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最新大盤點(二線城市)——紹興


紹興市是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是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

東連寧波市,南臨台州市和金華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錢塘江與嘉興市相望,位於東經119°53′03"至121°13′38"、北緯29°13′35"至30°17′30"之間,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

全市面積為8274.79平方千米,東西跨度130.68千米,南北跨度119.83千米,市轄區總面積2942平方公里,人口501.0萬人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

著名的文化古蹟有蘭亭、禹陵、魯迅故里、周恩來祖居、秋瑾故居、王羲之故居、賀知章故居等。

夏稱"於越",亦稱"百越",簡稱"越"。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國,稱"越國"。秦王政二十五年,降越君,稱會稽郡。晉稱會稽國,南朝時為東揚州治所。

隋開皇九年,改置吳州總管府,治會稽縣。大業元年起稱越州,此後越州與會稽郡名稱交替使用。 南宋高宗趙構取”紹奕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於建炎五年改元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名稱之由來,並沿用至今。

據史載: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內茅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死後葬於此山,因更名茅山曰”會稽”,是為會稽名稱之由來。春秋時期,於越民族以今紹興一帶為中心建立越國,成為春秋列國之一。 戰國,越王勾踐大敗吳國,越國疆域拓展至江淮地區。至周顯王三十六年,楚威王興兵敗越,盡取故吳地並至浙江,越始”服朝於楚”,而諸越邦國尚存。

秦朝,王政二十五年,定江南,降越君,以吳越地置會稽郡,治吳縣。二十六年,中國統一,實行郡縣制,會稽郡先後轄山陰等二十餘縣,其中在今浙江境內有山陰、諸暨、上虞、餘姚、句章 、鄞、烏傷、太末、錢塘、餘杭、由拳、烏程、海鹽等縣……


1983年07月,撤銷紹興地區,改設省轄紹興市,置越城區,下轄越城區、紹興縣、上虞縣、嵊縣、新昌縣、諸暨縣。 1989年09月,諸暨縣改設諸暨市。 1992年08月,上虞縣改設上虞市。 1995年12月,嵊縣改設嵊州市。 關注“黃小花盤點”,每天一篇盤點,擴充你的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