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縣:「三變」改革打開增收新門路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全縣覆蓋”,“農村群眾既是新股東又是上班族”,“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時下,鳳縣通過“三變”改革的穩步推進,農村產業得到發展,惠農政策得到集中、長效顯現,農民增收有了長期保障。農民收入的增加,不僅讓廣大農民享受到了改革紅利,而且讓他們實實在在看到了“股份農民”的無窮魅力。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如何盤活村集體資源,讓“沉睡資源”變“活資產”,使村民戶戶有資本,家家成股東,年年有分紅,讓村民儘快脫貧致富,一直是困擾鳳州鎮桑園村發展的難題。在經過對集體資產進行細緻的盤點,對本村種植優勢產業對比調研後,桑園村村委會決定以建設蘋果種植示範園和果袋廠為抓手,雙管齊下,發展優質蘋果園30畝,集資創辦果袋加工廠一個,實現了集體經濟的壯大,調動了村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鳳州鎮桑園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理事長 鄭存虎 :“我們果袋廠今年8月底正式投產,年產果袋8千萬只,預計年銷售額360萬元,利潤40萬元,同時我們吸收了62戶貧困戶,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增加他們的收入,幫助他們早日脫貧。”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鳳州鎮桑園村貧困戶 趙雙雲 :“我在這上班,每天能掙80元,一個月差不多有2400元的收入,年底還能分紅,一年下來能掙不少錢,我感覺脫貧致富更有信心,更有奔頭了。”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桑園村果袋廠項目投產後,預計年內可為貧困群眾累計增收7.5萬元,為村集體增加積累30萬元。

鳳州鎮桑園村黨支部書記 彭亞麗:“ 我們村蘋果種植是本村的優勢產業,結合本村實際,確定了蘋果示範園和果袋廠建設兩個產業。果袋廠吸納我村村民積極入股,目前,全村62戶貧困戶全部參與“三變”改革,實現了村民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從農民到股東的轉變。”

截止目前,鳳縣共註冊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66個,註冊資金15142.52萬元,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65383人,率先在全市實現行政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全覆蓋。

“三變改革”變出農村新天地

農村經濟增效、農民生活增收、農村生態增值……鳳縣鳳州鎮桑園村依託現有資源實行“三變”改革,以企業為龍頭、產業為平臺、股權為紐帶、農民為主體、小康為目標,率先在全市實現了行政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全覆蓋,破解了農村發展難題,讓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三變改革”有效化解了“三農”困局問題,改變的不僅是廣大農村的面貌,更是助推脫貧攻堅的強力引擎。“三變”改革核心要義是通過盤活農村三資(資源、資產、資金),激活農民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住房財產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資源變資產,讓沉睡資源活起來;資金變股金,讓分散資金聚起來;農民變股民,讓農民群眾富起來,“三變”改革實實在在聚集起了脫貧力量。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三變改革” 堅定群眾致富信心,改變的不僅是農民的精神面貌,更進一步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活水”,形成產業發展合力,激發農民內生動力。“三變改革”核心是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通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發動群眾,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在共建共享中實現增收致富、壯大集體經濟,實現鄉村振興。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大力推廣實施“三變改革”這一法寶,充分發揮其“助推器”作用很有必要。“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唯有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苦幹實幹,定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寶雞人民廣播電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鈺 通訊員:白星利

審核: 婁利平 楊曉偉

凤县:“三变”改革打开增收新门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