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瓷娃娃——福原爱

前天晚上,福原爱宣布退役了。

在国乒历代大魔王面前,爱酱都没能拿到世界性的大奖。

但很多不关注的乒乓球的国民,仍旧会对她印象深刻,无论是一口标准的东北话,还是笑起来弯弯的眼睛,都很难让人以成败评判她。

就像她说的,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一段人生旅程画上句号,希望爱酱会有新的、灿烂的开始。

——度公子

01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将乒乓球列入奥运席位,这一年,女子单打首金由中国队员陈静摘得。

从此,中国女乒开始了对这个项目“惨绝人寰”的垄断。

同年11月1日,在日本陆奥仙台,福原爱出生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起先与乒乓球结缘的是福原爱的哥哥。

客厅里摆放了一台乒乓球桌,也是为了方便哥哥练习用的。

1992年,3岁九个月的福原爱,为了博取整日陪哥哥练球的父母注意,第一次拿起了球拍。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一年,张怡宁进入了国家队。

这一年,19岁的新人邓亚萍代表中国,远赴巴塞罗那参加奥运会,同行的还有乔红、李子荷、高军。

之后,邓亚萍拿到了奥运会乒乓球女子项目中的首位“双冠王”,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她的成长正是邓亚萍制霸乒坛的年纪。

当福原爱带领乒乓球低潮的日本,终于拿到国际赛场的入场券时,中国女乒早已完成了另一轮的魔王交接。

王楠、张怡宁,已然拿到了邓亚萍交过的接力棒。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小爱第一次打球时,头刚高过球桌,就语出惊人,“反手打几个都行是吧。”

在母亲的惊诧中,原本正经练球的哥哥,反倒成为了小爱的背景板。

4岁,母亲带她参加全国大赛,不会发球的小爱屡屡犯规,一次次哭着跑向场边的妈妈。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哪怕只有四岁,但规则就是规则。

最后,被要求跟对方教练道歉,还在奔跑中被撞倒了。

第一次比赛止步十六强,在她慌乱的眼泪中匆匆结束。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被母亲带到观众席上,小爱环顾了场馆一周。

退役前几年,福原爱在采访中说:“24年来,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大赛,我觉得那个场馆最大,当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到现在我还是觉得那个场馆最大。”

02


回家后,母亲开始对她进行正式的发球训练。

刚上幼儿园的福原爱,还在放学路上,就开心地期待回家练球。

半个月后,福原爱就能朝着球桌定点发球了,母亲在球桌一角放上她的HelloKitty水壶,她就朝着它一下下打过去。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一个月后,参与仙台市的比赛,对方是一个二年级的男生,一脸稚气的福原爱节节紧逼,这回大哭的是对手。

福原爱曾说:“头脑还是空白,手就先动起来了。”

那时,母亲在训练日志中记录下她适合打球的六个优点:

非常热爱乒乓球不放弃好强不认输热心钻研高度注意力对胜利的渴望。


热爱与渴望,是促使福原爱继续乒乓球之路的根本。

她和母亲一同训练,约定要打1000个球,中间断了就要重新来过,如果母亲失误了,也一视同仁。

就连5岁生日,也是在训练馆度过的。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一年,参与宫城县比赛,她力克比她大两岁的全国大赛第三名,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冠军。

颁奖时,评委还嘱咐她“拿好,别掉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么小的手,连奖品都很难握住,却能打球这么好,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

不久后,福原爱再度参加全国大赛。不同去年,这次顺利进入决赛。

但也只是个5岁的孩子,面对对手,一紧张,又哭了。

可一旦哨响,挥起球拍,又根本不像是个幼儿园孩子。

这场比赛,福原爱一战成名。

到哪儿都有人喊她“爱酱”“小爱”,媒体更是为她加封“天才乒乓球少女”。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就连日本天皇接见她时,还说过“那时候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你哭呢。”

毕竟从不会发球,到夺得儿童组全国大赛冠军,只用了一年。

这在乒乓球正处于低潮期的日本,可谓是希望的曙光。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而荣誉的背后,都是辛勤的训练。

短短一年,她用坏了三个球拍。

都是因为个子不够,球拍经常磕到台面,久而久之,就比正常拍子小了一圈。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03


随着年纪增大,参加的比赛也随之增多。

一次, 在和中国对手比拼时,接到对方一个强进扣杀后,福原爱要求换拍。

旁人不解,拿来拍子一看,球拍胶皮出现了几毫米的开裂。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种极细微的差别,福原爱都能感受出来了,那时的球感已经非同一般了。也说明,我国选手的确强!

