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隨著老齡人群的增加,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隨之增高,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發生損耗極大,給患者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骨質疏鬆症已成為重要的健康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政府已將骨質疏鬆症、糖尿病、老年痴呆列為三大重點的老年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的產生和發展是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的,由於早期沒有典型的臨床症狀,所以常常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患者往往是骨折了,在檢查時才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症,但卻只能無奈地面對從病痛到恢復的漫漫長路。

目前尚無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恢復已經流失的骨質,治療只能延緩進一步的骨破壞。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20日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以期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視。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骨質疏鬆症的典型症狀有哪些?

許多骨質疏鬆症患者早期常無明顯的症狀,往往在骨折發生後經X光片或骨密度檢查時才發現已有骨質疏鬆。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

(1)疼痛:骨量小於正常的12%,可出現腰背痛、髖骨及雙下肢疼痛,絕大多數患者疼痛出現在疾病的中後期。骨痛的主要原因為:①在骨轉換過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壞,骨膜下皮質骨破壞,破骨細胞溶骨所致,以夜間痛為主要表現。②機械應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勞累後疼痛為主要表現。③骨骼畸形所致的肌肉、韌帶受力異常,骨質疏鬆患者活動時,腰背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造成腰背板肌肉疲勞、痙攣而疼痛。④嚴重的低骨量衰竭,長期臥床、制動所致。⑤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出現在輕微外傷後。

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2)脊柱變形: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由於骨質疏鬆症容易發生在骨松質部分,而脊椎骨的椎體是由骨松質組成,因此,骨質疏鬆症早期首先涉及的就是椎體。由於起支撐作用的骨小梁在數量上逐漸減少,椎體骨質在結構上變得疏鬆而脆弱,受壓可變形縮短,脊柱是人體坐立時的支柱,結果造成了身高縮短、駝背。

(3)脆性骨折:當骨量小於正常的20%時可能發生脆性骨折,是指患者在站立的高度或高度之內,無明確外傷因素或日常活動(如打噴嚏或彎腰)的情況下導致的骨折,也稱為微小損傷性骨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