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起來,出去旅遊已經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但隨著旅遊次數的增加,人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在中國,不管是大景區還是小景點,都少不了的需要門票,有的地方門票還不便宜。再看看國外,很多景點都是實行免票規定的,遊客可以隨時進去觀光遊玩。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很莫名其妙,連義烏人自己也莫名其妙,中國的景區不肯免門票怎麼就稀裡糊塗地讓我們來背鍋了?義烏人在外雖然有點名氣,但這名氣也不至於這麼大吧?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解釋的吧!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網友們表示,現在景點不肯免門票的跟原因是“門票成為景區唯一的收入”。放眼望去,幾乎所有景區的創收模式都是通過昂貴的門票來實現的,而景區採取這種“門票經濟”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們除了收取門票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方式可以有收入了,而景區需要維護,需要清潔,這筆費用怎麼來?沒有門票可行嗎?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如果想要景區免除門票,那必須得給他們一個新的收入方式。作為旅遊業,雖然收入方式真的少得可憐,但也不是說沒有。其中有一條就是發展與景區相關的文創產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旅遊紀念品”。現在遊客們出去旅遊的時候,都會為家裡的親戚朋友帶點紀念品回去,但帶的次數多了,遊客們也沒有興趣了。因為現在,基本上全國各地的旅遊紀念品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塊繡花一樣手帕,到了杭州是“杭繡”,到了蘇州是“蘇繡”,到了四川是“蜀繡”,到了湖南則成了“湘繡”,而事實上,這塊手帕的原產地是在“義烏”,不過是流水線上生產的小商品。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不得不說,現在的義烏小商品是滲透了國內絕大部分旅遊景點,這些商品做工比較精細,而且價格也非常便宜,受到了各地景區商販的喜愛。他們從義烏人手中購入這些小商品,然後給它換個名字,作為景區當地的紀念品再高價賣給遊客,這種行為不僅傷害了遊客,也打擊了景區對發展文創的積極性!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旅遊紀念品被“義烏化”,說明了景區對自己文創商品發展的認知還不夠。同時義烏商品的無腦山寨其他景區的文創產品,使得當地文創產品的競爭力變大,也讓很多人的心血付之東流。自己辛辛苦苦原創出來的東西,就這樣被義烏小商品山寨了,問題是我還賣不贏它,這得讓原創的人多失望啊?所以,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願意做文創商品了,而景區也只能繼續通過收取門票來保證他們自己的收入了。


為什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網友:這都是“義烏人”的鍋!


其實,義烏小商品的盛行,是我們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的體現。對於中國的景區遲遲不肯免門票,小編覺得,這不能只讓義烏人背鍋,小商販和遊客其實都有責任。但不管是免門票也好,還是不免門票也好,景區維護的錢始終是需要由遊客出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怕到時候免門票了,大家又會嫌棄文創商品太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