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他的義氣,趙匡胤是不可能謀逆的,那麼他如何當成皇帝的?

趙匡胤無疑也是一個真正的強人。

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出生於洛陽夾馬營,據說出生的時候,屋裡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趙匡胤的身上有金色,三月不變。這當然是姓趙家或者是他手下那幫文人們編出來騙人的鬼話,似乎這樣就拿到可以做皇帝的許可證了。小傢伙從小就不愛讀書,但是個子長的很高,容貌雄偉,身體壯實,喜歡練武,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打架,心胸也開闊,是個大丈夫的樣子,見到他的人,都以為他不是一個普通人。這樣趙匡胤又拿到了做皇帝的資格證書。

柴榮死的時候,趙匡胤已經三十二歲了,任殿前都點檢,手握重兵,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忠心耿耿的將領和謀士。任是誰,處在這種情況下,面對一個才七歲的小皇帝,大概想不搞政變都難。所以趙匡胤已經填好了當皇帝的志願書。三證齊全,剩下的就是動手了。不過趙匡胤也確實很為難。他應該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不然柴榮也不會欣賞他。他當然也應該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不然柴榮更不會欣賞他,只靠嘴把式大談江湖義氣的兄弟在那個真刀真槍的年代是糊弄不過來的。

義氣與能力,現在卻成了擺在趙匡胤面前的一道兩難選擇題。憑他的義氣,他應該是不會去搶柴榮兒子的皇位的。憑他的能力,他應該是不會不去搶柴榮兒子的皇位的。選A還是選B?趙匡胤一時不好下手。

好在有人替他做了這個選擇題,趙匡胤只需要決定是對錯就行。替他做題目的槍手就是他的好朋友趙普。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考試的時間是公元960年,年剛過完,有傳言說北漢勾結契丹,就要南下進攻開封。這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很嚴重,可是七歲的皇帝還不懂事,他還在不住的流口水呢。宰相範質只是個書生,能有什麼好辦法呢,只好匆忙派趙匡胤帶兵出征抗敵。

大軍出征以前,京城裡已經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到處傳說“當立點檢為天子”,一些有錢人家害怕兵馬之害,各自捲起家財逃出京城,城裡的形勢相當混亂。

憑他的義氣,趙匡胤是不可能謀逆的,那麼他如何當成皇帝的?


大概除了該知道的不知道,其他人誰都知道,小皇帝的位子危險了。

大兵出發的時候是大年初三早晨,前一天趙匡胤已經派出慕容延釗為先鋒先行北上。現在他自己親領大軍出城,前行不遠,只到了開封東北的陳橋驛站便駐紮下來,此處距開封城四十里,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殺回馬槍的距離,如果要出什麼事的話,現在就可以出來了。

大白天的不好意思幹壞事,乾脆等到晚上。

黃昏時分,就有人對著落日指指指點點,說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是要改朝換代的徵兆,於是軍營裡流言四起,這事太明顯了,明顯的就像是禿子頭上蹲了一隻蛤蟆。

但是程序還是要走一下的。

入夜以後,趙匡胤喝了幾杯酒,回到自己的帳篷裡睡下了,其餘的事情由部下來完成。將要做皇帝的人,是不能搞陰謀的。

主要的工作由趙普這幫槍手來辦。

趙普不是一個人在努力,他有一大堆幫手,其中包括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此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義社十兄弟”,除趙匡胤外,還有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這些人本都是郭威的部下,基本上全是打仗好手。這十個人當時不一定全部在場,但最重要的石守信和王審琦肯定已參與其中。

趙匡胤的厲害還在於,他還不止這些拜把子的兄弟,另外一批猛將如李處耘党進、趙贊、潘美、曹彬、李懷忠、崔翰、田重進、張瓊等人,也都是他的鐵桿粉絲。更要命的是,這些粉絲打起仗來其實都不要命。

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