12岁时,作为特邀选手福原爱与前世界冠军小山智丽对打。

一开局就用独创“王子发球”咄咄逼人,一度将36岁的小山智丽逼入窘境。

后来,比赛结果险胜,但观众都对天才少女的表现,激动异常。

小山智丽说下一句著名的话,这几乎奠定了福原爱日后的乒乓球之路。

“大家太大惊小怪了,在中国,小爱这种选手有1000个。”

看来在日本,已经很难有长进了,福原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来中国挑战职业联赛。

在落地中国当天,举目无亲的小爱在日记本上写下:“好想日本啊,真是让人心砰砰跳。”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上场打比赛时,她总习惯性往场边望,“以前不管流多少泪,母亲都会在场边。

现在一回头,满场都是陌生的观众。”

但六年级的福原爱,对于乒乓球有着超乎年纪的坚定。

3-10岁这期间,她还在练游泳,练球时,记者问她最想做的是什么,她回答想去游泳馆。

假如没有乒乓球,福原爱或许就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了。

但没有假如。

04


14岁,这一年,在日本,属于福原爱的时代到来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2003年,她被破格选入参加巴黎世锦赛,成为日本最年轻的选手。

她的优势是反手打,但严格的教练对她说:“用正拍,也要打穿世界。”

出发前,为了激发小爱斗志,教练还邀请她去现场观看一场相扑比赛。

比赛到来时,世界排名91位的福原爱,迎战代表新加坡出征排名12的李佳薇,福原爱赢了。

教练在场边还说:“有些东西是教不来的。”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当她再度出场时,现场的日本观众,为她自发组织了一场人浪。

全民狂欢,达到了高潮,但即将戛然而止。

这一战,对手是世界排名第一“冷面大魔王”张怡宁。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福原爱没有延续天才少女的奇迹,最终止步八强,但这已经是当时日本队最好的成绩了。

15岁的福原爱,带领日本又杀入了阔别14年的世界八强,日本举国欢腾。

2004年,15岁的福原爱又作为最年轻选手代表日本,出战雅典奥运会。

交锋前中国选手代表巴塞罗那出战的高军,这名在福原爱刚练发球时,就出征奥运会的35岁老将,输了。

高军带着眼角一滴泪走过福原爱面前,小爱说:“这样很难受吧。”

7岁那年,第一次观看奥运会,记者问她:“怎么样呀小爱,想打奥运会吗?”

“如果可以的话,想打。”

只要想打,就能实现,福原爱只用了八年。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05


回国后,因为福原爱,日本掀起了乒乓球狂潮。

以往全国举办全日本乒乓锦标赛的会场是东京武道馆,只能容纳两千人,观众还稀稀拉拉。

后来民众参与热情空前,赛址搬迁到了容纳1万人的东京体育馆。

在日本是“全民偶像”,在中国是人见人爱的“瓷娃娃”

这些年,福原爱在辽宁训练时跟王楠关系很好,在广州训练时,又和小她三岁的刘诗雯结成好朋友。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王楠送她一个玉佩,福原爱说:“楠姐,我戴着这个抽签是不是抽不到你了呀?”

的确没抽到王楠,但她又遇上了张怡宁。

于是,在当年女单第四轮,张怡宁与福原爱对决第二局以9比0领先,为了避免11比0的尴尬,张怡宁给她让了个球。

张怡宁因为不爱说话,以前就有“老干部”的外号,演技也是难以恭维,她直接撂了个球在地上,送了小爱一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张怡宁参加过的职业比赛,就没输过,职业生涯中只拿过唯一一块银牌。

后来,有个段子说,“张怡宁在逗女儿玩时,对女儿说:金牌你随便玩,妈妈多的是;那枚银牌你别动,妈妈就那一个;想玩银牌找你王皓叔叔,想玩铜牌找你福原爱阿姨。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同样,王楠家也是金牌展览馆,福原爱曾说:“拿一块金牌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日本队是一直都拿不到,楠姐家有这么多,像博物馆。到楠姐家来参观,进门的时候应该收费。”

说这话时,福原爱满口东北大碴子味儿。

“我现在说话有辽宁口音,以前也有山东口音,我曾经跟过山东的教练。我4年前来中国,跟河南教练,有河南口音。后来到天津,有天津口音。中国的教练是哪里的,我就有哪里的口音。”

自从嫁给江宏杰,福原爱彻底是是半个中国人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06


伦敦奥运会备战前夕,福原爱在中国训练。

记者采访“你想回日本吗?”

