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繼985工程和211工程以後,代表我國高等教育高水平的雙一流工程逐漸被廣大網友所認可,雙一流包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共有42所,39所為目前所有的985高校,餘下三所為211高校。

而根據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層次劃分來看,A類高校有36所,B類高校有6所(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雖然位列該工程的高校都有鉅額的科研基金來源,但與985和211不同的是,雙一流工程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鐵飯碗,而是存在5年為一週期建設成果考核,這種流動機制直接決定了不合格的高校將被被降級或者踢出雙一流高校隊伍。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雙一流B類的6所高校是真正壓力山大的群體,如果繼續以現狀發展下去,5年後的場面不知道會以何種方式尷尬收場?所以小編今天就斗膽提出一些合併的設想,不知道網友是否有同樣的觀點。畢竟2000年高校合併潮以來,迅速湧現出一批強校,在我國高校合併顯然是成為強校的捷徑,沒有之一。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一所:東北大學。考慮合併中國醫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及瀋陽農業大學;這個合併方案早在2007年時,教育部都已經審批通過且在官網做了批示,奈何多種原因相加,最終不了了之(中國醫科大學師生不願合併也是重要因素);如果中國醫大不願合併,能夠合併瀋陽藥大及瀋陽農大,東北大學的綜合實力也能迅速提升一個層次,畢竟現在的醫學和農學高校是最容易刷一些數據的。這個模式可以參考浙江大學,當然浙大能夠成功,地理位置和經濟基礎功不可沒。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二所:湖南大學。考慮合併湖南農業大學和長沙醫學院(長醫底子雖差,但可在此基礎上迅速完善)。當年湖南大學“趕走”湘雅成就了中南大學坐上湖南一哥的寶座,肯定是後悔萬分。目前就省內而言,湖南師範大學醫學院水平也很高,但湖南強校不多,顯然不會犧牲湖南師大這個211去成全湖大。大夥可能會說為啥不考慮湖南中醫藥大學?因為目前為止還沒有中醫藥大學與非醫高校合併的先例。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三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農的定位很特殊,畢竟要服務大半個中國,而且前身也是多個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併而來,撇開國家的照顧成分不說。如果西農非要選擇高校合併,那陝西中醫藥大學顯然是最優選擇(比如中草藥學科與草學有關聯),或者西藏民族大學並過來,增加一些文科分,但顯然這些可能性都不大。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四所:鄭州大學。不需要合併了,因為鄭大已經是集全省之力在建設了,規模已經夠大,學科門類也非常齊全(鄭工大和河南醫大早已併入),小編覺得拿這些雙一流經費,可以去挖一些高層次人才及加強特色學科的建設,畢竟這才是基礎。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五所:雲南大學。考慮合併昆明理工大學(雙非高校位列榜首)、雲南農業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如果這個方案真能夠執行,雲南大學一定能夠迅速達到985中游層次。在50年院系大調整是,老雲南大學被四分五裂,昆工、雲農、昆醫、西林等高校都是從老雲大分離出來獨立成校,同宗同源,如果能夠合併,似乎也能情理當中。

這6所名校如何應對雙一流考核?靠自身建設太慢,合併依舊是捷徑

第六所:新疆大學。考慮合併新疆醫科大學和新疆農業大學;雖然新疆佔據我國6分之一國土面積,但地廣人稀,高校不多,外省考生基本也不願到新疆就讀,所以這個合併的意義並不大。根據照顧性政策,哪怕將來新疆大學不在雙一流行列,估計該給的依舊還是會給。

以上只是雙一流B類高校的一些想法,也有眾多網友引申出其他的合併設想,比如湖北大學可以合併湖北工業大學和武漢紡織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可以合併南方醫科大學等,不知道各位網友怎麼看待這個合併問題?畢竟合併同時也意味著,招生名額的縮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