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從實加快環境及流域治理——梨樹縣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

梨樹縣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3條,總長度808公里,總流域面積6876平方公里,分為2大水系,為東遼河流域和招蘇臺河流域,均屬遼河流域。

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梨樹縣制定了《梨樹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工作方案》,全面落實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度,實現了“一河一圖”“一河一檔”“一河一策”,並通過報紙、網絡、公示牌公開各級河長名單,嚴格落實責任,層層分解任務、級級傳遞壓力,督促河長制責任落到實處。為了切實加快全縣範圍內的環境及流域治理工作,5月20日,梨樹縣召開縣級總河長會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和省、市總河長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並規範了河長制組織體系。截至目前,梨樹縣共設縣級河長14名、鄉級河長67名,村級河長227名,現已完成東遼河、招蘇臺河、條子河等9條河流的河道管理範圍邊線劃定工作。

為了讓河道環境和流域治理取得更大的改善和提升,梨樹縣全縣境內非法砂場在2017年全部清除,並對非法採砂已發生區域開展24小時巡查,共發現並處理非法採砂案件16起。同時積極推進汙水處理廠建設,建設9座汙水處理廠,目前已完成5座,計劃在東河鎮、小城子鎮、榆樹臺鎮、孟家嶺鎮建設4處汙水處理設施,將十家堡鎮生活汙水併網到郭家店汙水處理廠。經過勘察,全縣共有16處入河排汙口,已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的7處,擬併入汙水處理廠5處,2020年前擬建設汙水處理設施4處。

為了徹底改善當地水體水質,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梨樹縣大力推進垃圾中轉站建設,在各鄉鎮積極推廣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並加大人力、物力開展清河行動和河道保潔。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出動人員9636人次,車輛7875臺次,清理垃圾7.58萬立方米。“經過長期以來的治理,遼河流域河道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河道內沒有垃圾,空氣也好了很多。”梨樹縣蔡家鎮敬友村村民廖友說。

招蘇臺河作為梨樹人民的母親河,近年來汙染嚴重,河水呈墨綠色,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實施河長制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招蘇臺河的治理與保護工作,於2017年專門制定了《梨樹縣招蘇臺河“清河行動”實施方案》,並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清河行動,先後建設和改造汙水處理廠4座,併網改造已完成一處,正在施工一處。同年處罰整治招蘇臺河流域違法排汙企業5家,對非法排汙企業的整治,改善了招蘇臺河水環境,震懾了偷排企業。今年,縣政府成立了由公安局牽頭的打擊非法採砂領導小組。目前,招蘇臺河非法採砂問題得到良好控制。與此同時,梨樹縣在招蘇臺河喇嘛甸鎮六家子村建設了水質自動監測站1座,在招蘇臺河及支流設置了水質監測點9處,及時掌握上游和支流水質情況,為治理水汙染提供依據。今年6月份監測數據顯示,招蘇臺河六家子斷面為Ⅳ類,是河長制開展以來各項工作合力的體現。“通過不斷治理,河水的氣味已經消失了,河道內的垃圾和漂浮物也都清理乾淨了,現在水質有了很大的改善。”喇嘛甸鎮六家子村保潔員鄭春來說。

“下一步,我縣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遼河流域汙染治理部署要求,不斷加強河長制工作力度,堅決打好河流治理與保護攻堅戰。”梨樹縣副縣長、梨樹縣河長制辦公室主任張武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