫保賬戶中的“救命錢”。繳費工資報少了,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也就相應減少了。因為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的比例是繳費工資的3%左右,如果單位少報1000元工資,那麼每月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會減少30元,一年算下來就少了360元。

第二,單位少報繳費工資,還會影響到職工退休後的“養命錢”。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其中,基礎養老金依據參保人員在職期間的繳費工資和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的比值計算。職工繳費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也會越高,同時個人累計賬戶金額也會越多,退休時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也越高,反之則越低。

第三,受少報繳費工資影響的,還有職工工傷待遇。如果職工發生工傷,其工傷殘津貼、工傷職工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待遇的發放,都參照職工申報的繳費工資計算。以發生四級傷殘為例,如果單位少報1000元,職工將少拿傷殘補助金21000元,同時每月還將少拿750元傷殘津貼。單位省了小錢,卻會給職工帶來巨大的損失。

第四,女職工如果生育需要申請生育津貼的話,這筆錢也跟社保繳費基數有著直接的關係。以北京市為例,生育津貼是以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月繳費平均工資為基數,如果單位社保低繳的話,員工能拿到的生育津貼自然也就按照被做低的基數計算了。所以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月薪一萬多的女職工,生育津貼卻只有每月幾千元,有人被扣完雜七雜八的費用之後,竟然還欠單位錢。

這些局面,將在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後得到直接的改善。

依靠稅務部門長期形成的經驗豐富、強有力的徵收隊伍和系統,社保費徵收將更加規範化,也將保證社保基金的及時入庫,有效保護參保人的權益,同時也會減少甚至杜絕少繳社保的問題。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企業足額繳社保每年成本200萬?

高壓下盼減負


雖然只是變了一個收錢的部門,但這個改革直接關係著企業和員工的錢袋子。

從員工可以享受的社保待遇來說,社保費用改由稅務徵收當然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社保的合規繳納將直接提高企業的社保負擔,明顯增加社保繳納不規範企業的用工成本。輿論普遍擔憂這會引發大企業裁員潮和小企業倒閉潮。

近年來,企業所面臨的人力成本過高問題已經飽受詬病。

此前,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29.8%(包括養老20%、醫療6%、失業2%、工傷1%、生育0.8%),個人已經達到11%左右,合計超過了工資的40%。

2016年雖然調整了部分險種的繳費費率,但下降幅度並不大,例如繳費佔最大頭的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從20%下降到19%,只下降了一個百分點,還是讓企業覺得降低比例太少,減負作用有限。

那麼企業足額繳納社保,成本到底提升多少?

答案是,20%或以上!

以北京為例,2018年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為3387元,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的繳費基數下限為5080元。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如果企業僱傭的某位員工每月實際收入為1萬元(注: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總額的月平均數作為本年度月繳費基數,包括獎金),則新政實施前後對於企業的影響如下:整體來看,若一家北京的企業之前按照最低下限標準給員工繳納社保,完整合規按實際薪酬繳納社保,企業應為該員工補足的社保差額為1860元/月,員工個人部分補足的社保差額為640元/月;

簡單來說,我們假設一家北京的企業人員規模100人,按照員工上年實際月均收入1萬元(注:同上),若之前按下限繳納,則合規足額繳納社保後,對應企業需補足的成本每月近20萬,每年超過200萬,人員成本上升約20%

“現在經濟形勢不好,企業本來就挺困難的,以前把社保做低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企業算工資,一般說的都是稅前的,可員工算工資,一般都是指實際拿到手的。假如一個員工到手的工資有一萬多,那企業實際付出的可遠遠不止這個數,大概要一萬六七的樣子,很大一部分都是稅、住房公積金和社保的費用。現在缺人缺得厲害,卻不敢招人,就是因為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招不起、不敢招。”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經理李先生表示,大家當然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合規合法,企業也不用冒著被查的風險,但希望政府部門也能體諒一下企業的難處,減輕一下企業的負擔。

其實,嚴格執行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繳費義務是每個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法定義務。這樣的話,對所有的企業來講更公平,對所有的勞工更公平,這是實行制度公平和福利待遇公平的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創新。

當然,國家為了減弱此次改革對企業的衝擊,在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快樂沃克幫闢謠:

國家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新政一出,各種分析和謠言四起,不少企業陷入恐慌。接下來,快樂沃克君就對這些流言一一闢謠。

一、 不幫員工買社保?飛機都不讓你坐了!

闢謠:

前段時間,發改委的確發佈了關於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航的一則意見——發改財金〔2018〕385號,其中還稅務總局的聯合署名。

公告裡有一條說的是,社會保險領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坐飛機也將受限——

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的;

用人單位未如實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且拒不整改的;

應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具備繳納能力但拒不繳納的;

……

因此,各位企業負責人需要注意,不幫員工買社保不至於被列入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名單,但是拒不整改、拒不繳納的話,就會被認定為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坐飛機將受限。

二、未交或未交齊社保,過去欠費會被追繳?

闢謠:

在新政頒發之後,確實有部分地區發佈了社保催繳的文件。

比如,

2018年6月25日,黑龍江稅務局發佈社保催繳的文件,表明稅務已正式接管社保費的徵收職責。

2018年8月17日,廣州正式開始,追繳從開業至今社保,稅務質疑通知書來了!

在民營經濟較為集中的江蘇省,最近常州、連雲港、蘇州、南通等多個地區稅務局紛紛對欠費企業下達社保費文書送達公告。8月24日,江蘇省常州市裕華玻璃有限公司被稅務機關追繳10年的社保,共180萬!

社保追繳問題甚囂塵上。

社保變臉,工資減少?社保新政中那些謠言關係你我!

9月18日,《新聞聯播》播放了一條重磅聲明:

要求各地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對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徵繳參差不齊等問題,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國家稅務總局等四部委答社保徵管問題中表示:

1、嚴禁自行集中清繳

“必須按照國務院明確的‘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已定部署,確保社保現有徵收政策穩定,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絕不允許擅自調整。對歷史形成的社保費徵繳參差不齊等問題,嚴禁自行集中清繳。”李總理在9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特別強調。

2、穩定企業和市場預期

李總理說,目前全國養老金累計結餘較多,可以確保按時足額髮放。在當前宏觀經濟大背景下,無論如何不能增加企業負擔,影響企業和市場預期。

3、

各地一律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

總理明確要求,稅務總局和人社部要就此共同發聲:在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前,各地一律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

“有關部門要派出督查人員督查地方工作,絕不允許自行調整和集中清繳。國務院督查組和審計署要隨機開展暗訪,發現此類問題要堅決予以糾正,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要嚴肅處理。”總理說。

4、降費率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李總理要求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社保徵收機構改革到位後社保費率降低等問題,與徵收體制改革同步實施,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穩定市場預期。

國家層面再一次釋放降低社保費率為企業減負信號。

社保費徵收的變革,勢必會對說每一個企業以及每一個人的收入產生影響。而國家 降低企業成本的措施也將陸續出臺。

對於新政,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區 和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