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想康復 動起來

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中樞神經變性疾病。為了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障礙症狀,延緩病情發展,改善生活質量,需要融入多種手段綜合治療。近年來,帕金森病的運動治療已經成為臨床工作者關注的熱點。

運動療法在帕金森病的治療中有著實實在在的作用,如:

1. 腹式呼吸增大肺活量,提高運動耐力;

2. 口唇面部肌肉運動、發聲練習能改善言語功能,減輕“面具臉”,提高患者交流能力,有利於擴大活動範圍,增強自信心,從而提高生存質量;

3. 肢體及軀幹伸展練習可緩解肌張力,減輕肌強直,維持關節活動範圍,減輕肢體少動;

4. 下肢肌力訓練可提高患者下肢肌力及耐力,以適應日常活動所需;

5. 手指對指運動、握拳伸指運動及手掌旋前旋後運動,可增加手部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6. 平衡功能訓練矯正患者不良姿勢,使其能在日常生活活動中控制好重心,對突如其來的外力做出及時平衡反應,防止跌倒發生,並從心理上消除運動障礙,保持日常所需活動量;

7. 加入視聽覺提示的步態訓練,使患者能更好的控制步行節律,增加步長,減少凍結步態(注:突然出現的雙足似是被一塊巨大的隱形磁鐵吸引故而像是被粘在或釘進地板一樣,無法挪步。由於此時軀幹前傾,雙足“凍結”,極易跌倒)及慌張步態(注:起步後小步急速趨行,身體前傾,有難以止步之勢)出現,從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存質量。

帕金森病患者想康复 动起来

下面介紹幾種有助於帕金森患者康復的運動方式。

1.腹式呼吸

取坐位或仰臥位,一手置於腹部,一手置於胸部,吸氣時使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凹陷,要求整個過程緩慢,深吸深呼,不能憋氣,每次訓練5分鐘。

2.面部運動

皺眉10次,閉目10次,鼓腮10次,伸舌(舔左右側口角、舌尖頂左右側腮)各10次,抿嘴10次,發出嗚、啊、嘛、啦聲10次,用吸管吸水1杯(100毫升)。

3.伸展運動

頸部前屈、後伸,左右旋轉,左右側屈 ;雙手指交叉握手情況下,上肢伸直完成上舉、下伸、左右側伸,並分別保持5秒鐘;坐位伸膝、踝背伸情況下抬高下肢並保持5秒鐘,兩側交替進行;雙足同肩寬站立位,雙手叉腰,分別向兩側轉身,眼睛平視後方並保持5秒鐘,共訓練10分鐘。

4.下肢股四頭肌肌力訓練

坐位伸膝10秒鐘,雙側交替各10次。

5.共濟運動

指對指練習、握拳伸指練習、手掌旋前旋後練習,每項訓練3分鐘。

6.平衡訓練

交替單腳站立30秒鐘,前後腳站立30秒鐘,伸手及物>30釐米,做10次;自動平衡訓練:患者直立,雙足併攏,按照意願身體向一側(前、後、左、右)傾斜,然後向同側跨步以保持平衡;他動平衡訓練:患者直立,雙足併攏,家屬立於患者身後,告知會推拉其肩膀,要求做出向同側跨步以保持平衡的反應。原地轉身360°訓練。

7.坐-立位轉移練習

從坐在椅子上站起時要求集中注意力,兩眼注視前方一固定物,雙手支持膝關節,前後擺動軀幹3次後撐肘關節站起;坐下時腿部靠近椅子,增加安全感,彎腰雙手支撐膝關節,緩慢屈膝,控制重心緩慢坐下。每項訓練10次。

8.步態訓練及耐力練習

設定患者第一步長增加20%為其目標步長,在地面上用色澤鮮明的絕緣膠布按照預計步長粘貼,使每兩條平行線間距離為第一步長×1.2,線條長度>60釐米,寬度約2釐米,鋪設總長度>10米。囑患者抬頭、挺胸、注視前方,完全站穩後方可邁步。每次邁步均要求足跟先著地,再到全足著地、足尖離地,行走過程中要求加大擺臂幅度,由家屬喊“1~2~1”口令,讓患者按照地面提示線行走,每步均要踩在線上,並注意保持直立姿勢及擺臂,足跟著地等細節動作。每次訓練3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