“我现在一分钟都不想提前回去。”

但伦敦奥运会上,福原爱1/4决赛只抵抗了36分钟,就0-4败于丁宁。

输了比赛的福原爱照例哭了,想当年某回和张怡宁比赛,旁边的王楠急着喊:“你让她一个,不然一会儿又哭了。”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历史总是无比相似。

赛后央视记者采访时,眼泪还没干的福原爱用东北话说:“比赛的时候,你们都为丁宁加油,现在你们都来安慰我,啥意思?”

等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央视记者李武军问她:“女单抽签你希望遇到谁”?

福原爱说:“我真的是一点都没想,霞姐剪短头发了,然后丁宁还给我吃的,我去谢谢丁宁,我没去想比赛。”

其实这一年,伦敦奥运会后的福原爱就饱受伤病困扰,右手肘还做了一场手术。

28岁的她,身为队里年纪最大的球员,又肩负队长职责,压力颇大。

最后,里约奥运会半决赛,福原爱0比4完败给李晓霞,最终拿了女单第四,和团体铜牌。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虽然仍旧处于国乒下风,但已经算是日本最好的成绩了。

赛事虽激烈,友谊仍长存。

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蚊帐卖到脱销,福原爱因为和中国队关系好,还收到了一顶蚊帐

07


很多人戏称,福原爱和中国的关系大概就是小灰灰和羊村的关系。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就连刘国梁直播的时候也亲口说过:

“整个国家队就没把福原爱当外国人,感觉是国家队编外人员。除了不能代表我国出战外,可以享受一切国家队资源,队医的康复、教练的指导、训练的器械全方位提供。根本不当外人。”


2008年,汶川地震时,福原爱急得吃不下饭,在得知日本派出60人救援队时。

脱口而出“那他妈哪够啊,我也去一下,我去的话就61个人了。”

2011年,日本大地震,故乡仙台在地震中面目全非,福原爱也立即寄了一车救灾物资,还在每个箱子上认真写了祝福语。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这样一位单纯、善良的女孩,很难不被人喜欢。

日本一家媒体跟踪拍摄福原爱24年,3000多盘磁带,最终制作成92分钟纪录片《福原爱:镜头之下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片中小爱说:“那些一直在支持着我的人,还有那些在人生路上相逢的人,全部都是通过乒乓球结缘的。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对你来说,乒乓球意味着什么呢?”“一种绝对不能辜负的存在吧。” “那你觉得乒乓球有辜负过你吗?”“完全没有。”


08


前天晚上,被誉为“天授之反手”的天才乒乓球少女福原爱宣布退役了。

毕竟,对于福原爱来说,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而是人生里有乒乓球。

有个段子,总结福原爱的职业生涯,“走了张魔王,来了李魔王,铁打的爱酱,流水的大魔王”。

中国乒乓球多年来独步武林,在福原爱26年的乒乓球生涯里,共参加过四届奥运会,都颗粒无收,戏称“四大皆空”

各届世乒赛、亚运会也因国乒女皇们而中途止步。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纵观福原爱的比赛,无论是与上一代张怡宁的对决,还是丁宁、李晓霞的厮杀中,她都是以大比分落后。

因此,有人分析福原爱生在日本,长期缺乏国内高水平的训练环境,所以屡屡战败。

但另一方面来想,正是在日本普遍挤不如她的环境下,福原爱的天才少女之路才走得如此耀眼。

六岁那年,她来上海与同年龄段的中国天才选手小汤对决,而今那个天才小选手早已籍籍无名。


瓷娃娃福原爱退役:是人生里有乒乓球,而不是乒乓球里有人生



在中国,竞争远比日本激烈太多。

无论在赛场胜负如何,福原爱都已经超越了体育范畴中日文化的纽带,也是国民最不愿意以成败定论的女球员。

备战里约奥运会前,福原爱身体很差,陪伴她多年的中国教练汤媛媛说:

“身体差你也坚持,因为奥运会对每个队员来说非常重要。我说所有的比赛你打到最后可以输,可以不拿牌,但是不能有遗憾。等你到时候有遗憾了,4年一次,谁知道你4年后还能不能打奥运会。”


后来,两人每天八点起床,一直练到晚上九点才回房间。

王楠听完都直说:“不管中国队还是日本队,可能取得成绩不一样,但最后那个苦都一样。”

一个运动员在职业生涯所取得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她身上的体育精神、人性光辉,其实更超越成绩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