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10種人生智慧,一口氣讀懂最高謀略!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多算勝,少算不勝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計篇》。算計多就(贏得)勝利,算計少就不能(贏得)勝利。不論做什麼事都要進行全面的計算,計算多,才能避免差錯,才能保障最後贏得勝利。

二、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軍爭篇》。變迂曲為近直,化患害為有利。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取得勝利,關鍵在於採取的方式。

《孫子兵法》10種人生智慧,一口氣讀懂最高謀略!

三、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勢篇》。用兵作戰,總是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最高明的行動是別人沒有意料到的行動,最高明的謀略是別人沒有意料到的策略。生活中很多人會告訴你,做事要有恆心,要有韌勁,這沒錯。但是,很多時候你會因此而固執己見,不知不覺中,一條道兒走到黑。

四、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九地篇》。能夠造成有利於我的局面就行動,不能造成有利於我的局面就停止。在決策時,人們往往要對各種方案進行判斷,最後擇其優者而動之,擇其劣者而止之。

《孫子兵法》10種人生智慧,一口氣讀懂最高謀略!

五、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用兵打仗,上策者,是在未戰之前就挫敗敵人的計謀;其次是從外交上挫敗它,使它孤立無援;再次就是在戰陣間打敗它,最下策就是攻打敵人的城池了。

六、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敵人屈服而不依靠對壘交兵,拔取敵人的城邑而不依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而不必曠日持久。一定要用全勝之策去與列國諸侯爭勝於天下。只有這樣,才能既使兵力不受頓挫而又可使勝利圓滿取得。這就是以謀略攻敵的法則。

《孫子兵法》10種人生智慧,一口氣讀懂最高謀略!

七、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預知勝利,可有如下五條:知道此戰可以打和不可以打得勝;懂得根據兵力多寡而恰當配備使用得勝;全軍上下同心同德得勝;以有備之師而對疏懈之敵得勝;將帥有指揮才能而君主不加干預得勝。這五條就是預知勝利的方法和途徑。

八、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那就常勝不敗;不瞭解敵人,而只瞭解自己,那就勝負各半,沒有全勝把握;既不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就每戰必危了。

《孫子兵法》10種人生智慧,一口氣讀懂最高謀略!

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

出自《孫子兵法·軍形篇》。從前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首先創造出不可被戰勝的條件,然後去等待敵人可被我戰勝的條件的出現。不可被戰勝的條件,其創造在於我方自身;而可以為我所戰勝的條件或可乘之隙是否出現,那就在敵人方面了。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夠創造出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而不能迫使敵人一定會為我所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但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努力就會實現。

十、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瞭解對手又瞭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瞭解對手而瞭解自己,勝負平分;不瞭解對手也不瞭解自己,每戰必敗。“對手”確定以後,盲目地亂追是不理智的行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選定後還要對他進行徹底的分析,看他到底哪裡強過你,他是通過什麼方法取得成功的,要有一個全方位的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