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前几天,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通告,九部委联合印发《2018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要点》,这反映出我国医疗领域腐败案件频发背景下,党和政府正发力对未来医疗领域反腐法制化、常态化。他山之石,下面看看德国医疗行业是如何反腐的?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一、德国医疗行业反腐制度体系

1、刑法制度

传统上医方涉及的刑事犯罪主要有《德国刑法典》第263条的诈骗罪、第266条的背任罪、第331条的接受利益罪和第332条的索贿受贿罪,医药供应商涉及的主要是第333条的提供利益罪和第334条的行贿罪。2016年《卫生领域反腐败法》,对《德国刑法典》进行了相应修订,特别增加了第299a条(医务人员受贿罪)和第299b条(对医务人员行贿罪),随着法律规范的日趋严格,直接支付回扣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2、社会保险法制度

(1)监控机制

《德国社会法典》第5编赋予了卫生行政部门广泛的监督管理职能。2003年通过的《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要求各州的医保医师协会、联邦医保医师协会、各州的医保协会和联邦医保协会都建立专门的“反卫生领域错误行为处”,独立调查卫生财政资金的不正当使用;接受投诉举报;为履行职责而进行相互协作;调查发现犯罪行为的初步怀疑时由各协会立刻通报检察机关;定期向协会领导委员会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作。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2)药品控制

《德国药品流通法》第43条规定,所有药品原则上都必须通过药房进入流通。医生和医疗机构都被禁止直接从事药品销售经营。患者凭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取药,药品费用由医保公司与药房进行结算。《德国药房业法》第11条规定,医生与药房之间不得约定优先提供特定药品或者介绍患者。另外,《药品价格条例》详细规定了药品批发与零售过程中的价格加成幅度,严格限定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利润空间。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3)限制医商合作

《法定医疗保险组织结构深入发展法》对医生与患者、医药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医生给患者开药及其他医疗用品不得超出正常使用量,只有为了急救需要才可以向患者提供储备量;供应商不得向医生及医疗机构提供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促使其参与医药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或者向患者提供医疗保险范围外的医疗服务。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3、行会惩戒制度

若医生违反执业义务的话,德国有两套惩戒制度,一是医保医师协会根据《德国社会法典》第5编第81条在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处罚措施,二是各州制定的以联邦医师协会颁布的《(标准)德国医生执业守则》为模板的纪律制度。后者既适用于参加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医保医师,也适用于其他普通医生。各州的医师协会作为行业监管主体有权对违规医生处以警告、训斥和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医生严重违反执业守则,可以被中止或者撤销医师资格。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二、德国医疗行业反腐的经验和启示

1、医疗行业腐败难以治理的关键原因在于医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医疗行业腐败的形式向“财物”以外的多样化方向发展

3、医疗行业腐败的治理和预防更依赖于刑法以外的手段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三、小结

医疗行业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德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医疗行业反腐离不开刑法制度,但更要依赖于刑法外的制度,通过不同手段相互配合,形成预防与制裁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才能达到更佳的反腐效果。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比较完德国,我国医疗反腐的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不能完全依赖于刑事制裁;医疗反腐的深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应当突破“财物”的范畴,以适应医疗腐败形式多样化的现状;改变医疗行业缺乏透明度和行业内部监督及信息交流机制的现状,提高透明度和加强内部监督与信息交流是预防医疗腐败的有效手段。

德国医疗行业如何反腐败?需预防与制裁两手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