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

人很奇怪,長會有一種錯覺,那就是恍惚的覺得眼前的一幕似曾發生過?

此刻的我就是,又是坐在火車上,為了打發這無聊的路途,寫著今天的日記,看到沒,又他孃的是火車,又是一路向南的綠皮車。

為何會有這種感覺了,上次精神科醫生的解釋是人要是老了,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覺,會把並沒有發生的事情,被回憶填進去,造成了恍惚的過去式。

報告單上顯示,焦慮症。

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

算了,不扯了,發生過也好,沒發生過罷,老了就老了,還好有一顆不老的心。這話說的有些不知恥哈。

只要文字是真實的,還能喚醒自己的記憶就好了。回憶有麼有關係不大,日記裡這些隻言片語,已經夠感動自己的餘生了。

"我這一生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也沒有什麼可以寫的東西。"

這句話就今天我要談的正題,他是昨晚我隨意打開並看完的一部法國電影《超脫》裡的臺詞。

在這裡提出來的意思,也是告訴自己當下也迫切需要被超脫。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 寫影評王叔不專業,瞎扯淡的談談感受還湊合,起碼咱還有寫作功底。

上學時我的作文常常是範本,就連寫過的檢討也是文筆飛揚,感情豐富,從而全校張榜公佈過。

這部電影類似《肖申克的救贖》,歸類這是個人習慣,要談這部電影,就先把他歸到一個我認為合適的範疇裡去。

一個講的是救贖,另一個則是救贖和超脫。

有時,每個人都像一座孤島,人擁有思維和情感,那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心靈的傷害,無論是幼年還是成年後,一些強烈的精神創傷會一直留在心底,隨著時間流逝越埋越深。

不觸及時,你看以看到人與人相交的歡樂景象,即使觸及,人也能通過偽裝掩蓋掉內心的憤怒和悲傷。

當然,得不到救贖和超脫的靈魂有時也會爆發。這部電影將這些孤獨集合起來,暴露它,解剖它,放大它,使你重視它的存在。

它到底是啥哩,俗氣一點說,就是…心魔。

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電影的主要人物就是為人老師的亨利,他既是傳授學業的老師,同時又是一位需要被超脫的病人。

救贖別人和超脫自己,兩條線索不斷交織,貫穿整個影片。

那麼這類電影的色調也是極度的灰暗,壓抑。

在和自己的同事、學生以及他從街上救回來的站街女之間產生情感連接之後,他發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孤獨。

而且亨利還在這個看上去冷酷無情的世界中看到了美麗的生活和人性。

關於電影我只能先談這麼多,其中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消化後,再來扯淡,下面梳理電影部分臺詞。
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

"一個人可以輕易的學會不在乎,但學習在乎卻要付出百倍的勇氣和努力。"

“在我們生命中,每天24小時,都會驅使我們要努力工作,使我們在沉默中死亡,為了保護我們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夠與侵入我們思想使我們日漸沉默的力量抗衡,我們必須學會閱讀。以此來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養屬於我們自己的意識和信仰,我們需要這些技能來保衛和維護自己的思想。”

“有一種感覺無時不縈繞在我腦海中,我對自己很誠實,我不再年輕,我正在老去,開始厭倦自己身體裡的靈魂,有好幾次,我用光了所有表情,從人群中倉惶逃走,就像你當年一樣。”

………文章完………特別說明:

1、文章非紀實體,我不一定是我,他不一定是他,王叔也不一定是王叔哈!切莫對號入座。

2、文章無償閱讀,自願不付費,不強求。

3、常問自己,我碼字的意義是什麼,我的回答是,也不過是想在這細水長流的平淡日子中,留下些可回頭的記憶罷了。

4、或許我說的都是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